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守陵皇子之悲催庶妃母亲16

作品:《快穿者是末世人

    就这样一直到现在。


    话说当下。


    这不端嫔开始找事了。


    她反复出动了三次,让她的嬷嬷去叫高在仪过去。


    无奈高在仪就过去了。


    端嫔端着架子:“高庶妃,你怎么回事?这都一年多了,你怎么都不过来给本宫请安?你这是无视宫规吗?”


    高在仪过来的时候,他们咸福宫的众多庶妃常在答应的都在。


    所以高在仪随着大家一起给端嫔行礼,在端嫔叫起后,就随着大流一起站起来。


    高在仪真的要疯了,穿越过来后,还是第二次给人磕头呢。


    上一次是太后。


    只是没办法,这咸福宫,除了一个贵人深蹲着以外,其他人都是给端嫔行跪礼。


    高庶妃回答端嫔:“端嫔娘娘,嫔妾身子不舒服,所以才没过来给娘娘您请安,望娘娘见谅。”


    端嫔旁边的董嬷嬷直接代替端嫔喝道:“放肆!你这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如此忽视主位娘娘?你这是违反宫规不敬主位。”


    高在仪看着端嫔:“娘娘,我身子不舒服,绿头牌都撤了。


    这您知道吧?如果身体好了,能天天过来给您请安,那绿头牌肯定就会挂上的,这您也知道吧?”


    意思就是,我身体不舒服,连皇上那里都不伺候了,还能天天过来给你一个妃子行礼请安?


    端嫔:“高庶妃,宫规如此,看你现在这样,想来身体应该好了,那就每日过来请安吧,规矩不能差。”


    高在仪:“回娘娘,嫔妾还真的不能天天过来,实在是身体不舒服。


    如果好了,那我挂上绿头牌的同时,也会过来给您请安的。”


    董嬷嬷:“高庶妃,娘娘不是和你商量,而是命令你。


    从明天开始,你一早随着众位一起过来吧,别让咱们娘娘派人去请你。”


    这个董嬷嬷是端嫔一进宫就在身边的,还姓董,显见着是端嫔娘家人,对端嫔一心一意。


    高在仪不理会周围这些看热闹的小庶妃们,直接对着端嫔微微蹲了一下说:“娘娘,嫔妾不舒服,就回去了。


    等好了后就来拜见娘娘。”


    “站住!”


    “放肆!”


    端妃和董嬷嬷两人都大喝出声。


    “高庶妃这是因为有了皇子,不把本宫放在眼里了吗?


    你要知道,本宫是这咸福宫的主位,你那皇子按理说也应该在本宫名下的。高庶妃你不会不知道这点吧?”


    高在仪站住,转身看着端妃:“哦?娘娘要是这样说也不是不可以。


    的确,我是仗着自己有了皇子才这样做的。可那又如何?


    我这样做一年多了,皇上不也容许我这样做了吗?


    我就是奇怪了,这宫里没有皇后、皇贵妃,掌权的佟贵妃也从来没有要求过后宫众妃给她去请安。


    就是这东西六宫,近百个后妃,只有这咸福宫,呵呵,日复一日的天一亮,就要早起请安。


    连太后娘娘她老人家都体谅后宫众妃子不宜,一个月只允许给她老人家请一次安。


    掌管宫权的贵妃娘娘更是心善,也从来没有让她承乾宫里的小庶妃们天天早起给她请安。


    真是奇了怪了,全后宫几十年来,就这咸福宫,可真是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啊,在这里搞一个小朝廷吗?


    还天天早起请安?您也受的住?


    还有,端嫔娘娘,您前天派人送到我那的经书我回头派人给您送回来。


    我不会抄写经书的。


    一是我不信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等;


    二是我身子不舒服,不能为您的小格格抄写经书。


    三嘛,我是可怜那个小格格。她被您这样天天、年年的不断地提醒着骚扰着,还怎么去转世投胎?难不成您希望她一直不投胎吗?”


    高在仪无视端嫔那起伏的胸脯和涨红的脸,无视董嬷嬷那惊恐的样子,直接转身走了、走了。


    大殿里的贵人、常在、答应、庶妃们,都神色各异地彼此看着。


    这个高庶妃是在干什么?她知道她说了什么话吗?她不怕被责罚?


    高在仪怕吗?怕什么?她就算犯了口舌,最多打入冷宫吧?


    大不了假死脱身,有何不可。


    这东西各宫,说实话,每个宫里都有各宫安插的探子。


    他们需要了解各宫的情况,除了高庶妃这样的,没有能力在各宫安插探子,有事都是事后经过宫女太监的嘴才能知道。


    所以,咸福宫高在仪和主位端嫔的一番话,一瞬间以风的速度传遍了整个皇宫。


    实在是咸福宫的探子们,有的是不好意思白白领银子却没有什么消息汇报的;


    有的是手头紧吧,可算是有了消息还是大新闻,炸裂的大消息,那还不马上传播出去讨得几个赏钱?


    所以,高庶妃,这个后宫的汉女,居然发飙了。


    其实也是高在仪太低调了。


    她给太后娘娘画像,根本不需要像其他画师那样,对着本人一笔一划地画,而是看了太后几眼,然后找个和太后身形相似的人,穿着太后的衣服坐在那里就行。


    所以,她最近还一如从前的这一两年一样,天天关在自己的房间里,谁也不知道她在干什么。


    时间长了都不理她。


    别人不说,在后宫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端嫔董氏一下子出名了。


    是啊,皇宫里那么多夭折的孩子,有的都好几岁了,就人家高氏,也夭折了一子一女。


    还有荣妃,那可是现在掌权的后妃啊,儿子还是亲王。


    可人家死了四个儿子呢,那又怎样?


    还有宜妃,她的儿子死的时候都十一岁了,也没有一个人像端嫔董氏这样张扬的,几十年如一日,天天给那个小格格抄经。


    还发动咸福宫的会写字的小答应常在们一起抄经。


    最夸张的一次,算起来那个小格格都没了十多年后的某一年,她端嫔董氏居然还亲自抄经不说,抄的还是血经。


    显得别人都不是慈母是吧?


    后进宫的还差一些,尤其是荣妃等人,对端嫔的行为嗤之以鼻。


    也是这时候,后宫的这些人才注意到,这么多年,咸福宫居然还是这样的过日子法,还天天给主位娘娘请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