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荣誉!
作品:《四合院:截胡秦淮茹每日变强》 第二天一早,醒来的周安康,看着何雨水将被子踢到了一边,睡衣歪斜着亮出了小肚子,不由又好气又好笑。
这丫头的睡姿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或许是一个人睡惯了,晚上总是乱踢被子,惹得他醒来好几次。
好在都已经八岁了,没有了尿床的恶习,否则他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淹了。
“小丫头,醒醒,起床了!”
“嗯,周大哥,再睡一会儿嘛!”
昨晚兴奋的缠着周安康讲了好几个童话故事,睡得比往常晚,小丫头精神不是太好。
“再睡就迟到了,小心老师不让你进教室!”
“哦,起来了,起来了!”
一听老师两个字,出于天然的惧怕,小雨水总算不在赖床,睡眼朦胧的微闭着双眼,就那么坐起来,但却丝毫没有行动的意思。
无奈的摇了摇头,周安康只能自己下了炕,然后端着水盆走了出去。
他可没有和小丫头在这里耗精神的想法,等会儿湿毛巾往脸上一扣,再大的睡意都会消失。
不知道自己将会迎接什么样灾难的小丫头,感觉周安康出了门,当即往后一躺,又大字型的躺在了炕上睡起了回笼觉。
反正吃饭的时候总会叫她的,她才不担心迟到呢!
别以为她年纪小,就不知道该怎么偷懒!
不过第二次来叫她的就已经换成了秦淮如。
“雨水!快起来,洗脸吃饭了!”
来到炕前秦淮如伸手拍了拍小丫头的小屁屁。
一听到秦淮如的声音,小丫头立即哧溜的翻身爬了起来,然后拎起衣服把睡衣换下。
“啊,嫂子,马上就好!”
虽然每天都是秦淮如给她梳头做饭洗衣服,可是小丫头懒惰撒娇等行为,却相对于周安康的居多。
或许是因为,周安康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无任何理由对她好的人吧。
相比之下,对秦淮如尊敬有加,也非常亲密,却多少有些知情识趣,保持几分客气。
哪怕一个人睡在自己家里的时候,只要秦淮如在窗口喊一声的话,何雨水都会以最快的速度给出回应来。
可如果换成是周安康的话,多少会磨蹭那么一段时间。
早上刘小兰做的是小米粥加二合面馒头,菜则是小葱拌豆腐、炒豆芽和咸菜。
看上去有些简单,但是一个人却加了一个鸡蛋。
其他的不说,光是每人一个鸡蛋,就已经超过了九成的家庭条件。
四个人吃完了早饭,小雨水蹦跳着奔向学校,周安康也准备送秦淮如去街道办,就看到了王桂花领着两三个妇女同志,一个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还有两名民警走进了院子里。
周安康那副小心翼翼的样子,惹得王桂花都不由翻着白眼,没好气的从周安康手里接过秦淮如的胳膊。
“好了,你上班去吧,等会我们返回的时候,直接带她去上班好了!”
“行,那就麻烦王姨了!”
见王主任都已经这说了,周安康就顺水推舟把秦淮如交给了对方照顾,自己去了工厂。
他如今手头的工作已经交接到了收尾的阶段,整个技术组做绘制的图纸,早在之前就已经陆陆续续的上交到了部位里面。
和之前闹得轰轰烈烈的培训班不同,这次并没有激起多大的动静,甚至整个技术组七名成员,到目前为止,连一个嘉奖都没有。
周安康对此也没有多么在意,本来他就不过是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做一些贡献,并没有想过要以为获得什么,如今风平浪静,正好给了他一个安稳的备考环境。
但周安康不知道的是,早在他带领技术组绘制出第一张机床机构图的时候,早就已经在上面挂了号,甚至很多部门都已经把目光投注在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家伙身上。
部委一号办公室里面,赵存正一脸遗憾的表情和刘建业相对而视。
“这是世界上,果然天才都是不讲道理的。”
“以前闹革命的时候,有些人在枪林弹雨之中若同等闲,立功就和吃饭喝水一样,没想到在学术的领域之内,天才的能力都不能当人看了。”
“可惜,如此出色的小家伙,竟然被开山那蠢货给白白浪费了,要不是这小子准备考大学,我是绝对不会放手的!”
面对赵存正那怨念十足的言语,刘建业也是满脸的苦笑。
“半年时间,画出了五百多张图纸,平均下来一天将近三张,我都有些吓着了。”
“别的工程师画图是论天、论张,可到了这个小家伙手里,竟然是论斤的!”
作为分管制造业的副部长,刘建业对于工业知识可是做了深入学习的,虽然不能算得上专家,可是也绝对算得上是内行人。
即便如此,也被周安康所带领的技术组的成果给吓着了。
可以说,经过这半年时间的努力,周安康相当于把整个国家的机床设计,直接从基础到国际一流水平,全以图纸的方式拉通了。
以前各个厂都是以某种类型,或者顶多以某种系列的机械积攒基础理论。
可是如今周安康八个人,把大部分类型的机床,从诞生到如今发展的一流水平高度的整个发展过程,全都通过图纸的方式,打通了所有的设计思路。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金属材料够得上,那么国家现在已经有了生产所有国际普通水平以下的机床能力。
大大提升了国家工业机械的发展速度,为以后得研究和发展,储备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虽然以前也有人这么做过,但都是以零散的,阶段性的方式,却从来都没有像周安康这样以体系为单位进行了技术积累。
就以车床为例,在周安康这次绘制的图纸当中,从最原始的脚踏车床,到如今国际上普遍的变速车床,整个发展过程就在图纸当中体现出来。
甚至连一些国际先进车床类型,如自动车床和数控车床技术,也在图纸当中做出展望和猜想。
可以说,周安康带着七名技术员,凭借一己之力,将我国机床发展体系化、建制化也毫不为过。
如果不是周安康的资料,早就已经摆到了更高层的案头,恐怕赵存正,都想把这件事情给压下来。
可惜最初成绩还不显著的时候,他并没有在意,从一开始就泄露了消息,等到周安康所带领的技术小组,做出了突破性的成就之后,再想要有动作已经来不及了。
“你说这小家伙设想的未来发展趋势,到底会不会是真的?”
