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守陵皇子之悲催庶妃母亲7

作品:《快穿者是末世人

    前面几天,她给儿子写了好几幅字画,当然画都是小篇幅的。


    然后拿到内务府,花钱裱了起来。


    弘祎看到这些字画,高兴坏了。


    这孩子这时候当然不会看字画的功力如何,但他也有自己的审美,他就是觉得好。


    他还贴心地偷着跟高在仪说:“额娘,我觉得你的字比皇阿玛的字好看。


    你看这样的字,端正里带着随性,看着行书,就像个豁达的侠士写的。


    每个字都潇洒不羁,但儿子还都能认识。


    不像有的人的狂草,儿子都看不出来写的是什么,那就谈不上字写的是否好看了。”


    瞧着儿子多贴心。


    也的确是高在仪的楷书端庄雄厚,行书狂放不羁。


    于是,把这些字都放在了阿哥所的厅堂、里外间、书房等地。


    这些书画一挂上去,瞬间阿哥所这几间房里就显得有书香味道的人气了。


    这时候的阿哥所,一共住了六位阿哥。


    成亲了的还没有搬出宫的阿哥有四位,分别是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


    没成亲的就是十七阿哥和胤祎这个刚上学的二十阿哥了。


    这时十三阿哥被关在了外面,他的妻妾还住在阿哥所。


    按照高在仪的记忆,十三阿哥还要被关上四年,才被康熙放出来禁足在自己家里。


    一直到雍正上位,十三阿哥才搬到宫外居住。


    说远了。


    这日下晚课,阿哥所的这几位阿哥都到胤祎的住所看字画来了。


    他们也是听下人们说,胤祎的房间里新近布置了很多书画作品,下人的话就是字、画都非常好看。


    几个人一听,即便不是书法爱好者,也都有了兴趣。


    这不,大家就相约过来看了。


    这几位阿哥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些字画是出自一个女人之手。


    大家惊叹不已。


    但旋即就释然了。


    他们也听说了,这二十弟的亲外祖父,是江南有名的书法家,据说一幅字能卖上几百两银子。


    言传身教,作为独生女的这位高庶妃,就是学个皮毛,那也非常能拿得出手了。


    大家看了很久,临走时,没挂到墙上的一幅字“宁静致远”,十六阿哥都没征询胤祎的意见就拿走了。


    当然,回头送给了胤祎一枚玉佩,质地很不错的玉佩。


    十四阿哥看了,直接就把墙上的一幅字“业精于勤”也给顺走,临走还说:“二十弟,一会十四哥送你一个砚台。”


    胤祎绷着小脸,虽然没说什么,但他内心还是高兴的,自己额娘的字被他们这样直接‘抢’走,那说明额娘的字写的好。


    小孩子是骄傲的在这一刻。


    现在胤祎身边的下人,包括主要的管事方嬷嬷,全都被高在仪给过了一遍,都算是他们母子俩人的真正心腹了。


    高在仪也算是知道了,胤祎被欺负的事,皇上是知道的。


    作为一个掌控欲强的帝王,怎么可能不知道眼皮子底下儿孙的动作呢。


    可是,康熙听说后什么表示都没有。


    那些他的孙子们可是比胤祎都大了好几岁,康熙什么意思,是觉得胤祎是应该自己能处理好或者自己必须处理好吗?


    他不会不知道八阿哥胤禩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危险的争储之路的原因所在吧?


    八阿哥的野心只是后期滋生出来的一小部分,最开始,他想争、想出头,纯粹就是想提高自己和额娘的待遇,不想受气而已。


    将心比心,就现在高在仪和胤祎的状态,那么胤祎要么步入八阿哥的后尘,去争去抢,扯下自己的面皮,交好所有人,包括奴才。


    要么就是历史上他走的路,处处退让,委曲求全,窝囊压抑地过一辈子。


    八阿哥在后宫,之所以交好了九阿哥和十阿哥,就是曾经的一次,八阿哥被年长的阿哥身边的奴才欺负,九阿哥这人从小挺纯粹的,加上他母妃宜妃,那是皇上的宠妃,还掌握着宫权;


    而和他形影不离的十阿哥,那也是贵妃之子,孝昭仁皇后的外甥,身份和太子不相上下。


    所以,这样的两个人看见了这样的不平事,自然就出头了。


    就这样,八阿哥刻意交好,抓住九阿哥这个大腿,才成就了他们半生的兄弟情。


    而现在的胤祎可没有九阿哥、十阿哥这样身份的阿哥去让他交往的,关键是欺负他的还是他的晚辈,一群侄子。


    哪怕这些侄子比他大得多,他也要有个长辈的样子,既不能被他们欺负了,又不能对晚辈太过分。


    一个六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处理平衡好这样复杂的事情呢,康熙不做人。


    所以,只好高在仪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帮助儿子了。


    看,后宫见血了,两个猴出事,就震慑住了方方面面的一群鸡。


    高在仪开始画她的长幅画作了,所以,日子就过得快。


    在德妃和宜妃出事后的半个月,佟贵妃和荣妃在康熙的催促下就交出了一份答案,是后宫的几个低位嫔妃,因为不满俩人对她们的管束,所以,迷晕了两人的下人,对两个妃做了这样的事。


    可是,这回可不同于后宫流个产那样的小事。


    康熙直接驳回了。


    不过也没有再逼迫她们。


    这事就这样算是翻过去了。


    高在仪的绿头牌撤了都有两个多月了,康熙才发现。


    这天,康熙例行要翻牌子。


    看了面前的几个托盘,反复看了好几遍,突然问:“怎么这几回都没看见高庶妃的牌子?”


    敬事房公公:“回皇上,高庶妃两月前就抱病,把绿头牌撤了。”


    “哦?什么病?”


    “是腿疾。”


    康熙摆手让人下去,然后也不知道问谁:“怎么回事?”


    “回主子,高庶妃两月前,因为脚部受伤而撤了绿头牌,一直到现在也没挂上。


    据报,高庶妃一直以来,脚疾都是请不到太医的。所以,脚部有病基本上就硬挺着。”


    康熙这才想起来,他第一次让高庶妃来回快走的时候,隔天高庶妃就请太医,当时记得得到的回话就是她的脚部起了水泡。


    而当时的康熙非常生气,觉得高庶妃就走那么一会不可能起水泡,就算起了一个半个的水泡,养两天不就好了,至于要请太医吗。


    这是对自己让她奔跑取乐的行为表示不满呢。


    她一个汉女,被自己带入这第一富贵之地,她应该感恩。


    自己也是无意中发现,小脚的女人走路、跑步那扎着双手左右摇摆的样子很可乐。


    所以,烦闷之余,就让她娱乐一下自己。


    这和后宫女人给自己弹琴、跳舞、唱曲、有什么区别?


    她唱曲跳舞的都不会,就跟跳舞似的跑几步怎么就不行了?


    所以,当时他一气之下就告诉太医院,高庶妃要是看脚疾,不用理会。


    当时他也确实以为只是起了水泡甚至水泡都不一定有,不过是抵触这种事而做出的反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