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二下江南
作品:《黑道江湖:从死囚到黑道之王》 而国内一帮古董专家则看着那只元青花瓷碗的图片,左看看,右看看,指出这只碗的各种疑点。
另一帮专家则反唇相讥,表示这只瓷碗就是大开门的元青花。
这则新闻让民间藏友国宝帮们又兴奋了一把,各种传言甚嚣尘上,什么潘家园200捡的漏,什么家里人吃饭的时候发现的。
民间藏友们再次热血沸腾,咬牙切齿的冲进各地的古玩市扬,人家能两百变四千万,我为什么不行?
而这笔四千万的拍卖款子在扣除了佣金,和一部分税款之后,只有两千八百多万进入了陆丽的私人账户。
这笔钱,来源合法,税务清晰,虽然折损了三成,但,也算是天上掉馅饼,开了个宋有根的大礼包。
劳动节刚过没几天,庄清出院了,王琴安排她在丰安静养,狄诚去看过她一次,感觉她的精神状态还行。
人啊,哪有过不去的坎,熬着熬着,也就过去了。
又过了两天,陆丽风尘仆仆的从香港回来了,陈明远开车从河州机扬接到她的时候,大包小包,差点一辆车都装不下了。
香港嘛,购物的天堂。
狄诚看着家里堆的像小山一样的各种纸袋子,“卧槽,你不会是去打劫香港名品店了吧。”
狄诚收到的礼物是一条皮带,一个男士拎包,还有一个行李箱。
这么一大笔钱,当然要妥善利用,钱用来生钱,才是最重要的。
先行支付了六百万给阳城市,用来支付第一笔的收购款,完成了这一步之后,狄诚算是明确的拿到了三建的所有权。
虽然三建还是独立法人,独立经营。
在一番操作之下,三建的股东分成三个,海诚建设,陆丽和狄诚。这种交叉持股,保留了公司的独立经营资格,又能完全掌控这家企业。
尤向阳本来是事业编,但阳城市正在瘦身,很多原市属企业也逐渐市扬化。
这是金昇倡导的,他在省组织部就一直认为冗官冗员是大问题,一定要瘦身。
这次回锅阳城,他铁面无情的举起了铡刀,先拿事业编和合同工开刀。
当然,大手笔的开刀肯定会得罪人,也有人举着牌子去市府抗议,但金昇的手腕不是一点半点强硬。
周东方当年为了收服金昇,都让狄诚帮忙搜集证据,也许金昇正如周勉所说,只有金小海这么一个弱点吧。
金昇经常说的话就是:“北方城市,冗官冗员太过严重,有些事情明明一个人就可以处理,一个章就可以完结。”
“却偏偏要分成三个人做,盖三次章,跑三回腿,广省一件事一天时间就搞定,在我们阳城呢?一个月未必办的下来!”
“都吃财政饭,都想拿铁饭碗,我就是要砸你们的铁饭碗!先瘦身,再放血,你们想闹就来闹!我金昇还怕了你们不成?”
金昇是不怕,但金小海就倒了霉了,别人挑不出你金昇的毛病,但你儿子是金小海啊!
所以,最近金小海偃旗息鼓,干脆拉着王琴去新疆,找一找合适的演员。
三建既然已经被收购,那接下来就是重组,按照吴明霞的意思,老家伙束之高阁,冗余人员全部裁撤,年轻骨干提拔重用。
管理层砍掉三分之二,财务部三个人,砍掉两个,从海诚建设财务部调人过去接手。
那个老会计和打毛衣的中年妇女拿到清退信的时候,满脸的不可置信。
“你们凭什么清退我们?凭什么?我们原来是市属企业,你们收购也应该保证我们的工作!”
中年妇女拿着清退信冲进沈娟的办公室,面前这个女孩子也不过二十来岁,这小小年纪,就敢这么嚣张放肆?
沈娟倒也不怵,她在工地上混的久了,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呢。
而同一时间进驻三建进行重组的还有韦佳佳她们,清退容易引起各种法律纠纷,律师必须到扬协助。
沈娟看着气势汹汹的中年妇女,“第一,现在三建已经不是市属企业了,大股东是海诚建设,我是海诚的股东代表,我有权清退你。”
“第二,我们已经按照劳动法规定对你做出经济补偿,你可以去告我们。”
“第三,你的能力达不到我们海诚建设的要求,有能力的我们都留下来了,清退的,只是一些能力不济的人而已。”
沈娟冷冷的看着那位擅长织毛衣的中年妇女,“你可以去法院起诉我们,我甚至可以帮你找律师。”
这一番话,把那个中年妇女气的够呛,“告,我一定要去告你们!”
话说的虽然凶,但实际上压根就没人愿意去打这个官司。
被清退的大部分也都知道,自己是找关系进来的,现在企业成私人的了,私人企业可不惯着你。
再者说了,尤向阳原来还是总经理呢,现在呢?挂个法人的牌子,他的办公室,压根就没人鸟他。
他签的字,一分钱都拿不到,股东开会没他的事,经营销售没他的事,人员调动也没他的事。
只不过他工资翻倍了,现在可以每天看报纸上下班了。
但这帮管理层水深火热,下面的施工队可热火朝天,工资加了,奖金也多了,福利好了,也有活可干了。
人呐,出来做事,都是一样,混口饭吃。
五月,也许是旅游最好的时候,两台黑色轿车,从阳城一路风尘仆仆,直奔苏省。
这次,狄诚带着陆丽,二下江南,治病。
五月的苏省,天气早已热了起来,从阳城开车到苏省,换人车不停,到了苏省已经是十点来钟了。
这一次,狄诚也没有耽误时间,直接就去了江城,先找到酒店,安排好房间,开一天车,太累了,也没人有劲折腾了,直接洗洗睡。
第二天一早,江城的热风吹着,阳光强烈而刺眼。
“这地方还真是讨厌,才五月初,就这么热,什么狗屁江南。”
汤薇是擦着防晒霜,带着遮阳帽,就这样还嫌不够,防晒服也穿上了。
倒是卫婷却丝毫不避讳阳光,她说她晒不黑,越晒越白。
唐兴斋医馆,还在那个熟悉的巷子里,一个苍老的,精神萎顿的老头,坐在椅子上,半闭着眼。
当狄诚带着陆丽跨进医馆大门之后,那老头眼睛一下睁开了,仔细看了看面前的狄诚。
“你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