看着周安康在报告当中提出的,机床未来发展的趋势,在于智能化、数控化、多轴联动的方向,赵存正就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以他的学识和见识,根本无法现象,一块钢铁放进机器当中,出来却变成了一个故宫模型的场景,到底是如何一种恐怖的能力!
“起码人家用行动证明,他们才算是专业的!”
虽然也有些不可思议,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刘建业却始终对于周安康非常看好。
从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有种这个小年青异于常人的感觉。
而后来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在其他年青一代,都还沉湎于父辈荣耀的光环之下,可周安康却自学成才,野蛮成长,已经在多个行业当中崭露头角。
和上级领导全都被周安康扎实而雄厚的机械设计能力所吸引不同,刘建业却看到了周安康全才的表现,从最初学习班的理念提出,到最后教材的系统编写,甚至连周安康强大的身手,刘建业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他的内心里,甚至隐隐有一种错觉,周安康这个小家伙,未来绝对会成为让无数人瞩目仰望的存在。
“上面真的决定了,这次就什么都不做!”
虽然已经知道了最终的结果,可是依然被消息所震惊。
看似这次功劳完全被漠视了,可只有他们这些知道内幕的人才明白,周安康已经走在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特殊道路上。
“如果只有周安康一个人,那么奖励下发也就发了,可是他还有七名组员,大功劳都是小家伙的,但也不能明晃晃地搞特殊不是。”
“干脆把所有的功劳压一压,等到小家伙进入大学之后,他和其他人就已经不是一个单位了,到时候在分别给与奖励,那么也就不是那么显眼了。”
“更何况这七名技术员,有轧钢厂的,有铸造厂的,还有咱们部委的,完全就是个草台班子,大可不必着急,总是要散的。”
听着赵存正这样强大的理由,刘建业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这次周安康等人放了一颗大卫星,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不是内容和行业都太过敏感,也不至于让领导下发奖励的时候如此小心翼翼。
既不想让功臣们心冷失望,又不想让这些人因为嘉奖引起别人的注意,尤其是涉及到他们的安全方面。
虽然周安康的功劳最大,可是能够陪着他从头走到尾,一同努力了半年之久,这些人本就是各个单位的经营,也是国家未来发展所需的人才。
要是敢光明正大的给八个人颁发奖励,大家绝对相信,不出第二天,京城内潜伏的敌特们,就会把目光集中在这些人才身上。
暗杀、策反等手段恐怕就会层出不穷的发生。
总不能好不容易出了几个人才,结果全都还要被圈养式的保护起来?
那以后谁还敢轻易为国家做贡献?
难道为了民族发光发热的同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不成?
和平时期反而比解放前更危险了?
哪有这样的道理不是。
“那我们就这么看着?什么都不做?”
眼看着如此天才的人物从手边溜走,刘建业多少有些不甘心。
尤其是眼看着赵存正高升在即,他即将接过工业部的大旗,如今一个妖孽级的天才却要从自己碗里跑出去,刘建业多少有些不甘心。
看着刘建业那沮丧的样子,赵存正却一脸狡猾的笑容,哈哈笑了起来。
“哈哈,谁说我们就留不住了呢?”
“首长,你有办法!”
为了把周安康给留下,向来性格沉稳的刘建业也算是拼了,连笑容都带着几分期盼。
“人我们留不下来,但是关系我们却未必不能留下!”
“还请首长解惑!”
一听赵存正的话,刘建业有些感到不解。
一旦周安康考上大学,那么他的关系必然会随之调走,人走了,档案和关系肯定不会留下,和轧钢厂乃至于工业部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露出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赵存正看着刘建业这个接班人,信心十足的说到。
“就算人走了,关系走了,那又怎么样,反正一开始是我们培养出来的,那么我们给他一个名誉上的职务,哪怕就算是虚的,也有一份香火情在不是!”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周安康去大学的事情,没有人敢作梗,也没有人有那个胆量,在上级关注的情况下,还做小动作。
可是这年头,规矩都是人定的,不是非要拿上介绍信才能够证明关系。
一听名誉上的职务,刘建业就瞬间秒懂。
因为工业属于国之重器,属于核心行业当中的核心,所以和外国接触的也比较多。
哪怕百废俱兴,可是一些新奇的现象他们也都能接触。
更何况,有些东西,也未必就是外国人开的头。
“古有苏秦挂六国相印,那么我们给小家伙头上戴一顶荣誉职务,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起码从关系上来说,人是我们工业部给兄弟单位输送的!”
谁让周安康第一份工作是轧钢厂呢,哪怕是保卫科,可也依然改变不了其工业部的底色。
反正以后无论多大成就、多少履历,但是头一个,却铁定会写上轧钢厂保卫科的经历。
那么如果以工业部的名义,给周安康颁发一份聘任书,让他成为工业部或者下属某个生产单位的荣誉职务,只要工业部自己不主动撤销,那么他一辈子都会顶着这个头衔。
虽然有些耍无赖,可是为了人才,些许面皮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