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穿越太子妃瓜尔佳氏11
作品:《快穿者是末世人》 接着,姝珃又对女儿说了报纸的事。
听得弘敏眼睛亮亮的。
几天后,弘敏找他阿玛去了。
“皇阿玛,女儿看了,以前的禁裹令也不可谓不严,可是为什么实行不下去呢?
那就是只有严令,却没有跟进实施。”
皇上笑呵呵的:“那你打算怎么办?”
“呵呵,女儿想要人!要么您给我兵士,要么我自己招募。”
“你打算要多少?”
“先、、、嗯,一千人吧,不够的话再找您要。”
皇上:“你自己去戍卫营和京郊大营挑吧。
戍卫营你挑两百,京郊大营你挑八百。
再不够,你就再去京郊大营挑。”
很痛快的就给了女儿手令。
皇上他也想了,如果他没有受那么多年的苦,是的,他就认为那是受苦。
如果没有受那么多年的苦,他就是过继一个孩子又如何?
可现在不一样,就像皇后说的,现在过得每一天都等于白捡的好日子。
自己干嘛不按照自己意愿来?
他可不是先皇,顾忌什么身后名,一门心思追求做个仁君。
他如今儿子们都没了,想到这里,皇上咬紧了牙根。
女儿有聪明的头脑,又有野心,他就放心培养。
先培养三年,如果女儿真的有能力,那他就立女儿为皇太女,然后等女儿能独当一面了,就退位幕后做太上皇,给女儿压阵。
有那个不服,那就杀!
就是杀光了又如何?
按照皇后梦里的情形,如果、、、那自己这辈子就在咸安宫憋屈后半生。
呵呵,前半生在毓庆宫憋屈,后半辈子在咸安宫憋屈。
子孙后代都被屠戮干净。
不行,老四在养蜂夹道里不能让他太自在了。
明天该关照关照那里。
想好了后,皇上干脆对女儿说:“让内务府加紧给你做朝服,然后你就上朝,父皇带着你。
现在的理由就是你要把女子裹足这个事做好,所以早朝上去学习经验。
下朝后跟着阿玛学习批阅奏折。”
弘敏高兴得抱着皇上的胳膊直跳。
皇上宠溺地摸了摸女儿的头顶:“行不行的,阿玛给你提供平台,支持你,最后是否能成,就看你自己的了。”
“阿玛!”瑚图灵阿带着鼻音把脸在皇上的胳膊上蹭了蹭。
姝珃真的没有想到啊,这皇上一旦想开了,居然能做到让女儿跟着他上朝听政。
于是,从这天开始,虽然女儿的身体很好,可还是不够用。
姝珃又给了女儿免疫力的药丸,把她的大脑再开发一下。
当初只是用木系异能梳理孩子的大脑和身体来着。
如果当女皇,那越聪明越好。
同时,也谨慎地给皇上梳理大脑和身体。
为什么说谨慎?
因为皇上的生育能力,她的木系异能可以治好。
可是,自己为什么要给他治好?
要是自己愿意生,那可以。
当然,就是自己愿意生,别人也能借光生。
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
但既然皇上想开了,自己就给他谨慎梳理身体,等皇上立了孩子当皇太女,退位当太上皇,那么自己肯定把他身体调理的好好的,让他健康长寿,好在幕后给孩子镇场子。
就这样,他们父女两人开始了前朝理政。
不是没有阻力的。
当弘敏第一天穿着姝珃帮着设计的类似清朝龙袍戴着小披领的简单朝服去上朝的时候,大臣们都不干了。
他们纷纷上奏:“皇上啊皇上,女子怎么能站在这议政大堂呢?”
皇上淡漠着嘴脸,轻描淡写地说:“弘敏公主领着女子放足的差事,跟着朕学习怎样办理好差事。
这没什么不可的吧?
众位爱卿家里的小辈第一次办差,不都是你们做家长的耳提面命教导真的吗?
如今弘敏这里,朕这个当老子的,也要帮助自己的孩子有何不可?
众爱卿不要大惊小怪。
不止女子放足,将来朕打算成立一个慈幼院,也要弘敏公主牵头。
所以,她将来就和众爱卿一样每天过来上朝听证。
好了,继续,谁还有本奏!”
皇上扫了一眼自己的心腹。
心腹很有眼色,立刻出列奏报:“皇上,正常的春闱还有两年。
如今您刚刚登基,是否加一恩科?”
“嗯,朕有此意。
今年的恩科、、、,诚亲王、还有户部、吏部、礼部,一会退朝都过来,朕有一想法。
今年恩科里面加几道附加题。
比如头几天咱们说的南粮北运。
那么用什么工具、走水路还是陆路、南北方面的粮价金额都列出来,看看南边的粮食运到北边,加上运费人工等,合多少银子一石米等等。”
就这样,弘敏公主的上朝听证就算定下来了。
随后的几天,弘敏公主都在听政,但不说话。
这天,杵在皇上侧面的弘敏公主听到下面的一个官员奏报:“启禀皇上,山东曹县县令上报,该县一女子在十四岁的时候未婚夫君去世,该女子对未婚夫忠贞不二,一心为其守寡。
如今已经守寡一十五年。
现已申请为自己立贞节牌坊。
曹县县令认为,该女子这样坚定的守贞行为应予褒奖,故上奏请朝廷批复允许该女子不用守满二十年就可建立贞节牌坊。”
朝臣有的说必须守满二十年才可以给建立牌坊。
有的说现在可以给,然后作为典型发往全国立为典型。
站在上面的弘敏听了,冷哼了一声。
她的这声冷哼,声音并没有压低。
近处的大臣都听到了。
他们自然而然地闭了嘴。
后排的见前面的噤了声,也都不说话了。
顿时,乾清宫安静了。
皇上对着弘敏宠溺地说:“弘敏,你在那里冷哼什么?有话你就说。”
“哼,皇阿玛,这个曹县县令是谁?我看他就是糊涂官。
他奏折里的这个女子,十四岁就开始守望门寡。
这夫家肯定强迫这个女孩子了。
十四岁,还是个大孩子,什么事都不懂。
这么小,守个什么寡?有合适的再嫁人不好吗?
如果这样守寡的多了,那如果如何增加人口?
还有,建什么贞节牌坊?一个女人,男人死了,给他守什么节?能改嫁就改嫁。
当然这都看女人自愿。”
弘敏在朝堂上听政的时候,听到曹县要给望门寡的女子建立贞节牌坊,很是痛恨。
她说:“皇阿玛,儿臣提议,废除贞节牌坊。
并且鼓励已婚和未婚的守寡女子再嫁。
听说很多夫家强迫自家的寡妇守节,目的也是为了一座牌坊和牌坊带来的好处。
家里有个守节的寡妇,那么他们家就可以减免赋税劳役,又有朝廷补贴的三十两银子。
当然这些好处,寡妇是拿不到一个铜板的。
至于夫家、娘家、还是公婆、父母双方族人、地方胥吏甚至地痞流氓谁得了这银子,就看他们谁的本事大了。”
弘敏接着说:“再有建立一座贞节牌坊的银钱,够这个守寡妇女就算吃大米也能是十几年的了。何必浪费银钱在这上面呢?
现在的男人是真的不要脸,只有本事窝里横,欺压家里的女人,不是给裹脚,就是强迫女人守节。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