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多亏淑妃献计
作品:《这一世我绝不会放过你》 柳府正厅里,柳月如扑通一声跪在青砖地上,额头重重磕在石板上,发出闷响。“父亲!母亲她一定是被冤枉的!” 她发髻散乱,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拽着柳老爷的衣摆不肯松手,“只要您能救母亲出来,女儿愿从此吃斋念佛,再不惹您生气!”
柳老爷背着手在厅中踱步,苍老的面容上满是纠结。烛火摇曳间,他想起崔兰芝刚进府时的模样 —— 那个怀抱琵琶、眼波流转的江南女子,曾在无数个夜晚为他驱散疲惫。这些年,府中大小事务皆是她打理得井井有条,虽然后来知晓她与丞相府的私情,但毕竟夫妻一场,还育有一女。“或许她真的是为了自保……” 柳老爷喃喃自语,心底的天平渐渐倾斜。
书房里,柳烟与沈砚相对而坐。案上摊开着最新的密报,沈砚指尖轻点纸张:“丞相已告病半月,朝中事务多有推诿,皇上近日颇为头疼。” 柳烟转动着手中的玉镯,冷笑一声:“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崔兰芝若被放出,丞相定会不顾一切复仇,届时朝堂必将大乱。”
次日清晨,柳老爷怀揣着忐忑,踏入皇宫。淑妃娘娘倚在软榻上,慢条斯理地剥着荔枝,听着表哥求情,忽然轻笑出声:“表哥这是说的哪里话?既然人是本宫赐婚时出的事,自然要给柳家一个交代。” 她挥了挥丝帕,“传本宫懿旨,即刻释放崔兰芝,既往不咎。”
消息传出,丞相府中,丞相将手中的茶盏狠狠砸向地面。碎瓷飞溅间,他眼底猩红一片:“好个淑妃!好个柳家!” 他攥紧袖中儿子生前最爱的玉佩,咬牙切齿道:“崔兰芝,柳月如,老夫定要你们血债血偿!”
三日后,崔兰芝踏出大牢。阳光刺得她眯起眼睛,恍惚间竟不知今夕何夕。前来接她的柳月如扑进她怀中,哭得肝肠寸断:“母亲,您受苦了!” 崔兰芝拍着女儿的背,目光越过她的肩头,与不远处的柳烟对视。只见柳烟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优雅地行了个礼:“姨娘平安归来,真是柳府之幸。”
当晚,柳府设宴。酒过三巡,柳老爷看着容光渐复的崔兰芝,心中的疑虑又淡了几分。就在此时,管家匆匆来报:“老爷!不好了!城东柳记绸缎庄失火,火势凶猛,怕是……” 柳老爷脸色骤变,那是柳家最赚钱的铺子之一。
柳烟与沈砚对视一眼,悄然离席。马车行至城郊,沈砚掀开帘子,指向前方:“丞相的人已经动手了。柳家的生意,恐怕要损失大半。” 柳烟望着远处冲天的火光,轻声道:“这只是开始。王丞相越是疯狂,皇上对他就越忌惮。”
果然,接连几日,柳家产业频频遇袭。绸缎庄、米铺、药行,不是失火就是遭劫。柳老爷急得病倒在床,崔兰芝日夜照料,眼中满是焦虑。而朝堂之上,弹劾丞相结党营私、欺压百姓的奏章也如雪片般飞到皇上面前。
一日,皇上召淑妃觐见。看着殿下温婉贤淑的贵妃,皇上感慨道:“多亏淑妃献计,既稳住了柳家,又让丞相露出破绽。如今他恶行昭著,朕也该好好整顿朝纲了。” 淑妃盈盈下拜,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而此时的柳府,柳烟站在回廊上,看着忙前忙后的崔兰芝母女。沈砚走到她身边,递来一杯茶:“下一步如何?” 柳烟抿了口茶,目光清冷:“丞相不会善罢甘休,崔兰芝母女的报应,还在后头。这场戏,我们慢慢唱。” 夜色渐深,柳府在月光下显得静谧,却不知,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