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小晨这孩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作品:《无敌黄金戒

    “也算是为我们阳城的慈善事业,多做一份实实在在的贡献。”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会为杨少的慷慨鼓掌的。”


    话音落下,我甚至还对着杨明辉,以及周围投来目光的宾客们,微微颔首示意,姿态从容不迫,仿佛真的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哗……”


    短暂的寂静后,大厅里响起一片压抑的议论声。


    我的话绵里藏针,既点明了自己是“量力而行”的清醒,又不动声色地把杨明辉架到了“财大气粗”、“必须多捐”的火炉上烤。


    不少人看向杨明辉的眼神,带上了玩味和看好戏的意味。


    杨明辉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随即变得铁青。


    他显然没料到我会如此平静地反击,还把他架得这么高。


    他眼中怒火翻腾,像是被我狠狠抽了一记无形的耳光。


    “哼,牙尖嘴利,你也就只有这点本事了。”他冷哼一声,强行压下怒火,试图找回场子,眼神更加鄙夷,“没钱就别来这种地方丢人现眼,白白浪费一个位置。”


    他转身,对着拍卖师方向,声音带着刻意的傲慢,“继续,别让某些穷酸影响了拍卖节奏,凡是他看上的东西,我杨明辉,照单全收。”


    拍卖继续。


    接下来的十件拍品,如同走马灯般轮番登场。


    有号称宋代官窑的冰裂纹笔洗,釉色天青。


    有鎏金嵌宝的明代佛像,宝相庄严。


    有清代宫廷御用的剔红漆器,纹饰繁复。


    有战国青铜错金带钩,古意斑驳。


    还有几幅近现代名家的书画……每一件都光鲜亮丽,引来阵阵竞价。


    而我,仿佛被杨明辉那句“穷酸”刺激到了,又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并非“不敢举牌”,开始了我的“表演”。


    每当一件拍品竞价进入相对平缓的阶段,或者当杨明辉似乎对某件东西流露出些许兴趣时,我便会在乾老和黄老略带担忧的目光中,沉稳地举起手中的28号牌。


    “三百二十万。”我对着那件“宋代官窑笔洗”出价,声音平静。


    “四百万!”杨明辉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立刻跳出来,加价幅度极大,眼神挑衅地看向我。


    我“挣扎”片刻,脸上适时露出“不甘”又“无奈”的表情,最终在拍卖师喊第二次时,颓然放下号牌,对着杨明辉的方向,露出一个“苦涩”的、带着“认输”意味的点头。


    杨明辉得意地整理着他的酒红西装领口。


    “两百八十万。”我对那尊“明代鎏金佛像”举牌。


    “三百五十万。”杨明辉的声音紧随其后,带着不耐烦的轻蔑,“苏晨,你就这点能耐?别浪费时间。”


    我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做最后的努力:“三百六十万!”


    “四百万!”杨明辉毫不犹豫地碾压,然后得意地朝我比了个口型:“穷鬼!”


    我则脸色发白,沉默地靠回椅背,手指无意识地蜷缩着。


    “一百五十万。”轮到一幅近现代画作时,我再次举牌。


    “两百万!”杨明辉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跟进,甚至没仔细看那画是谁的作品。


    他身边的跟班低声提醒了一句,他无所谓地摆摆手,目光始终锁定在我身上,如同猫戏老鼠。


    我这次“挣扎”得更久一些,几次欲言又止,最终在拍卖师即将落锤时,才“艰难”地放弃,对着杨明辉的方向,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如此反复。


    十件拍品,我至少出手七次。


    每一次都精准地撩拨起杨明辉的胜负欲和炫耀欲。


    每一次的“放弃”,都伴随着我脸上恰到好处的“失落”、“隐忍”和“财力不济”的“屈辱”。


    而杨明辉,则在我的“配合”下,越战越勇,脸上的得意之色越来越浓。


    他每一次成功“碾压”我,都伴随着一次西装的整理,一次领口钻石领针的调整,以及对他女伴或周围人投去的炫耀眼神。


    乾老和黄老从最初的担忧,渐渐变成了沉默的观察。


    他们看着我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忍气吞声”,眉头却越皱越深。


    乾老太了解我了,知道我绝非如此软弱可欺之人。


    终于,在一次我“放弃”竞价后,黄老忍不住凑近乾老,用极低的声音问:“老乾,小晨这孩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那几件东西……”乾老的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缓缓摇头,同样低声道:“看着吧……我猜这小子,怕是在给姓杨的挖一个天大的坑呢。”


    毕竟是老江湖,走过的路比我吃的盐还多,我这点小心思早已被他看穿。


    他看向我的眼神,不再有担忧,反而多了一丝隐隐的期待和幸灾乐祸。


    拍卖厅里其他人,看我的目光也充满了复杂的意味。


    有同情,认为我被杨明辉针对得毫无还手之力。


    有鄙夷,觉得我自不量力,屡败屡战像个笑话。


    也有少数精明的,如乾老一般,察觉到了这诡异竞价背后可能隐藏的杀机,眼神闪烁不定。


    而我,表面上一副忍气吞声、备受打击的模样,内心却是一片冰冷而兴奋的战场。


    每一次举牌前,我的目光都会快速扫过拍品,超能力的信息流瞬间给出冰冷的审判。


    宋代官窑冰裂纹笔洗:现代高仿,化学做旧裂纹,概率99.5%,价值低于五万。


    明代鎏金佛像:树脂胎体,表层镀金,佛身镶嵌“宝石”为合成玻璃,概率98%,价值低于八万。


    清代剔红漆器:现代车床压制纹路,使用化学漆,概率97%,价值低于十万。


    战国青铜错金带钩:现代铸造,酸咬做锈,错金工艺粗糙,概率99%,价值低于三万。


    近现代名家画作:其中三幅为低劣印刷品覆手绘颜料,两幅为学徒仿作,概率85%,价值远低于拍价。


    ……


    一件件价值低廉的赝品,在杨明辉志得意满的“豪掷”下,被冠以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慈善”光环,落入他囊中。


    我默默地在心中记录着。


    1.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高仿),成交价1200万。


    2.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梅瓶(高仿)+时大彬紫砂狮钮壶(仿品),因我阻止二老,最终被另一位不明真相的富商以580万拍走(暂时记下)。


    3.宋代官窑冰裂纹笔洗(高仿),杨明辉拍得,400万。


    4.明代鎏金佛像(树脂镀金),杨明辉拍得,400万。


    5.清代剔红漆器(现代仿),杨明辉拍得,320万。


    6.战国青铜错金带钩(现代仿),杨明辉拍得,280万。


    7.近现代画家A作品(印刷覆绘),杨明辉拍得,220万。


    8.近现代画家B作品(学徒仿),杨明辉拍得,180万。


    9.……


    杨明辉的“战利品”越来越多,他脸上的红光也越来越盛,仿佛已经预见了明天报纸头条《杨氏少东豪掷数千万,慈善拍卖独占鳌头》的盛况。


    他偶尔瞥向我的眼神,充满了胜利者的怜悯和施舍。


    拍卖会终于接近尾声。


    最后一件拍品落槌,拍卖师满面红光地宣布本次慈善拍卖圆满结束,并开始统计善款总额。


    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掌声雷动。


    杨明辉整理着他那身已经有些褶皱的酒红色西装,在众人的注目礼中,志得意满地准备上台,作为今晚“贡献最大”的买家,接受主办方的表彰和采访。


    闪光灯再次聚焦在他身上。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乾老,在我的眼神示意下,缓缓地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