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作品:《关于我的合伙人在田里演笨蛋这件事》 第一章
聚光灯灼热,空气凝滞。星城大学年度商业策划大赛决赛舞台,此刻是全宇宙坍缩的奇点。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席,上千双眼睛屏息凝神,目光如探照灯般聚焦在台上仅剩的两支队伍——圣华管理学院代表队与经世商学院代表队。
“圣华代表队,林溪同学,请阐述你们对‘优途出行’未来三年盈利模式优化的核心策略,并回应对方关于数据模型过度乐观的质疑。计时,三分钟开始!"
主持人话音落下的瞬间,一道清瘦却挺拔的身影从圣华队席位上霍然站起。
林溪。
白色挺括的衬衫,黑色九分西装裤,一丝不苟的高马尾,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她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专注。镜片后的眼睛,像淬了寒冰的黑曜石,精准地锁定了对面席位上那个同样站起身的对手——经世商学院的顾行远。
顾行远身姿舒展,深灰色定制西装衬得他肩线平直流畅。他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近乎疏离的从容,仿佛此刻置身于一场无关紧要的下午茶会,而非决定最高荣誉归属的残酷角斗场。
“对方辩友对‘优途’核心用户出行时段和价格敏感区间的交叉分析存在显著偏差,"林溪开口,语速快而清晰,每一个音节都像冰珠砸落玉盘,清脆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她甚至没看手中的提示卡,庞大的数据流和逻辑链在她脑中自动生成、排列、整合。
“我方模型并非乐观,而是基于真实用户画像和动态定价算法构建的韧性。贵方所引用的‘非高峰时段需求疲软论’,忽略了我方提出的‘场景化拼车’与‘企业级定制通勤’两大创新模块对闲置运力的结构性填充。仅此一项,即可在模型保守估计下提升非高峰时段运力利用率18.7%,对冲贵方担忧的所谓‘乐观泡沫’。"
她微微侧身,身后的巨型LED屏幕瞬间切换出复杂的数据图表和动态热力图,手指精准点向关键节点:“请看C7区数据流,结合我方在A轮融资计划书中预留的‘智慧调度系统’升级预算,这才是模型稳健的基石,而非空中楼阁。"她的指尖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锐利的轨迹,仿佛能切开数据迷雾。
台下,几个经世的队员下意识地皱紧了眉头,有人甚至悄悄擦了下额角的汗。
顾行远的目光一直落在林溪身上,平静无波。直到林溪最后一个字落下,他才轻轻抬手,动作优雅得像在整理袖口。他身后的屏幕也随之亮起,呈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视角和一组被特意标红的数据。
“感谢林溪同学的精彩阐述。"顾行远的声音低沉悦耳,带着一种奇特的、能抚平焦躁的韵律感,却字字如手术刀般精准。“贵方的‘场景化拼车’设想很新颖,但忽略了用户**顾虑和路线匹配效率的实际折损率。我方实地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5%的受访用户对拼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交压力及**泄露存在中度及以上担忧。而贵方模型所依赖的‘动态拼车算法’,其最优匹配率在非理想路况下,会从理论值的82%骤降至实际运营中堪忧的47%左右。"
他微微向前倾身,目光穿透空气,直抵林溪镜片后的眼睛,那眼神里没有攻击性,只有纯粹的逻辑审视。“至于‘企业定制通勤’,林溪同学似乎低估了B端市场获客的漫长周期和极高的定制化成本。贵方模型将这一板块的盈利周期乐观设定为9个月,而根据行业头部企业‘通勤宝’的历史数据,其同类业务的成熟期从未低于18个月。这中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缺口,贵方打算如何填补?是靠不断烧钱的A轮、B轮、C轮融资,还是寄希望于投资人对‘情怀故事’的无限买单?"
空气瞬间绷紧。顾行远的质疑像一把精巧的柳叶刀,稳稳地切在林溪方案看似最坚实的关节处。台下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
圣华队席位上,林溪身旁的队友脸色微微发白,紧张地看向她。
林溪没有回避顾行远的目光。她甚至几不可察地调整了一下站姿,腰背挺得更直,像一株迎向风暴的劲竹。只有离她最近的队友,才能看到她搭在桌沿的左手,食指指尖正极其轻微地、一下下地按压着拇指指腹,那是她大脑在超高速运转、承受极限压力时无意识的小动作。
“顾行远同学的数据引用很‘及时’,"林溪开口,语气依旧平稳,却带上了一丝冰棱般的锋芒,“但遗憾的是,似乎选择性忽略了‘优途’在智慧安全系统和用户**协议上的最新迭代成果,这些成果已获得国际权威认证,用户信任度提升了32个百分点。关于B端获客周期…"
她语速陡然加快,大脑中储存的海量行业报告、案例分析瞬间被调用、整合,化作逻辑的子弹倾泻而出,精确地反击顾行远提出的每一个数据陷阱和逻辑漏洞。她的声音在偌大的礼堂里回荡,冷静,清晰,强大,带着一种近乎燃烧的意志力。
顾行远微微挑眉。林溪的反击迅猛而有力,完全在他意料之中,却又每一次都让他感受到一种棋逢对手的、冰冷的兴奋。她的思维之敏捷,逻辑之缜密,意志之坚韧,远超他之前评估过的任何对手。他全神贯注地捕捉着她话语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大脑同样在高速运转,寻找着下一个切入的角度。
台上的交锋,是看不见的刀光剑影,是纯粹智力与意志的巅峰对决。每一个问题都刁钻致命,每一次回应都无懈可击。台下观众时而屏息,时而因某个精妙绝伦的反击或一针见血的质疑而爆发出低低的惊叹和掌声。
“时间到!"主持人的声音穿透激烈的战意,“请评委投票!"
空气凝固了。台上的林溪和顾行远,隔着几米的距离和弥漫的硝烟无声对视。林溪的胸口微微起伏,额角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在聚光灯下闪着微光。那层冷静自持的盔甲下,终于泄露出了一丝高强度对抗后的疲惫,尤其是那双眼睛深处,一闪而过的,是超越比赛本身的、某种近乎孤注一掷的执着。
顾行远捕捉到了那一瞬的疲惫和执着。他平静无波的眼底,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解读的涟漪。强者间的欣赏?对谜题的探究?抑或是别的什么?无人知晓。
最终,圣华管理学院代表队以微弱的优势胜出。当结果宣布的那一刻,圣华队的队员们激动地跳起来拥抱。林溪站在欢呼的人群中央,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但那笑容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她抬手,有些用力地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
顾行远站在对面,礼貌地鼓掌。他的目光越过欢呼的人群,始终停留在林溪身上。直到林溪在队友的簇拥下走下舞台,那道清瘦挺直的背影消失在侧幕的阴影里。
“行远,就差一点!"经世的队长懊恼地捶了下桌子。
顾行远收回目光,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带着点棋差一招的兴味:“输得不冤。那个林溪…很有意思。"
“行远,顾行远!”
“怎么?”顾行远回神,看着突然出现在办公室的张弛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
“日理万机的顾总也有偷懒的时候呢。”
“张总不也有空天天往我这窜?”
自动忽略顾行远的反嘲,张弛轻笑地走近,”这窗外是有什么美色迷着你了,能让你像块望妻石一样丢了魂似的站在落地窗前一动不动。”
顺着顾行远的目光,一个亮着灯的工位映入眼帘,”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