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开芝
作品:《和我拼亲·朱门娇魂》 朱沐瑾前脚刚踏出坤宁宫的角门,就见太监李德全弓着腰候在廊下,见了她忙行礼:“公主殿下,太子殿下在东暖阁等着呢。”
她心里还憋着气,一甩帕子:“不去,我烦着呢。”
“太子殿下说,他带了城南张记的糖糕。”李德全赔着笑,声音压得低低的。
朱沐瑾的脚步顿住了。那糖糕是她最爱吃的,糯米裹着芝麻馅,咬一口能拉出金丝来,只是父皇说“公主吃甜食失仪”,早就让御膳房停了供应。她噔噔噔转回身,跟着李德全往东宫走,心里的火气消了大半——二哥最懂她,定是听谁说了父皇要给她择婿的事。
东暖阁里果然飘着甜香。朱标正坐在窗边翻着奏折,案几上摆着个描金食盒,见她进来,笑着推过去:“刚从张记路过,想着你定爱吃。”
朱沐瑾也不客气,打开食盒捏起一块就往嘴里塞,糖渣沾在嘴角,活像只偷吃东西的小松鼠。“二哥,父皇要给我找夫君,还不许我自己挑。”她含着糖糕嘟囔,声音含糊不清。
朱标放下奏折,拿起帕子替她擦嘴角:“父皇也是好意,怕你遇人不淑。”
“可他挑的人,定是些满脑子忠君报国的老古板!”朱沐瑾把糖糕往碟子里一搁,“上次他给三哥挑的傅家小姐,听说连《女诫》都能背错,父皇还说‘稳重’,我才不要像三哥那样,对着个木头人过一辈子。”
朱标被她逗笑了:“那你想找个什么样的?”
“我要找个……”朱沐瑾忽然卡壳了。她想说“像现代电视剧里那样会说情话的”,又怕二哥听不懂,眼珠一转,想起去年随母后去报恩寺上香时,撞见的那个在墙根下喂猫的青衫公子,“要找个……会对小动物好的,看见蚂蚁都舍不得踩的那种。”
朱标愣了愣,随即失笑:“这是什么古怪标准?”他摩挲着案上的玉佩,那是块和田暖玉,上面雕着对戏水鸳鸯,“其实父皇也不是非要硬塞给你。今早朝会时,他还跟徐太傅念叨,说‘瑾儿性子烈,得找个能容她的’。”
朱沐瑾眼睛一亮:“真的?”
“二哥还能骗你?”朱标把玉佩塞进她手里,“这是母后让我交给你的,说是当年她嫁给父皇时,外祖父给的嫁妆。母后说,女子选夫君,就像选这块玉,看着顺眼、握着暖心最重要。”
暖玉贴着掌心,朱沐瑾忽然想起方才在坤宁宫,母后说“考虑考虑”时,眼角闪过的笑意。原来他们早就替她打算好了。
正想着,李德全又进来了,这次身后跟着个小太监,手里捧着个锦盒。“公主殿下,这是燕王殿下让人从北平送来的。”
朱沐瑾打开一看,里面是只木雕的凤凰,羽翼上嵌着细碎的红宝石,尾羽展开,竟能搭成个小小的秋千架,秋千板上还刻着个“瑾”字。不用问也知道,是四哥朱棣让人做的——他总记得她小时候说过,想在御花园搭个凤凰秋千。
“四哥还说,”小太监躬身道,“北平的海棠开得好,若是公主不喜欢京里的公子,他便在北平替您留意着。”
朱沐瑾捏着那只木凤凰,忽然笑出声来。原来不止父皇母后,连远在北平的四哥都在替她操心。她把玉佩塞进袖袋,又拿起一块糖糕,含糊不清地对朱标说:“二哥,我去找徐妙云嫂嫂玩了,她昨天教我的络子还没编完呢。”
看着妹妹蹦蹦跳跳跑出去的背影,朱标无奈地摇摇头,拿起她没吃完的糖糕,也尝了一口——果然甜得很,难怪她这么喜欢。
而此刻的坤宁宫,马皇后正拿着那方刚绣好的鸳鸯帕子,对着朱元璋笑:“你看,咱这闺女,心里有数着呢。”
朱元璋哼了一声,眼睛却瞟向窗外——那里有只小雀落在梅枝上,正是朱沐瑾小时候亲手喂大的那只。他忽然想起今早太子递上来的奏折,说翰林院编修赵祁楠不仅学问好,还在城郊设了义塾教贫家子弟读书。
“那个赵祁楠,”他慢悠悠地开口,“明日让他来宫里,给皇子们讲讲《论语》。”
马皇后抬眸看他,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没说话,只是拿起针线,继续绣那对鸳鸯的翅膀。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地上,像幅安安稳稳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