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故人来访

作品:《咸鱼穿越成炮灰

    萧承烨和贵妃的到访就像一颗突入池塘的石子,在引起短暂的涟漪后悄悄的沉入湖底,齿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直到那天,藏书阁来了一位林影的熟人。


    “林影?”伴随着这声音想起的是她的手臂突然被人环住。


    “青青?”林影看向挽着自己手臂的女子,是当时在藏书阁为她提供外界消息的**青。


    “是我。”**青热络的拉着她的手,走到了那位刚来妃子身边。


    “才人,这位是我之前认识的好朋友,叫林影。”


    那才人的目光落在林影身上,“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林影略微抬起头,视线不可避免从衣摆流连到了脸上。她立在回廊处,午后的阳光打在她的裙摆上,她像株误入绿草地的白玉兰,隐藏在衣摆间的云纹随风浮现,唇色是未施胭脂的浅樱,偏生眉骨生得极妙,迎着日光抬眸时,眉目中彷佛自带一层柔光。虽然她服饰上不及上次的贵妃华丽,但那张脸,却担的起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八个字,林影自认从电视中看过无数明星,明艳的,温婉的,但眼前女子还是让她不由得看痴了。


    “林影,林影。”**青用手悄悄掐了几下,林影才反应过来,她有些尴尬的行了一礼,“才人天姿国色,让才人见笑了。”


    “无妨,”赵繁素眉眼带笑,并不见责林影,“你们多日未见,想必有些话要聊,青青,不必在本宫身边伺候。”


    “是,多谢才人。”**青高兴的行了一礼,拉着林影走了出去。林影无法,只能被拉着走了出去,“青青,你不在才人身边伺候,这样不好吧。”


    “才人不会在意的,我们就在这里,才人在我们视线之内。好久没看到一个熟人了,我好多话想跟你说。”两人在窗边的椅子上坐下,视线却不曾完全离开赵繁素,赵繁素在李嬷嬷和小梨等的伺候下,已经看上了书。


    “你这几年好么?”**青拉着林影的手,关切的问着。


    “我很好,藏书阁是一个很清净的地方,我很喜欢这里,你了?”


    “我呀,我的日子过的可精彩了,”**青靠近林影,压低了声音,“我之前不是赵才人的婢女。”


    这一句话实在能有太多猜测,林影并不想去细问发生了什么,她转头看了一眼赵繁素的方向,“这位赵才人看上去,倒像是位不错的主子”


    “赵才人,人确实不错。”**青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并无下文,林影视线落在**青不算新的宫服上,大概也能猜测出这位赵才人如今恐怕算不上得宠。


    “小影,你还记得我当初给你说过的那位绝色美女么?”她眼睛亮晶晶的。


    “我想我今天已经看到了。”


    “你见过皇上么?”**青小心翼翼的问道。


    “有过几面之缘。”林影点了点头。


    “那你运气很好了,我之前听说,有很多不在妃子宫女当差的宫女一辈子都没见过皇帝的。”


    “见过又如何,未见过又如何,左右不影响我们自己的日子。”林影倒是看得很开。


    “说的倒也不错。”


    俩人在外面又随便说了会闲话,毕竟不能真的离开太久,回到室内的时候那位赵才人还在看书,手里拿着一本《山海经》。


    “你们这么快就说完悄悄话了?”她抬起头,眼角含笑的看着林影和**青,可是林影却觉得那笑未达眼底。


    “故友重逢,来日方长。”


    赵才人笑了笑,重新低头翻了起来。当指尖触及书页上那行小字批注——字迹刚劲有力,显然出自男子之手时,她翻页的动作有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凝滞,随即又恢复如常,继续安静地阅读。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赵才人放下书卷,指尖轻轻摩挲了一下那留有批注的书页边缘,示意**青扶她。


    “今天就先到这儿吧,”她声音温软,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林影方才站立的位置,“这本书本宫很喜欢,之后再来看。”


    “恭送才人。”赵繁素搭着**青的手转身,裙裾拂过门槛时,**青极快地抬眼,冲林影眨了眨眼。


    送走了赵才人,李嬷嬷看着林影,欲言又止,小梨却已先声夺人,“姐姐,你怎么会认识赵才人的贴身宫女啊?”


    “当初入宫时在储秀宫认识的。”


    “储秀宫,那不是?”小梨睁大了眼睛,显得有些不可置信。


    林影点了点头示意。


    “所以姐姐,你居然秀女出身呀?”


