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持证上岗

作品:《年代之从宣传科开始浪

    李处长浓眉一挑,虎目直视苏长顺,语气带着军人的霸道和不容置疑:"怎么?苏长顺!你不想娶?还是觉着我闺女配不上你?"


    他指了指苏长顺带来的烟酒,声音陡然拔高:"今儿个,你拎着东西进了我李正华的家门,全家属院都多少双眼睛看着呢,街坊邻居都知道你是我女儿的对象!"


    "这证要不明儿个就去街道办事处办利索了,不清不楚地拖着,你是想让街坊四邻戳我们李家脊梁骨?说我李正华收人东西不办事?说我女儿不检点?还是说你想当陈世美?"


    光顾着表现优秀了,忘了这年代的潜规则,他心中暗骂自己大意。这年头,男女关系最是敏感,一个大小伙子,拎着明显是对象礼的烟酒上门拜访女方父母,在邻里看来,基本等同于订婚了,如果事后没下文或者拖太久,那对女方家的名声简直是毁灭性打击,李处长作为领导家庭,更在乎这个。


    苏长顺反应极快,立刻站起身:"李处长,伯母,看您说的,我苏长顺是那种不知好歹,不负责任的人吗?"


    他语气无比坚决:"能娶晓梅同志,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我今天上门,就是奔着跟晓梅踏实过日子来的,刚才…刚才就是太意外了,太惊喜了!"


    "办证,必须办证,明儿一早,我就跟晓梅去街道办事处,保证把证拿回来,向李处长和伯母交差。"苏长顺说得掷地有声,眼神真挚无比。他心里乐开了花:天降馅饼,还有这种好事?李处长威武!


    李处长看着苏长顺这迅速扭转的态度和坚定的保证,紧绷严肃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点真正意义上的,极其浅淡的笑意:"这还像句男子汉该说的话。"他随即转向女儿,"晓梅,户口本你妈早就准备好了,明儿早上跟小苏去一趟。"


    李晓梅红着脸,小声应道:"嗯,知道了爸。"


    苏长顺心花怒放,但一丝隐忧也随之浮上心头。证是明天就能办,但这结婚酒席该怎么办?


    办?眼下实在是囊肿羞涩…不办?可李处长明显是担心影响女儿名声。刚扯证不摆酒,外人看来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会不会让李处长觉得我不重视晓梅?认为我只图效率不重仪式?


    直接问?李处长大手一挥说不用办那最好!可万一他说必须办呢?钱…仓促之间去哪儿借?


    他心里正纠结着怎么开口试探这敏感话题,李处长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主动开口了。


    他声音依旧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办证是当务之急,先把名分定了,至于酒席…"


    李处长目光扫过苏长顺有些紧张的表情,语气平和但带着一股不容分说的力量:"现在国家提倡新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你刚工作不久,家底也薄,我们李家也不是那种讲究排场的旧式人家!"


    "这样,证领回来后,挑个休息日,就请厂里几个要好的领导同事代表,再加上我们两家,坐一起吃顿饭,认认门,见见面,把这礼数走完就行,既不张扬,也显得郑重,这桌酒,我来安排,就在咱们轧钢厂小食堂,地方现成,也省得你们年轻人来回折腾,这事就这么定了!"


    呼——


    苏长顺心中长舒一口气,庆幸老丈人开明,通情达理,为子女着想。


    他脸上立刻露出由衷的感激和敬意,声音都带着点激动:"太谢谢李处长…哦不,爸!谢谢爸,您想得太周到了,这样安排最妥帖,既响应了号召,又全了礼数,我都听您的。"


    这一声顺杆爬的爸,叫得那叫一个自然响亮,听得李母笑得合不拢嘴,李晓梅羞得跺了下脚,李晓亮在旁边起哄。


    李处长显然也很受用,严肃的脸上最后那点冰霜彻底化开了,微微颔首:"嗯,行了,事情就这么定了,明儿把事办好,回去吧!"


