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精英的傲慢

作品:《写歌续命?我降维打击,杀穿娱乐圈

    指令下达。


    潜伏在水面下的舆论巨兽,缓缓睁开了眼。


    第二天。


    《纽约客》评论文章,如期而至。


    【……我们必须警惕,这种以动物的‘忠诚’为名,实则在宣扬‘愚忠’的叙事陷阱。】


    【它用一种最廉价、最原始的动物本能,来替代人类社会中,基于理性与契约的复杂情感。】


    【这是一种精神鸦片,它麻痹大众,使其放弃独立思考,沉溺于自我感动的虚假慰藉之中。】


    【这,是江漓式‘反智主义’的又一铁证……】


    紧接着,在福克斯电视台的黄金档访谈节目上。


    那个受“普罗米修斯”基金会资助,刚刚在思想界崭露头角的年轻学者亚当,面对镜头,高谈阔论。


    “我为我们这个时代,感到悲哀。”


    亚当对着镜头,痛心疾首。


    “当我们的精英,正在努力探索宇宙的边界,解码生命的奥秘,试图将人类文明带向更高维度时,我们的民众,却在为一条狗的死亡,而集体流泪。”


    “这是耻辱。”


    “是对人类理性的背叛,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


    “狗的忠诚,源于它对食物和住所的依赖,是一种写在基因里的生存策略。”


    “而人类的伟大,在于我们早已摆脱了这种低级本能,学会了用理性去思考,用逻辑去构建世界。”


    “把动物的本能,凌驾于人类的理性之上,这是文明的倒退!”


    这番言论,切开了西方社会早已存在的阶级与认知裂痕。


    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信奉精英主义的观众,如梦初醒。


    【卧槽,亚当说的有道理啊!】


    【我昨天也哭了,现在想想,真他妈丢人!】


    【是啊,仔细一想,这不就是一种情感绑架吗?】


    【利用人对宠物的天然同情心,来贩卖廉价的感动,太鸡贼了!】


    【我宣布脱粉了,本来以为江漓是个思想家,没想到只是个煽情高手,品味太低下了。】


    而另一部分普通观众,则被彻底激怒。


    【放你娘的狗屁!】


    【老子哭老子的,关你屁事?!】


    【你他妈没养过狗吧?】


    【这哥们儿谁啊?】


    【说话跟机器人一样,我怀疑他根本就没有心。】


    【《理性的傲慢》,这电影拍出来,票房肯定比《忠犬八公》还高。】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帮所谓的‘精英’,就是见不得我们普通人开心,见不得我们流泪,最好我们都变成没有感情的机器,方便他们统治,对吧?】


    网络上,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就此形成。


    “感动派”与“理性派”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吵得不可开交。


    一方指责对方“冷血无情,没有人性”。


    另一方则嘲讽对方“头脑简单,缺乏理性”。


    这场争吵,将《忠犬八公的故事》的热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向了新的高峰。


    一个愤怒网友,在亚当的推特下,留下一条评论。


    【在你批判之前,真的完整看过这部电影吗?!】


    这条评论,被顶上了热评第一。


    无数双眼睛,等待着亚当回答。


    几分钟后。


    亚当更新了一条推文。


    “我不需要吃完整坨屎,才知道它是屎。”


    推文发出。


    全球网络瞬间爆炸。


    【我操你妈的,亚当!】


    【这傻逼是谁?他有几个师?敢这么跟我们说话?!】


    【我没读过多少书,也不懂什么他妈的‘理性’,但我知道,谁要是敢说我家的狗是屎,我他妈能把他头拧下来当夜壶!】


    【终于不装了是吧?终于把心里话说出来了是吧?在你们这帮‘精英’眼里,我们这些会被电影感动的普通人,连带着我们的情感,我们的眼泪,我们的爱,都是屎,对吗?!】


    【#AdamEatShit#兄弟们,把这个话题给我顶上全球热搜第一!】


    风暴眼,从电影口碑,骤然转向泾渭分明的阶级对立。


    罗德尼和精心包装的“新世界秩序”,在这句粗鄙,却又无比诚实的推文面前,被扒下了所有伪装。


    露出了藏在“理性”与“远见”下,那副对底层民众,发自骨髓的轻蔑与傲慢。


    ……


    美国,爱荷华州,横穿玉米地的孤寂公路上。


    名叫戴夫的卡车司机,将那辆十八轮重卡,停在路边。


    五十多岁的年纪,满脸风霜,手上布满老茧。


    刚结束了长达十六个小时的驾驶,正准备在驾驶室里,用冰啤酒和一份冷三明治,解决自己的晚餐。


    手机屏幕上,跳出的,正是亚当那条推文,以及下方,无数条愤怒评论。


    戴夫看着,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没有任何情绪。


    只是默默地,关掉新闻,打开脸书。


    手指,在满是油污的屏幕上,笨拙地,敲下一段话。


    【我叫戴夫,一个开了三十年卡车的司机。】


    【我没读过多少书,不懂什么叫‘叙事陷阱’,也不懂什么叫‘精神鸦片’。】


    【只知道,昨天晚上,在休息站,我用你们都看不起的盗版链接,看了一部叫《八公》的电影。】


    【看完之后,没想别的,就是想给我老婆打个电话,想听听她的声音,想告诉她,我很想她。】


    【也想我的狗了,它叫巴迪,一条金毛,去年夏天,得了癌症,走了。】


    【我以为我已经忘了它。】


    【可看完电影,一闭上眼,就全是它冲我摇尾巴的样子。】


    【我不觉得这很丢人。】


    【一部电影,能让我想起我的狗,想起我的老婆,能让我想回家。】


    【我觉得,这就够了。】


    【至于那些,说我们的眼泪很廉价,说我们的感动是屎的人。】


    【我想,他们才是最可怜的。】


    【因为他们,可能从来,就没真正爱过什么。】


    没有煽动,没有咒骂。


    只有最朴素的文字,和最真实的感受。


    短短一小时,戴夫这条帖子,被转发了上百万次。


    【戴夫大叔说得对!爱,怎么会是廉价的?!】


    【我是一个程序员,昨晚,我抱着我的猫,看完了那部电影,哭得比我失恋那天还惨。今天上班,破天荒地没有加班,而是准时回了家,给我妈做了顿饭。我觉得,我比昨天,更像个人了。】


    【我是个医生,在急诊室,见过太多生离死别,我以为我的心,早就跟石头一样硬了。可我还是,为那条狗,流了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