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守陵皇子之悲催庶妃母亲17

作品:《快穿者是末世人

    舆论一边倒地都在或谴责或看笑话,都冲着端嫔去了。


    倒是高在仪这里,没人说什么。


    这是被打压狠了,人家奋起反抗了。


    至于惩罚,呵呵,有儿子的妃子,皇上都是会给面子的,能如何人家,连降位都没位可降。


    庶妃,已经到底了。


    大家都在等着看后续。


    看皇上怎样处置。


    皇上可是精力旺盛的人,事情越多,就是说,他这个皇上需要处理的事情越多,皇上就越精神。


    天天有事情需要他决定,那比吃千年老人参还提气呢。


    皇上呢,他在乾清宫看着手边的圣旨。


    本来在高在仪给太后娘娘画完画像以后,他就准备给奖励了。


    内心深处也有那么一点点补偿的意思在。


    但康熙皇上是谁啊,不知道他有没有女人的直觉,反正他觉得,要是给抬旗这样的奖励,那估计高庶妃不会高兴。


    她好像不需要抬旗。


    无论是娘家还是她自己,都没有抬旗的欲望。


    就是金银珠宝,人家也不会撩撩眼皮的。


    话又说回来了,她的位份是庶妃,给珠宝,摆着好看吗?又不能戴。


    所以,康熙还是决定给位份。


    在贵人和嫔位之间,考虑了好久。


    最后想想高在仪的那个小偏厦,想想高在仪的绘画功底,在那样连个书房都没有的地方,还没有人老家余姚的房子大的地,画画都施展不开。


    听说画那长幅画,都是在地上画的。


    算了,还是给个嫔位吧。


    结果,圣旨都拟好了,上午就想着去颁发了,这高庶妃就给他来这么一遭。


    怎么处理?罚吗?罚谁?


    想了好久,算了,那个端嫔也是不知所谓。


    于是,圣旨到了咸福宫。


    皇上圣旨的大致意思就是,高庶妃因为孝顺太后,让太后心情舒畅,所以特意秉承皇太后的意愿,提高庶妃为嫔,迁居启祥宫。


    启祥宫和太后的寿康宫也很近,曾经启祥宫的上一位主人是蒙古过来的妃子博尔济吉特氏。


    看到皇上的处理结果,后宫全都寂静无声。


    尤其是咸福宫。


    本来在报复德妃、宜妃的时候,高在仪就思量了,如果处理了端嫔,那就有很多眼睛会集中在这咸福宫。


    那不是她希望看到的,她想寂寂无名继续低调地苟在后宫,一直到儿子胤祎长大成人。


    看儿子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她才好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可既然她的计划顺利进行且还能有意外之喜,搬离了咸福宫,那对于端嫔就不能放过了。


    虽然康熙遛着她跑,是康熙的主要问题。


    可‘引导’康熙的宜妃、德妃,可都被她处理了,没必要放过她端嫔的道理。


    于是,在高在仪搬离咸福宫一年后,端嫔某天不小心,她一个人的时候碰倒了半人高的花盆晕了。


    然后醒过来才发现,那碎了的花盆瓷片把她的脸划伤了很深的一道口子。


    虽然她几十年来都不用侍寝了,可女人的脸,那是轻易能毁的吗?


    而且那道口子长好了后,什么像是趴了一条蚯蚓,还是深褐色的。


    本来就没多少寿命的端嫔,不到两年就死了。


    这是后话。


    话说回来。


    高在仪搬到了启祥宫当天,皇上过来了。


    这回,高在仪才面色缓和了,真心实意地给皇上磕头谢恩。


    皇上心想,还是这一招好用,这不,脸色好看且也生动多了。


    不过,在晚上皇上留宿的时候,她用木系异能梳理皇上的大脑,没做别的,只是暗示他好好睡觉。


    于是,皇上在启祥宫睡了一个无梦的好觉,精神抖擞地去上早朝了。


    至此,母子俩人在宫里的生活才算是真正好过起来。


    只是这康熙是真的烦人,每个月都要到她这里三两次。


    这在别人看那可是无上的荣宠,可在高在仪看来,就是无尽的烦恼。


    高在仪从来都不兜揽皇上,来了也不给好脸,都是冷冰冰的。


    幸好她曾经穿越过甄嬛传里的人物,学着沈眉庄、叶澜依的样子就行。


    结果、、、结果、、、


    这个皇上也是犯贱,越不搭理他,他越往上凑。


    而且,从当了嫔以后,每隔三两天,就给她赏赐。


    也许是上一次退回去礼物说的话起了作用吧,这回皇上给的赏赐,大多数都不是那样夸张的大件了,当然,这回也都是从康熙的私库里挑的。


    再没有给她内务府生产了。


    当然,高在仪可不想给康熙一个清高不喜俗物的印象。


    一次在给高在仪的赏赐中,有一个玉制的龙纹双耳香炉。


    羊脂玉的,雕工也好,能有半米高。


    所以,当着皇上的面,她就跟儿子胤祎商量:“儿子,这个挺好看的,额娘摆上一个月就给你送去。”


    胤祎:“额娘,你不用送给我了,我那里不缺什么摆件了。”


    “那不行,你那屋子大,摆件太少看着屋子就发空。再说了,额娘就你一个儿子,我这里有什么无论早晚不都是你的吗。”


    两人低声的谈话,让康熙听到了,从那以后送给高在仪的东西就向着她喜欢的地方去了。


    不然,这老皇帝动不动就送她一本什么孤本,或者是字帖,或者是什么名人亲笔写的什么自传。


    如果一样价值的东西,她宁可要一盆金玉满堂摆件,也不要都起毛边的名人字帖。


    她就是这样俗气。


    时间很快,转眼胤祎就十四岁了。


    这天,康熙过来了。


    高在仪把康熙迎进了正屋。


    “胤祎十四岁了,对于他的福晋人选,你有什么看法吗?”


    “皇上,臣妾没什么看法。


    皇上您的眼光好,看他们兄弟的福晋都不错,所以,还是皇上给选一个好的吧。”


    “嗯,今年也是选秀年,本想着今年不选了,可胤祎他们几个也该选嫡福晋了。”


    康熙沉默了一会,:“这样,关于选秀的事,你协助佟佳贵妃和荣妃一起办吧。


    这回毕竟需要给胤祎选嫡福晋的。”


    “是,听皇上的。”高在仪还是绷着脸说。


    这几年他们两人相处,几乎是反着来的。


    都是康熙屈就高在仪 。


    高在仪从她穿越过来到现在,只有对儿子胤祎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