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流言四起
作品:《凡骨尊灵》 晨曦微露,青云峰的练功场上早已一片喧闹。
昨夜一场细雨洗净了尘埃,空气中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
李若灵身着素白衣衫,立于场中,随着最后一道真气归元,她缓缓收势,吐出一口浊气。
碎星九转,是素心门内一门极为考验根基的锻体法门,唯有根基稳固者方能完成。
而她以“伪灵骨”之躯,不仅完成了全套,还一气呵成,引得周围不少弟子侧目。
然而,就在她调息将尽之时,远处几人低声议论,虽压低声音,却依旧清晰传入她的耳中:
“听说她那点修为都是靠运气,说不定还偷偷炼了禁术。”
“凡骨修士,终究上不了台面……”
“要我说,这种人就不该进内门。”
李若灵神色未变,眼眸轻垂,仿佛未曾听见。
但指尖却微微收紧,指甲在掌心留下一道浅痕。
她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绪,心中却已有明悟——这些话,并非无端流言,而是有人刻意为之。
她不动声色地收拾好衣袍,转身离开练功场,脚步稳健如常。
午后时分,阳光斜照,藏经阁前的小径上,一个身影急匆匆跑来,正是小虎。
“师姐!”他喘着气,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到她手中,“刚有人放在阁门口,说是给你的。”
李若灵接过信封,入手粗糙,显然是随手撕下的纸片。
展开一看,不过寥寥数语,却字字如针:
“凡骨终是凡骨,爬得再高也不过是个笑话。”
落款赫然写着两个字:赵云。
她眉头微挑,目光一沉。
赵云,外门弟子中的佼佼者,素来自负天资卓绝,对她本就心存不满,如今更似有意挑衅。
身后传来一阵清冷的脚步声,苏飞尘不知何时已站在她身后,目光扫过信纸,淡淡开口:“你想怎么回他?”
李若灵嘴角轻轻扬起,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不必理会蝼蚁。”
午后稍晚些时候,周长老突然召见她。
素心门新任修炼导师,行事一向低调神秘,极少亲自召见普通弟子,尤其还是像她这样刚晋升核心的新人。
踏入长老居所时,李若灵便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院中古木参天,鸟鸣稀疏,气氛莫名凝重。
周长老并未起身,只是抬眼看了她一眼,似笑非笑地道:“最近可听闻一些闲言碎语?”
李若灵低眉顺眼,语气恭谨:“回长老,修行路上,本就风雨满途,弟子只求问心无愧。”
“哦?”周长老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手指轻叩桌面,“问心无愧……这话说得好。可你知道吗,有些人,就是容不得别人走得太快。”
李若灵心中一凛,面上却不显,只轻声道:“弟子不敢妄议他人,只愿不负宗门栽培。”
周长老看着她,许久未语,最后只是淡淡点头:“去吧,莫让杂音扰了心境。”
她退出房门,心头却沉了几分。
这位新来的长老,看似随意的一问,实则步步试探。
他究竟意欲何为?
回到青云峰主殿,已是日头西斜。
她独自坐在庭院石凳上,望着手中的匿名信与灵液瓶,思绪翻涌。
这些流言、挑衅、试探……背后是否有更大的布局?
她想起昨夜陈子轩的话,关于“灵植洞府”的提议,或许并非偶然。
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人,似乎都在等待她迈出下一步。
她抿了抿唇,眼神逐渐坚定。
“既然你们想让我暴露底牌……那就别怪我,先一步反客为主。”
风掠过树梢,带起一阵沙沙声响,也吹散了她眉间凝结的阴霾。
屋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林瑶提着一只竹篮缓步而来,脸上带着温婉笑意:“师姐,我特意为你泡了一壶清茶,你喝一口,润润嗓子。”
她放下竹篮,轻声道:“外面那些话,别理他们。”
顿了顿,她又压低声音补充了一句:“我听人说……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李若灵抬头看她,眸光微动。
这一刻而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林瑶提着竹篮,缓步走入庭院,轻手轻脚地将茶具摆在石桌上。
她素来温婉可亲,眉眼间却藏着一丝隐忧。
“这是我用灵泉泡的清心莲露,师姐喝一口吧。”她一边斟茶,一边轻声道,“你走得比谁都稳,他们不过是一群躲在暗处的鼠辈罢了。”
李若灵接过茶盏,指尖摩挲着杯沿,轻轻一笑:“谢谢你,林师妹。”
林瑶抿唇,眼中流露出几分担忧:“我听人说,赵云背后……有人撑腰。这次的事,恐怕不是他一个人能做出来的。有人说,是陈子轩在背后推波助澜。”
“陈子轩?”李若灵眉梢微挑,眸光一闪。
她想起昨日练功时,陈子轩似有意无意地靠近,言辞中带着几分试探与亲近。
如今想来,那番话语虽温和,却透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压迫感。
“他在等我出错。”她心中已有计较,语气却依旧平静如水,“或许……他也想知道,我的底牌究竟有多少。”
林瑶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叹一声:“我只是怕你太累。”
“我不会让他们得逞的。”李若灵抬眸,目光坚定如星,“凡骨也好,流言也罢,不过是修行路上的一道坎。跨过去,便是坦途。”
夜色渐深,月华如水洒落青云峰顶。
李若灵盘膝坐于静室之中,掌心浮现出一幅星光缭绕的星图——《碎星归元》的副卷秘术,需借助星辰之力推演局势、掌控节奏。
她闭目凝神,心神沉入其中。
星芒流转,一道道虚影在她脑海中浮现:明日论道大会之上,赵云必定借机挑衅;而周长老,极可能在一旁冷眼旁观,测试她的应对之道。
至于陈子轩……他的目的尚不明朗,但绝非善类。
“既然你们想看我跌倒……”她嘴角微微扬起,”
指尖轻动,一缕真气注入手中玉简,片刻后,一行字迹悄然浮现:
【明日子时,青云台论道,愿诸君共鉴。】
她将玉简收起,缓缓起身,推开窗扉,望向夜空中最亮的那一颗星辰。
风声穿廊,衣袂轻扬。
而她,早已准备好了。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