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上学的路很漫长,回家的路其实也一样磨蹭。


    八点多,温亭从小区拦到出租车,却因为半路堵车,本来半个小时的路程硬生生多了一倍,一直拖到九点才到高铁站。


    还好他有先见之明,没有订时间太早的高铁票,出发的时间也提前这么多,不然就赶不上回家的列车了。


    实际上,温亭很少坐高铁,但也知道登车的大概流程,平时回老家都是老爸开车回去的,高中开学放假也是家里车接车送,除了公交和出租,其他交通工具他平时坐的次数很少。


    这会儿人挺多的,尤其是高铁站那条线路,排队等候的人超多,都快排到外面去了。


    因为买的不是普通座,不用像其他人那样慢慢排队,直接拎着行李箱来到专属检票口,进过安检后,少年就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顺利找到对应的列车,并找到了独立的靠窗位置。


    将行李安置好,温亭本想靠在座位上小睡一会儿,按照近期的生物钟做对比,昨晚睡的确实有点晚,这会儿已经有点困了。


    可刚闭上眼,还没五分钟,车厢里就传来小孩子大吵大闹的声音,尖锐的一批,车厢里所有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刺激。


    温亭的位置比较偏前,和后排发出声音的座位离的不算远,可即便如此还被吵的耳膜直疼,这威力可想而知。


    “屮……谁家孩子,叫叫叫个没完……”


    “这孩子怎么回事?”


    “真是的,能不能搞管好孩子……”


    “……”


    乘客纷纷谴责起来,七嘴八舌的,还有说要去找乘警的。


    温亭也转身往后看了眼,只见一个和念念看上去年龄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此时正扯着旁边母亲的手,一个劲的嚷嚷:“……我不要去姥姥家!不要去!”


    得,标准的熊孩子面相。


    感受到四周投来不善的视线,那母亲也有些很尴尬,心平气和的跟儿子说道:“你先别喊,有事到站了咱们再说。”


    这番轻言轻语,不出意外得到了熊孩子更加激烈的反抗,声音又提了个度。


    就在温亭以为遇到熊孩子和“纵容式成长的家长”时,小孩他妈急眼了,二话没说,直接抬手给了儿子一个大嘴巴子。


    整个车厢都安静了,就连挨了一嘴巴的当事人都被扇懵了,暂时忘记了哭这个行为。


    不算大的车厢里,只剩下母亲压抑到极致后的咆哮:“都说了不许喊不许喊!知不知道这是公共场合,爸爸妈妈平时就是这样教育你的吗!?”


    那孩子居然没被打哭,反而抗议道:“……可是妈妈你现在不是也在喊了吗?”


    见他还敢顶嘴,温亭忽然有点佩服这家伙的勇气。


    可有些时候,一味的勇气是要付出代价的。


    “还敢顶嘴你!”


    倒霉孩子又被亲妈连扇了两巴掌,清脆的巴掌声在车厢里响的跟鞭炮似的。


    此时,包括温亭在内的所有乘客都愣了一下,内心生出一种“我要不要去劝劝”的想法。


    小男孩终于绷不住了,哇的一声就要哭出来。


    “我数到三,你再哭试试?”


    “一……二……”


    “嘶~”


    当妈的“三”还没喊出来,小男孩就直接使出吃奶的劲,硬生生止住了哭声。


    “哼……哼……妈妈我不哭惹……你别打了……”


    尽管鼻子还是一抽一抽的,但这倒霉孩子还是努力控制自己不哭出声。


    见状,女人吐出一口气,恢复了先前的温柔端庄,轻声轻语道:“早这样多好,非得打一顿才老实。”


    “还去不去姥姥家了?”


    “去……”


    “自己拿卫生纸擦眼泪,男子汉大丈夫的,才几个巴掌下去就哭哭啼啼的。”


    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少年感到有些新奇,现在父母教育孩子都这么超前的吗?


    这段小插曲过后,车厢也是再度恢复平静,温亭也如愿以偿样,补了会儿觉。


    ……


    下午1点。


    温亭拉着行李箱走出高铁站。


    之后又倒了将近一个小时车才来到云里镇。


    这种位于二三线城市间隙中的农村小镇,生活节奏很慢,这么多年过去了,几乎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公交站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样子,破破烂烂的,大概是为了应付上级政策,特意在站前竖起了一块印有市医院的新站牌,有些不伦不类的样子。


    尽管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回来,可温亭对周围的一切依旧很熟悉,按照记忆中的路线,他沿着乡间小路,很快就来到了爷爷奶奶家。


    简单介绍一些老家的房子,和北方常见的乡下建筑差不多,类似于北京四合院,有一个小院子,但要大很多,因为逢年过节回家的人比较多,房间也比平常人家多些。


    院墙几乎有三米高,应该是为了防盗贼而专门建这么高的。


    院门也极为阔气,足足三四米宽,当初扩修房子的时候,叔叔甚至还想在门口安置两尊大石狮子,不过却被爷爷以太招摇的理由pass掉了。


    自家建的房子自由性很大,只要有地方,宅子想建多大就建多大,来的人就算多也能住得下。


    跟城里出门就要上锁不同,老家这里除了晚上睡觉,其他时间几乎没几家上锁的。


    街坊邻居都是熟人,甚至还有好几代世交的,哪里还需要上锁。


    温亭推开大门走了进去,一边朝院子里走,一边大声招呼道:“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年轻人走路的速度很快,没等老人出来,温亭就拉着行李箱穿过熟悉的大门、院子,一直走到西屋门口,手里还拿着眼镜纸擦拭老花镜的老人家才掀开门帘走了出来。


    “是小亭吗?”


    “是,奶奶,我回来了。”


    见到眼前正努力眯着眼睛看自己的奶奶,温亭心头一热,忙放下行李箱,伸手去搀,生怕她老人家脚滑摔倒了。


    虽然没有戴上眼镜,但老太太还是第一时间认出了接住了温亭递过来的手,听到大孙子的声音,老人开心的很,脸上布满了笑容,忙招呼着进屋。


    “我刚才还想打电话问你什么时候到呢,找手机的功夫,小亭你就到了。”


    “没办法,路上堵了半个小时的车。”


    刚进来,老人家就给孙子到处找东西吃,把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小亭,尝尝这苹果,你叔叔从人工果园里摘的,可甜了。”


    温亭嗯了一声,正好现在口渴,也不客气直接拿起苹果就咬。


    边吃边问道:“对了,我爷爷呢?”


    老太太叹了口气,指了指东边,说道:“你爷爷?这小老头又拿着钓鱼竿去后山钓鱼去了。”


    “钓鱼,我也要去看看!”


    ……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