    “嗯,之前当过几天的秀女。”林影一边回答小梨的问题,一边还不忘把书放回架子上。


    “我说了,一般人家的女儿哪里有你这么爱读书的,怪不得。”


    “这个跟出身并无关系,我纯粹是因为无聊打发时间罢了。”她检查着书籍的排序,背对着小梨。


    “真的?”小梨反问。


    “不然你以为了。”林影轻笑,这个破地方连个消遣的玩意儿都没有——没网刷不了剧,没外卖点不了奶茶,她又不喜欢运动,除了看书是真的不知道干啥。


    “我就是想不通呀,总感觉姐姐跟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林影整理书册的动作几不可察地停了一下,没有答话,“不是一个世界……”心底无声地重复着这几个字,一丝涩意悄然蔓延,又被她强行压下。


    整理好一切已经是晚上,林影让其他人先去休息,自己做收尾工作。


    屋外寒风渐起,吹得窗棂发出细微的呜咽,吱呀一声,门被人从外面推开,林影看到从门口走进来的人,立马走过去扶住对方,“嬷嬷怎么来了?”


    “见里面灯还亮着,就知道是你,进来瞧瞧。”看到桌上翻开书的已经整理好,文房器具也已摆放整齐。“准备休息了?”


    “嗯,”林影点了点头,“嬷嬷怎么还没睡?”


    “人老了,睡不着。”李嬷嬷的话带着些年老的自嘲。


    “那我陪您说说话。”林影说着已经把嬷嬷扶到了即将熄灭的火炉旁,拿出自己平时折叠好的衣服盖在了李嬷嬷腿上。


    李嬷嬷笑着拍了拍林影的手,看着她的目光又忍不住怜爱起来,“你还这般年轻,有些事情可以去争取一二的。”


    “嬷嬷,”林影蹲下的身子靠在她腿上,“那并非我所求,我有自己的归处。”


    “傻孩子,流光容易把人抛。”


    “我知道,我不怕,嬷嬷,给我说说您以前的事情吧。”


    “好。”李嬷嬷的视线透过烛火,不知回到了哪里。林影静静的听着,李嬷嬷讲的很仔细,包括她以前是干什么的,何时进的宫?在宫中都干过些什么?而这些又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一些宫廷往事。


    每个人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林影觉得越是年纪大的人越是需要有人陪伴,她自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工作,除了过年基本都不会回家。虽然知道家人需要自己的陪伴,可是现实却让她不得不离家万里,但在这快四年的时间里,藏书阁的每一个人都已经成为了她的家人,或许离开时会有不舍,但——她终究不属于这里。


    屋内,一盏孤灯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投在满墙的书架上,像两个依偎在岁月长河边的剪影。


    时间在嬷嬷低缓的讲述中悄然流淌。


    “可怜那孩子,”李嬷嬷的声音忽然哽了一下,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林影的手背,仿佛想汲取一点暖意,“才十岁啊,生母就那样去了,妹妹又那样小,灵前就他一个人跪着,小小的人儿,背挺得笔直,一滴泪都没掉。先帝爷那时……唉……”她长长叹了口气,浑浊的眼中映着跳动的烛火,满是痛惜,“后来到了太皇太后跟前,也是懂事得让人心疼。那会儿宫里暗流涌动啊,太皇太后护着他,也是顶着莫大的压力……”


    林影将头轻轻枕在嬷嬷的膝上,鼻尖萦绕着老人身上淡淡的皂角香和旧书气息。嬷嬷讲述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权力倾轧、年幼帝王背负的重担,像冰冷的潮水漫过她的心田。十岁的自己还在为课业发愁,而萧承烨的十岁,已然在刀尖上行走。她忽然理解了雪夜里那个孤寂背影的重量,那不仅是帝王的孤独,更是从童年起就刻入骨髓的、无人可分担的沉重。


    “嬷嬷,”她轻声唤了一声,没了下文。


    李嬷嬷还在继续说着什么,却突然戛然而止,似乎触及了什么禁忌,只更紧地握住了林影的手,转而道:“万岁爷争气,没辜负太皇太后的期望,平叛乱,御外敌……桩桩件件,都做得极好。只是……”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苍凉,“高处不胜寒啊。”


    窗外的风声似乎更紧了,烛火猛地摇曳了一下,在嬷嬷沧桑的脸上投下明灭不定的光影,更漏声清晰地滴答作响,提醒着这深宫的漫漫长夜。


    “瞧我,”李嬷嬷用另一只手爱怜地抚了抚林影的发顶,像是要拂去那些沉重的阴霾,“尽说些陈年旧事,惹得你也跟着难受,人老了,就是爱絮叨。”她试图让语气轻松些,但眼底残留的忧思却挥之不去,“说着说着就忘记时辰了,”她轻轻拍了拍林影的肩头,“夜深了,寒气重,快去歇着吧。这些事……听听就罢,放在心里,多个心眼总是好的。”


    “好。”林影从嬷嬷膝上抬起头,眼眶有些微红,但眼神却更加清亮。她小心地搀扶起嬷嬷,“我先送您回房。”她吹熄了那盏摇曳的孤灯,室内瞬间被黑暗笼罩,只余下窗外风雪的呜咽和彼此扶持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