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我们捡到宝了

作品:《港片:截胡变强:开局捡走小结巴

    粗瓷杯底磕在桌面上,溅出两滴褐色的茶渍。


    “厂里正赶上东旭考级,再加上相亲的事,实在分身乏术......”


    易中海摩挲着杯沿,辩解的话在老太太犀利的目光里渐渐失了底气。


    养老这事他盘算得明白,鸡蛋不能搁一个篮子里。可贾东旭毕竟是正经磕过头的徒弟,这些年投入的心血摆着,哪能说舍就舍?


    要说动摇也是有的——柱子近来在食堂站稳脚跟,眼里透着机灵劲。但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


    聋老太太忽然伸手拍了下他膝盖。


    “你当东旭娘是吃素的?那婆娘撺掇着儿子吸你血的时候,柱子早把雨水养得能考中专了!”皱纹里的眼睛亮得骇人,“这孩子的良心,可比轧钢厂锻的钢还实在!”


    易中海盯着墙上晃动的光影不说话。他何尝没试过亲近柱子?可那孩子总像隔着层毛玻璃,客客气气叫你一声大爷,转身就钻进厨房剁得案板咚咚响。


    倒像是......防着什么似的。


    “您的话我记着了。”他终是站起身,影子斜斜投在斑驳的墙皮上,“等翠兰回来再合计。”


    月亮门那边,傻柱屋里的煤油灯还亮着。年轻人夜读的影子映在窗纸上,像株拼命拔节的青竹。


    易中海掸了掸肩上不存在的灰。养老这事急不得,可老太太有句话没说错——会念书的厨子,到底比只会抡大锤的徒弟多条出路。


    四合院的风向早变了。自打何大清跟着白寡妇跑保城,许伍德也三天两头不见人影。如今这院子里,再没人能压住易中海日渐膨胀的威信。


    不过此刻的易中海顾不上这些。他站在自家门前最后望了眼中院,煤油灯的火苗在瞳孔里跳了跳。


    种子既已种下,迟早会发芽。


    院里再找不出比这更勤快的年轻人了。


    易中海暗自思忖,拉拢这事不能操之过急,得徐徐图之。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打扫完院子便赶往鸿宾楼。


    许大茂今儿也破天荒起了个早。


    自从师父应允带他下乡放电影,这小子走路都带着得意劲儿。


    许伍德再三叮嘱,没出师前不许招摇。


    可把许大茂憋闷坏了。


    正是爱显摆的年纪,偏要藏着掖着,浑身不得劲。


    现在他见了贾东旭也不躲闪了。


    横竖是你贾家没本事说亲事,怨不得旁人。


    要是自己能哄得那姑娘回心转意,那也是本事。


    真要成了,贾家能奈他何?


    虽说这事儿不地道,许大茂倒也不再刻意避着贾东旭,只是不会明着炫耀。


    这不,大清早出门上学,看见中院众人准备上班,他眼皮一掀就晃出了院门。


    易中海眉头一皱:"怪事,前些日子还跟做贼似的躲着走,今儿倒趾高气扬的,连个招呼都不打。"


    贾东旭浑不在意:"半大孩子没规矩也正常,师父咱们走吧。"


    他哪知道许大茂正盘算着截胡他的相亲对象。


    要是晓得许大茂惦记着秦淮茹,怕是要当场翻脸。


    何雨柱自然也瞧见了。


    不过没往心里去。


    上回把许大茂和刘光齐收拾服帖后,这小子最近老实多了。


    至少见着他不敢再挤眉弄眼地挑衅。


    但何雨柱心里门清,狗改不了吃屎。


    眼下是打怕了,过阵子保不准又要作妖。


    这小子不仅阴险狡诈,还特别记仇。


    不过,何雨柱压根不担心他使绊子。


    他和傻柱可不一样。


    凭着现在的功夫底子,要是许大茂敢招惹自己,一脚就能叫他断子绝孙。


    离开院子,何雨柱提气疾行,转眼就到了鸿宾楼。


    刚迈进大堂,杨老板一眼瞧见他,顿时喜上眉梢。


    "柱子,来得正好!"


    见杨老板神色有异,何雨柱略感疑惑。


    "杨老板,有事?"


    看样子,似乎有话要说。


    杨国涛走近几步,压低声音问道:


    "听李师傅说,你的厨艺又精进了?"


    话里透着掩饰不住的欣喜。


    得知这个消息时,杨国涛着实吃了一惊。


    何雨柱刚升主厨没多久,居然又有突破?


    虽然大伙儿都清楚,他的本事不止于此,但距离真正的大厨还差些火候。


    尽管对柱子寄予厚望,可他的年纪摆在那儿,厨艺越往后越考验积累和天赋。


    即便如此,柱子的进步速度还是超出了杨国涛的预期。


    但他毫不怀疑——这话出自李师傅之口,自然可信。


    更何况,柱子的天赋有目共睹。


    何雨柱心知师父的用意。


    只要通过考核,他就能正式晋升鸿宾楼大厨,身份、待遇都将今非昔比。


    于是他点头回应:


    "略有所得,小有进步。"


    语气依旧谦逊。


    杨国涛喜形于色,连连称赞:


    "好!不愧是李师傅的高徒,咱们鸿宾楼真是捡到宝了!"


    ……


    杨老板的赞赏毫不掩饰。


    寻常老板对员工总会留些手段,可对柱子完全没必要。


    这少年天赋异禀,心性沉稳,为人处世更是滴水不漏。


    更难得的是,他才十五岁。


    同龄人中难觅对手,就连见多识广的**湖也鲜有人能与其比肩。


    此刻若杨国涛再故作姿态,反倒显得不近人情。


    连何雨柱这等人才都要苛责,旁人哪还敢有所期待?


    长此以往,难免冷了众人的心。


    掌管鸿宾楼多年,这个道理杨国涛心知肚明。


    当然,原因不止于此。


    关键在于柱子与李师傅的交情。


    毕竟李师傅身为酒楼三大主厨之一,地位举足轻重。


    如今杨国涛对柱子的评价,已然与李师傅不相上下。


    这自然是将柱子的天赋潜力都考量在内。


    十五岁便坐上鸿宾楼主厨之位,可谓是前所未闻。


    放眼鸿宾楼其他几位主厨,哪个不是寒窗苦练数十载,历经重重考验才得以胜任?


    十五岁,主厨。


    仅凭这两点,就足以填补所有不足。


    若说之前杨国涛对柱子成为国宴大厨尚存期待,如今他已坚信这一天必将到来。


    待到那时,鸿宾楼在四九城餐饮界的声望必定更上一层楼。


    这般荣耀绝非寻常经营所能企及。


    更难得的是,柱子为人谦逊有礼。


    无论是后厨学徒,还是前堂伙计,都与柱子相处甚欢。


    杨国涛深信,只要以真心相待,即便日后柱子贵为国宴大厨,也定会继续为鸿宾楼效力。


    "杨老板您过奖了。"


    面对杨国涛的赞赏,何雨柱依旧谦逊有加。


    "这都是师傅悉心教导,再加上杨老板给予机会,否则哪有柱子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