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作品:《关于我的合伙人在田里演笨蛋这件事

    林溪随着人流向前移动,检票,进站。踏上站台的那一刻,清凉的穿堂风扑面而来,带着远方田野和泥土的隐约气息,与星城永远弥漫着汽车尾气和香氛的浑浊空气截然不同。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阔别已久的气息彻底吸入肺腑。


    高铁列车银白色的流线型车身安静地停靠在轨道上。林溪找到自己的座位,靠窗。邻座是一位约莫五十岁出头的中年男人,穿着质地不错的POLO衫和休闲裤,微胖,面容和善,但此刻眉头紧锁,正对着手机屏幕唉声叹气,手指烦躁地划拉着,似乎在计算什么。


    林溪放好行李,坐了下来。窗外,星城庞大而繁华的站台景象缓缓向后移动,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化为模糊的光带,被抛向身后。视野开阔起来,大片大片的翠绿稻田映入眼帘,心情也随之舒展。


    “唉……”旁边的中年大叔又重重叹了口气,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车厢里很清晰。他放下手机,揉着太阳穴,一脸愁容。


    林溪原本不想多事,但看他确实困扰,还是出于礼貌轻声问了一句:“叔叔,您没事吧?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大叔转过头,见是个清秀文静的年轻姑娘,苦笑了一下:“唉,是点生意上的事,闹心。刚接了个急单,要把一批货从青禾那边运到邻省的一个加工厂。联系了几个物流公司,报价都高得离谱!时间还卡得死紧,这要是运晚了,违约金都得赔死!”


    “青禾?”林溪心中一动,“我就是青禾人。您要运什么货?大概多少量?目的地具体是哪里?”她习惯性地追问细节,这是恒泰训练出的职业本能。


    陈建业愣了一下,没想到这小姑娘问得这么专业。他报了个地名和货物种类,又说了个大致的吨位和要求的时效。


    林溪听完,略微沉吟。她拿出自己的手机,快速打开几个常用的货运信息平台APP,这是她做市场调研时积累的习惯,指尖在屏幕上飞快滑动、筛选、比对。


    不到两分钟,她抬起头,眼神清亮:“叔叔,您试试联系这家‘顺达快运’。他们刚开通了青禾到您目的地那条线的冷链专车返程空载业务,价格比您刚才说的那几家至少低三成。我看了他们的评价和时效记录,应该能满足您的要求。您报这个优惠代码,还能再打个九五折。”她把手机屏幕转向陈建业,上面清晰地显示着货运公司名称、联系方式和一个优惠码。


    陈建业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林溪手机上精准的信息,又看看眼前这个气质沉静、眼神却透着聪慧的姑娘。


    “这…姑娘,你…你怎么懂这些?这么快就找到了?”他一边惊喜地记下信息,一边忍不住问道。


    林溪笑了笑,收起手机:“以前工作接触过一些物流信息,正好知道这几个平台。能帮上忙就好。”


    陈建业按照林溪提供的信息,立刻打电话过去沟通。果然,对方报价合理,时效也完全符合要求。困扰他半天的难题,竟然被邻座这个萍水相逢的姑娘三言两语解决了!


    他放下电话,满脸感激,连声道谢:“哎呀!太谢谢你了姑娘!你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这脑子,这办事效率,真厉害!你也是去青禾?探亲?”


    “嗯,回家。”林溪点点头,目光又投向窗外飞驰而过的绿色田野,眼神温柔而坚定。


    “回家好啊!”陈建业感慨,他敏锐地捕捉到林溪说到“回家”时那不同于普通归家游子的神情,再联想到她刚才展现出的头脑和行动力,一个念头闪过。


    “姑娘,我看你气质谈吐都不一般,又有这份为家乡人解燃眉之急的热心肠…你这次回去,怕不只是探亲那么简单吧?”他试探着问,眼神带着赞赏和了然。


    林溪有些意外于他的敏锐,但也没打算隐瞒,坦然道:“是想回去做点事。”


    “果然!”陈建业一拍大腿,脸上露出“我就知道”的表情,“像你这样在大城市见过世面、又有本事、还惦记着家乡的年轻人,回去肯定是想干一番事业,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的!对不对?创业?搞农业?还是别的?”


    林溪被他的热情感染,也笑了:“是想试试看,做点农产品相关的事情。”


    “好!有志气!这才是好样的!”陈建业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现在国家政策好,乡村振兴就缺你们这样有知识、有想法、有情怀的年轻人!”他越说越激动,立刻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一张设计简洁的名片,双手递过来,“姑娘,拿着!我陈建业在省城和周边几个市做点小生意,路子还算广,政策信息也熟一点。你回乡创业,肯定不容易!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难处,资金啊、销路啊、政策啊,需要打听点消息或者找人搭个桥牵个线,千万别客气!打这个电话,或者加这个微信!”他指着名片上的联系方式,语气真诚而热切。


    林溪有些意外,连忙接过名片。名片很简洁:**陈建业**,下面是一个手机号码和一个微信号,公司名称只印着“建业商贸”四个字。


    “陈叔,您太客气了,就是举手之劳…”


    “什么举手之劳!你帮我省的可不止一点半点钱,还救了我的急!”陈建业打断她,语气坚决,“这名片你一定收好!就当是叔的一点心意。我看人准,你这姑娘善良、聪明、敢想敢干,将来肯定能成事!咱们留个联系,说不定以后还能有合作的机会呢!都是为了家乡好嘛!”他眼中闪烁着商人的精明,更有一份对眼前这年轻人的欣赏和期待。


    盛情难却,林溪只好将名片仔细收进背包的夹层里,认真地道了谢:“谢谢陈叔,我记住了。”


    陈建业这才心满意足地笑了,又跟林溪聊了些青禾的风土人情,直到他在中途一个大站下车,还再三叮嘱林溪有事一定联系他。


    列车继续向南飞驰。林溪靠在窗边,额头轻轻抵着微凉的车窗玻璃。窗外飞速流淌的绿色如同一剂强效的舒缓剂,一点点抚平她内心深处积压的疲惫和紧绷。她拿出手机,解锁,点开“绘心”APP。


    指尖在屏幕上滑动,略过那些繁华都市的速写,最终停留在几张色调温暖、笔触细腻的画作上:金灿灿的麦浪、挂满果实的柿子树、溪边浣衣的妇人、追逐嬉戏的孩童……这些都是“溪语”的旧作,是她灵魂深处珍藏的故乡图景。


    她点开一张新画的草稿。画笔的线条在屏幕上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一个背着行囊的侧影,站在田野的风中,发丝飞扬。背景是辽阔的天空和延伸向远方的、生机勃勃的绿色大地。她在画布下方,轻轻写下一行小字:


    “归途。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