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金丝牡丹高跟鞋
作品:《我柳如烟在青楼当花魁》 她如今是四等舞姬,月例银子涨了些,更要紧的是出入璇玑楼方便了许多,不必再像从前还是五等时那般,买些针头线脑的小物件都得向楼里管出入的龟公报备,或是央他们代劳。
中秋赏月大会的群舞名唤《秋月别赋》,舞姿本身并不算繁复,胜在气韵悠长,意境空灵。楼里的姑娘们大多已习练纯熟,只待登台。
这合舞之后,便是个显身手的当口,各人有各人的看家本事,要在短短片刻间抓住恩客的眼球,引得他们心甘情愿地掷下赏钱。
柳如烟心中早有计较。她选了一支绢面花边折扇,练的是一手飘逸灵动的扇舞。
其中几个连续“探海翻身”的动作,更是被她练得如行云流水,既有力度又不失柔美。
这还只是舞台上的功夫。她真正的杀手锏,是为那“花车”巡游特意准备的。
要想在众香国里脱颖而出,非得出奇制胜不可。
柳如烟画了一双后世常见,此时却惊世骇俗的“高跟鞋”图样,早早便交给了京城里手艺最精湛的王家鞋匠。
为此,她不惜砸下了五百两白银,这几乎是她当时大半的身家了。
她盘算着,花车巡游,人头攒动,要想让人一眼记住,除了容貌舞姿,这脚下功夫也得与众不同。那几寸高度,不仅能让她在人群中更显眼,更能改变整个人的体态和气扬。
今日,便是去取那双“秘密武器”的日子。柳如烟换了一身半旧的浅碧色襦裙,发髻梳得简单,只用一根素银簪子固定,略施薄粉,戴上面纱便出了璇玑楼。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长街缓缓而行,街上行人如织,车马喧嚣。
道旁店铺林立,酒旗招展,偶有几位衣着鲜丽的郎君骑马而过,马蹄嘚嘚,引得路边戴着帷帽的闺秀们一阵低低的私语和轻笑。
柳如烟无心赏景,脚下步子不停,很快便来到位于城南的王家鞋铺。这鞋铺门面不大,里面却别有洞天,各色鞋样琳琅满目。
“王师傅,我前些时日订做的鞋履,可妥当了?”柳如烟一进门便问道,声音隔着面纱,略显沉闷。
王鞋匠是个五十出头的小老头,头发花白,背微驼,正埋头敲打着一块皮料,闻言放下手中的活计。
眯着眼打量了柳如烟片刻,随即一拍脑门:“哎哟,是柳姑娘啊!您瞧我这记性!妥了,早就妥了!您那双鞋,可是费了老汉我不少心思呢!”
他脸上带着几分得意,手在沾了皮屑的围裙上擦了擦。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从里间一个上锁的柜子里捧出一个精致的锦盒。
打开盒盖,一双巧夺天工的鞋子静静躺在其中,瞬间便吸引了柳如烟所有的目光。
那鞋面,用的是上等云霞锦缎,浅金色的底子上,用五彩金丝细细绣出了几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栩栩如生,灯光下流转着淡淡的光晕,仿佛能闻到那醉人的花香。
鞋身与那纤细的后跟处,皆用极细的金线勾勒出缠枝莲纹,繁复精美,却不显半分俗气。
最奇特的,便是那约有三寸高的鞋跟,竟是用黄澄澄的熟铜打造,打磨得光可鉴人,稳稳地支撑着整个鞋身。鞋跟的弧度优美,与鞋面浑然一体。
“柳姑娘,您这巧思,老汉我做了几十年的鞋,也是头一回见!”王鞋匠啧啧称奇,拿起一只鞋托在掌心,像是在展示一件稀世珍宝。
“这鞋面是您选的苏绣娘子亲手绣的,那手艺,啧啧,没得说!这金丝细条,也是按照您的图样一丝不苟地镶嵌上去的,多一分则俗,少一分则寡,刚刚好!”
“尤其是这铜跟,”他指着那独特的鞋跟,眼中放光。
“我还担心走不稳当,特意加厚了鞋底,又在跟底嵌了层软牛皮。“
柳如烟拿起一只,入手微沉,那锦缎触手温凉,绣工更是无可挑剔。
她用指尖轻轻抚过那冰凉的铜跟,心中满意至极。五百两银子,花得值!她笑道:“王师傅手艺精湛,这鞋子,比我想象中还要好上几分。”
王鞋匠听了这话,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姑娘满意就好,满意就好!这鞋啊,也就配姑娘这般仙人似的脚。”
付了尾款,柳如烟仔细将锦盒包好,提在手中,心满意足地出了鞋铺。
刚转过街角,便见前方一阵骚动,一队官兵押着十数个戴着枷锁的囚犯,正朝着城门方向缓缓行去。
那些囚犯皆是布衣荆钗,垂头丧气,其中有老有少,甚至还有几个尚在垂髫的孩童,被妇人紧紧搂在怀里,呜呜咽咽地哭着。
“这是怎么了?”柳如烟心中好奇,便向路边一个卖烧饼的商贩打听。
那商贩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这事儿啊,都发生三四天了!”
“听说是太常寺奉礼郎刘大人一家,也不知犯了什么错,被圣上降罪,举家都要贬官到常州去呢!”
“那常州,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听说临着黑水河,那河水三天两头地泛滥,田地也种不出什么好庄稼,瘴气又重,苦得很呐!”
“今日,正好是他们启程的日子,这些官兵,想来是送他们的。”
太常寺奉礼郎?
刘大人?
柳如烟脑中“轰”的一声,如遭雷击!
那不正是苏青玉日思夜盼的刘萧公子的父亲吗?!
“姑娘,姑娘?您怎么了?”那小贩见她脸色煞白,关切地问道。
柳如烟回过神来,也顾不得多言,提着锦盒,转身便往璇玑楼的方向急奔而去。
苏青玉!
柳如烟脚下生风,一口气跑回璇玑楼,直奔苏青玉所居的“静心斋”。
她跑得太急,在回廊拐角处险些撞到人。
“哎哟!如烟妹妹,你这是着了什么急?后面有狼撵你不成?”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柳如烟抬头一看,正是林香,她身旁还站着神色清冷的楚云。
“林香,楚云!”柳如烟喘着气,急道,“刘公子出事了,青玉姐姐知道吗?”
林香见她神色慌张,不似作伪,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与楚云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几分凝重。
“出什么事了?”楚云沉声问道。
“路上说!”
柳如烟三人,便往“静心斋”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