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穿越太子妃瓜尔佳氏4
作品:《快穿者是末世人》 老四,跟在太子身后,隐晦地发展着自己的势力,如今他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老八,呵呵,不用说,也是他有本事,朝廷中的八成大臣都站在了他的身后。
老九就跟着老八摇旗呐喊,银钱支持。
老十四,呵呵,也学着当初的老八一样,跟在老大身后,把老大的势力都收拢到了他自己的手里。
老十四也跟在老八身边,伺机捡漏。
他这些儿子啊,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简单的。
只是如今,他的身体重要,是该选一个出来了。
太子吗?
无疑,太子是最合适的人选。
从小就被他当帝王培养。
聪明的太子不到二十岁,就被他培养成才了。
可是,他这个老子还没老。
于是,他就开始打击太子,看着太子如今的颓废、狂躁,他除了内心深处有那么一点点的心痛以外,其他的就没什么了。
但 要太子上位吗?太子现在可是几乎没有追随者了。
老八不行!
那还有谁?老四吗?能力有,做事认真不知变通,过于冷硬。
对于 现在朝局的这个乱象,也许他能胜任。
可是、、、德妃?
对于一个继承人的选择,德妃的事不算什么。
他也可以把老四记在孝懿仁皇后名下。
正在想着这些事呢,外面的一个人进来,伏在康熙耳旁嘀咕了几句。
康熙冷笑一声,可惜了。
自己还在这里为他筹划呢,结果、、、呵呵,不愧是自己看中的。
这政治灵敏度、、、等等!
康熙突然心中一凛!
自己的身体,除了五个太医,谁都不知道。
老四这是怎么知道的?这养心殿里,难不成有老四的人?
想想德妃,也不奇怪。
皇上越想脸上的寒气越重。
昨天晚上老四居然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体情况,连夜就联系了、联系了隆科多!
今天一早居然还给年羹尧报信。
呵呵,这是要干什么?
皇上这一刻,是彻底否了四阿哥了。
唉,能说四阿哥想的多做的多了吗。
都是命。
也是四阿哥和隆科多的举动,让康熙决定,还是太子吧。
自己培养了他这么多年,如今自己身体这样,不让太子上位,也太对不起太子了。
于是,皇上下旨在三天后的大朝会,京城五品官以上的都要参加。
整个京城都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中。
几乎差不多的人都知道了皇上的事,也知道了这个大朝会,可能是事关皇位传承、事关他们每一个官员的前途走向。
在大朝会的头一天晚上,皇上召见了太子。
父子俩彻夜长谈,皇上也终于给了太子定心丸,一个月后举行禅位大典。
太子心里多少有点数,可是皇上没有下明旨,他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不过,一天不坐在那龙椅上,他心里就一天不踏实。
这天大朝会。
这次因为人太多,没有在乾清宫,而是在太和殿。
可即使在太和殿,还是有很多朝臣站在太和殿外面的广场上。
随着太监的甩鞭声,皇上在太子的搀扶下,在众多礼官和太监的簇拥下迈着步伐缓慢地走向了太和殿前面的宝座上。
因为是庄严的大朝会,礼官高喊:“列队排班,众臣跪拜。”
下面的大臣分立几队,几乎是排山倒海气势磅礴的山呼万岁声响彻了紫禁城。
三跪九叩后,大家都站起来。
康熙内心叹了一口气。
他是真的不想退位啊,舍不得这至高无上的宝座和权力。
可是不退不行啊。
他就像那行将就木的老人,虽然,说话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但是,如果他自己对身体的感觉没错的话,再过几天,恐怕一个月后的退位大典上,他都不见得能正常说话了。
这就三四天的时间,他的说话功能也一天天地后退。
这个乌雅氏,恨死他了。
要不是看在两个儿子的份上,进冷宫都是她的奢望。
开着现场一片安静,都等着他说话呢,康熙开口了:“朕自即位以来,已经四十三年了。”
果然,所有人都知道了,今天的不同寻常。
看来,他们都隐晦地看了一眼皇上不远处站着的太子。
“朕自从亲政以来,平三藩、收台湾,驱逐沙俄,平定西北,整顿吏治改善民生,为了大清江山为了天下百姓,从没有一丝懈怠。
如今朕身体每况愈下,不能再担负治理天下的重任。
朕思之再三,决定从即日起,先由太子监国,待一月后禅位于太子胤礽。”
皇上先是简单地总结了一下自己这一生的伟大功绩,然后逐一详细解说,尤其是武功方面,驱逐沙俄和平定准格尔,废了些唇舌。
但好歹把意思都表达出来了。
太子看皇上都说完了,真的就表示了要退位的意思后,心才放下一半:“皇阿玛,儿臣还不能完全胜任啊,请皇阿玛收回成命。”
说罢跪下磕头。
下面的众臣工:这怎么办,怎么劝?如果皇上是真的要传位给太子,那自己劝了,将来太子不是会给穿小鞋吗?
可不劝的话,皇上会不会觉得他们忘恩负义呢?毕竟他们都是皇上一手提拔的啊?
于是,左右为难的众臣工都跪下了,还是什么也别说,谁也别得罪,磕头得了。
于是,满大殿的大臣们都开始磕头。
所有人都觉得应该三推三让的呢,结果,康熙这边,因为要禅位,所以生气上火的,一下子他自己就能感觉得到嗓子越发不舒服,说话都不如一早晨那样顺溜了。
于是:“行了,都给朕闭嘴。”
整个太和殿里外顿时鸦雀无声。
“谁都别劝了。
尤其是你胤礽,你也当了这么多年太子了,这副重担早晚都是要你来扛过去的。
所以,别推了,推什么推。
还有你们,也别劝了。
礼部,抓紧时间筹备一个月后的禅位大典。就这样吧。”
皇上心里非常不舒服,他也才五十八岁,还能活个五七六年的,看历史上哪个皇帝心甘情愿没死就提前退位的?
除了像武则天和李隆基,那是不得已被赶下来的。
所以,也不耐烦听着那些朝臣们虚假的挽留,干脆退朝吧。
看了礼官一眼,礼官立刻会意,高喊:“退朝!”
于是,这次特殊的大朝会就这样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