    一顿饭的功夫,婚事竟然就这么定下了?苏长顺走出李家大门,脑子还有点晕乎乎的。连李晓梅说的明早7点街道办见,只记得一个时间点。


    酒席?老丈人亲自安排,厂办小食堂,省钱省力倍儿有面,连排场和领导圈子都给他铺好了。


    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载着晓梅去轧钢厂,扯证还得要厂里的介绍信,这个点有人事科有人值班,得把两人的介绍信开了。


    ————————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苏长顺就醒了。他躺在床上,盯着屋顶熟悉的旧报纸糊的顶棚,第一次觉得那发黄卷边的纸都透着一股喜气。


    他几乎是雀跃着从床上蹦起来,打水,洗脸,刮胡子,头发梳得纹丝不乱,对着家里那块裂了缝的小镜子反复照,练习了几遍沉着稳重的表情。


    收拾停当,他揣好户口本,推上那辆崭新的飞鸽自行车,飞似的朝和李晓梅约定的街道办骑去,快到街道办所在的胡同口时,远远地,就瞧见一个穿着蓝色列宁装,梳着两根整齐麻花辫的熟悉身影已经等在巷口。


    正是李晓梅。


    她似乎也精心打扮过,清丽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羞涩,看到骑车飞快过来的苏长顺,她的眼睛亮了起来,朝他轻轻挥手。


    苏长顺的心跳瞬间漏跳了一拍,自行车在他手下一阵急刹,发出吱嘎声。


    我的老天爷…这姑娘今儿怎么瞅着比昨天还好看?这身衣裳衬得…啧啧…苏长顺你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他跳下车,努力收敛住快要蹦出来的喜悦,摆出个沉稳的笑脸:"等久了吧?路上蹬得够快了。"


    李晓梅抿嘴一笑,摇摇头:"我也刚到。"她抬眼看了看街道办的方向,小声道:"紧张吗?"


    "咳!"苏长顺清了清嗓子,挺起胸膛,"多大点事儿,不就领个证嘛,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合法组建革命家庭而履行程序而已,走吧!"


    他这副故作正经却掩不住眉眼飞扬的样子,逗得李晓梅噗嗤一笑,紧张感消了不少。两人并肩走向街道办。


    街道办里弥漫着一种特有的,忙碌又略带严肃的氛围。


    办事员们埋头在各自的桌子前处理各种证明文件,王主任办公室里更是人头攒动,汇报的,问询的络绎不绝。


    看来这种具体的登记业务,不用劳烦大忙人王主任本人。他们径直找到了角落里挂着"婚姻登记"小木牌的一张办公桌。


    办公桌后坐着一位约莫四十来岁的女同志,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罩衣,表情严肃得像在审阅战斗檄文。桌面上摊着登记簿,一堆表格和印泥盒子。


    看到一对璧人过来,女办事员抬了抬眼皮,用公事公办的语气问:"两位同志是要登记结婚?"


    "是!"两人异口同声。


    "证件带齐了?户口本,单位介绍信。"女同志放下钢笔,伸出手。


    苏长顺赶紧把两人的户口本,还有事先准备好的介绍信恭敬递上。办事员接过来,翻着户口本和介绍信,看得格外仔细。


    办事员确认无误,拿出一份制式结婚申请书,递给他们:"填表。如实,详细填写双方信息,家庭成分,出身,有无政治历史问题,都要写清楚。字迹要端正。"


    苏长顺和李晓梅各自拿起蘸水钢笔,低头认真填写。表格内容简单直接,却带着浓重的时代烙印。填到是否自愿结婚时,苏长顺毫不犹豫地在是后面打了个大大的,刚劲有力的勾,李晓梅也脸颊微红地飞快勾上。


    女办事员在旁边等着,拿起暖水壶慢悠悠地给自己杯子里续水。


    表格填完上交。女办事员一个字一个字地核对着信息,时不时还对照户口本原件。苏长顺感觉比昨天面对李处长还紧张,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哪里写错了被打回来。


    终于,女办事员放下了文件,拿起桌上的公章,在登记簿和两张崭新的结婚证书上,分别用力地,工整地盖下鲜红的戳印。


    清脆的盖章声,像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好了。给,你们的结婚证。"办事员把两张盖着大红印章,印着喜庆工农兵图案和"革命婚姻,幸福美满"字样的硬纸片递给他们,脸上依然没什么多余表情,"要珍惜革命同志的结合,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祝你们生活美满。"


    "谢谢您!"苏长顺几乎是扑过去,双手接过属于自己和晓梅的那两张结婚证。


    入手的感觉微沉,带着新鲜油墨和纸张特有的气味。


    再看看证书上两人的名字被郑重地写在一起,盖着政府的公章…


    他抬起头,傻乎乎地、咧着嘴冲晓梅笑。晓梅也在看着自己的那张证,眼眶有些微红,又有些想笑地看着苏长顺那不加掩饰的傻乐样儿。


    从街道办出来,正午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苏长顺紧紧攥着那张结婚证,另一只手则自然而然地、无比小心地牵住了李晓梅的手。李晓梅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随即也坚定地回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