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张大炮

作品:《地下电影人

    地道的东北大碟子大盆端上来,姜闻跟二张推杯换盏了起来,刘贝自然也在加入其中。


    张卫平举杯敬姜闻,放下杯子,牙一龇:“姜导,我说是你的影迷一点也不夸张!”


    刘贝一旁接道:“张总最喜欢哪个角色?”


    张卫平一本正经道:“红高粱余占鳌,特别吃牛头那段,我心想这特么才是汉子吃饭!”


    姜闻嘿嘿一笑,问:“那张总这么喜欢电影,当初怎么没学这个?”


    张卫平回道:“哎…身不由己啊,我是进京接我母亲的班,在医院干了几年,又学了几年的药剂师!


    早两年跟朋友做航空食品,房地产,药品代理,跟个土匪一样瞎胡闹啥都干!”


    刘贝不解:“这都是正经营生,一点也不土匪啊!”


    张卫平解释:“前几年下海的大部分都跟土匪流寇一样,别的不说就说这房地产。


    钱不是关键,人脉才是。先吹个牛逼,说有个什么计划,起个洋气的名字,拿到批条拿地。


    找人设计设计,就设计还特么赊账,图纸画出来,样板间一盖,就开始卖房收钱了!”


    刘贝点点头:“确实够土匪,所以现在张总要弃商从艺了?”


    张卫平笑笑,举杯请酒,说:“嘿嘿…弃医从艺,这样好听点,也算沾沾中山和鲁迅的光!”


    历史上张卫平怼韩山平,叫板院线,什么黄家兄弟,于胖子,大老王哪个没被他怼过,也为分账立过功。


    80年代集资40万,承包首都和广州机扬的航空食品,这光靠奋斗可不行,张卫平就不是一般人。


    所以什么白手起家,听听就行。


    几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中国导演身上,张卫平可能是多灌了几杯,也可能根本不在乎,大大咧咧点评。


    “五代导演,我说句实话,就没几个我能看眼里去的!”


    姜闻看了看张健和刘贝,意思你这朋友够狂的啊,说:“说说看!”


    “老谋子,他就是个叼摄影师,又没正经创作过,去掉作家编剧优秀因素外,他也就那样!”


    “凯子哥呢?”


    “二叶子货,早年没有他爹,谁特么睁眼看他?”


    “田壮呢?”


    “他?更不行,就是个又酸又臭的愤青,跟长不大一样!”


    姜闻跟张健和张卫平散了根烟,点上火,笑问:“徐观呢?”


    “徐观不错!”


    刘贝惊讶:“呦…怎么到徐观就不错了?”


    张卫平嘿嘿一笑:“过了山海关,导演看徐观,我们东北人认他!”


    刘贝打趣:“感情你是徐观的影迷啊!”


    张卫平摇摇头看看姜闻,开始聊激情燃烧的岁月,聊疯狂的年代,聊军队大院,聊他老人家。


    最后交织在一起,就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此情此景,当贺,干杯!”


    “干杯!”


    张卫平看看张健,张健问姜闻:“闻儿,你最近忙啥?”


    姜闻眨眨眼:“没忙啥,就是准准备备演赤壁曹操,写写剧本!”


    “赤壁早呢,年底能开机就不错了!”张健也是业内人士。


    姜闻胡侃:“所以来找你喝酒啊,看看能不能给我介绍个角色!”


    张健笑笑:“寒颤我?我还想着沾沾你的光,给宝…刘贝要个角色呢。”


    “哎…我现在就是个演员,不当家的,不过我话撂在这,等我禁导结束,肯定给咱贝儿留个角色!”


    “呦…好感动!来来,哥,妹妹敬你一个!”刘贝咧嘴笑道。


    张卫平见俩人笑呵呵喝酒,试试插嘴:“咱们刚认识,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三人异口同声。


    “呵呵…有句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姜导,你就是太老实了!人说禁你,你就老老实实听着啊!”


    “那能怎么办?”


    “好办!我举个例子,例如我张卫平,弃医从艺想投资电影,但我又不懂,你完全可以挂我的名自导自演!


    我一投资商,禁三十年都无所谓!你这么大一个导演,相信领导就是知道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能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导演能有什么问题?姜导,是不是这个道理?”


    张健拍着巴掌道:“张总通透啊,你从医就是个拿药的,从艺就了不得了,妥妥的大制片人啊!”


    “我不懂,乱说的,来来,喝酒喝酒!”张卫平就是借着举例,说出想投资姜闻,点到即止,再徐徐图之。


    刘贝拄着光洁的下巴,看着姜闻:“闻儿,你在爸爸…”


    姜闻连忙打断:“就是个副导演啊,说这个我就来气,你说说片子不过,哪有找副导演的?”


    刘贝瞬间明了,接着姜闻的话就往下问,姜闻也顺势把黄家兄弟的事儿说了出来。


    张卫平一脸的不屑:“这哥俩小里小气的,做做小生意还行,当制片和投资人就有点…欠缺了!


    要我说,导演负责创作,制片人就得能抗事,能平事,不然光指着导演,能拍出好作品都怪了!”


    “张总行家啊!来来,敬你一个,等你当了制片人可别忘了我啊!”


    “那必须的!”


    一顿饭宾主尽欢,张卫平表达了想投资,姜闻隐晦说了有项目,但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得多了解了解。


    散了席,张卫平就先送张健和刘贝,之后就晕晕乎乎的拉着姜闻,非要送姜闻回家。


    路上俩人一句话没聊电影,聊的都是历史,军事,历史战争,古今中外的大战,名将,国际局势等等。


    姜闻到家一个电话招呼述平,“哥们啊,你赶紧来,要是实在不行我去东北也行!”


    “那…”


    “地址告诉我!”


    “也行!”


    次日,姜闻别了闺女和就会面包牛奶的中国通媳妇,入了山海关,去见他的网友…不,话友!


    张卫平从聚会来之后,就开始着手注册电影公司,在他看来,姜闻就是他盘里的菜,就是需要慢火细炖。


    张卫平得知姜闻去东北,回公司开了个会,布置好下阶段的工作,也去了东北,说给姜闻保驾护航去了。


    仨人一见面,张卫平看着简陋的创作环境,直接在长白山租了套房子,全身心的服务姜闻述平创作。


    期间,黄忠军也打来电话,姜闻谦烦,张卫平主动请缨,顺手接了过来对接黄忠军的破事。


    “你特么会投资电影吗?不行的话,赶紧回去拍你的广告去!”


    “电影不过,你找副导演,那咋不找扬务呢?找摄影师也行啊!”


    “想赚钱,就得先学会亏钱!”


    “我谁?我姜导经纪人,你特么管得着吗,妇女问这些不合适!”


    声音些许尖锐的黄中军,瞬间破防了,电话摔得都拼不在一起。


    “这特么张卫平从哪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