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易中海的养老谋划
作品:《港片:截胡变强:开局捡走小结巴》 ......
四合院内,贾家。
易中海坐在贾家堂屋的椅子上。
贾张氏站在一旁,脸上掩不住喜色。
"东旭师父,这消息可当真?"
贾东旭刚把下个月能参加转正考核的好消息告诉母亲,贾张氏笑得见牙不见眼。
"娘,师父专门给我争取的机会。"
贾东旭连忙帮腔。
"老嫂子,我可是在厂长面前费了不少功夫。这些天多给东旭做些好的,把身子养壮实些,别到时候出岔子。"
易中海叮嘱道。
"您放心,明儿个我就去买肉!"
吃过上次的亏,贾张氏这回不敢怠慢,狠下心决定破费一回。
易中海满意地点点头。
"该说的都说了,我先走一步。你们家那台缝纫机可得抓紧买,东旭的婚事可耽误不得。"
贾东旭闻言,眸中顿时闪过喜色。
等转正后再添置缝纫机,这门亲事不就板上钉钉了?
他满怀希冀地望向母亲。
贾张氏早有盘算,爽快应下。
"东旭师傅您就放心吧,这事儿交给我准没错。"
易中海刚踏出贾家大门,迎面撞上回院的何雨柱。
"柱子,回来得正好。"
......
"一大爷,您找我有事?"
何雨柱停下脚步。
"昨儿跟你说的事儿还记得吧?明儿个陪我去趟钢厂。"
易中海开门见山。
何雨柱略作思索,明日恰逢钢厂发薪日,便应声道:"行,明早领完工钱再去鸿宾楼。"
他早与杨掌柜通了气,对方爽快准了假。
"那明早我来叫你。"
谈妥后,二人各自回屋。
何雨柱心里盘算着父亲的工钱。
按钢厂食堂主厨的待遇,何大清上月薪水应是47万。
比他自个儿在鸿宾楼的收入,也就高出9万。
不过厂里厨师的隐形福利颇丰。
对寻常人家而言,这份待遇已相当优厚。
何雨柱自然不会嫌钱多,何况是笔不小的数目。
只是不知这个何大清是否会像记忆中那般,按月往家寄生活费。
原著里,何大清虽跟着寡妇走了,却始终惦记儿女,月月寄钱回来。
可惜这些钱全被易中海暗中截留。
后来为笼络傻柱,又假惺惺拿出部分钱充作自己的接济。
若非何大清再未归来,这桩丑事迟早败露!
如今的何雨柱可不会再像从前那般,被人用自家钱施舍还感激涕零。
只要易中海敢耍花招,何雨柱绝不轻饶。
......
次日清晨。
何雨柱早早起身,在院中练完桩功,又打了几套太极元功拳和十二形桩。
收功时,他面色泛起淡淡红晕,周身气血奔涌不息。
这是习武带来的气血充盈,实属正常。
如今的何雨柱,身高已从穿越初的一米七左右,蹿至近一米七三。
这般增长幅度,着实可观。
尤其与同龄人相较,他的个头已相当突出。
他才十五岁,照此发展,长到一米八几不成问题。
习武更令他的气质为之一变。
即便静立,也能感受到他周身那股内敛的气场。他的五官虽非惊艳,却格外耐看。
尤其那双明眸,因习武而格外炯炯有神。
深吸一口气,今日晨练告一段落。
桩功、太极元功拳与十二形桩皆有精进。
恰在此时,易中海收拾停当,推门而出。
见何雨柱刚收功,他并不惊讶。
这月余来,何雨柱日日晨练不辍,院里人尽皆知。
虽不懂武术,但自打上次何雨柱出手,众人心里都门儿清——这小子练的是真功夫,往后少招惹为妙。
"柱子,稍等,我去叫东旭。"易中海招呼道。
何雨柱点点头,回屋稍作整理。
待他再出门时,易中海已带着贾东旭候着了。
"走吧,柱子。"贾东旭笑着说道,心知今日师傅要带何雨柱去领工钱。
屋内的贾张氏隔窗望着这一幕,脸色阴晴不定。
易中海怎么又和傻柱搅和到一块儿了?
今日何大清要领工资,但她心中仍存戒备。贾东旭尚未转正,绝不能让傻柱占了先机。
"鸿宾楼那师傅也是,上回我都说得那么清楚,怎么傻柱还在那儿待着?"贾张氏心里直犯嘀咕。按说早该被师傅整治了,怎么这几天毫无动静?
钢铁厂门前。
何雨柱跟随易中海与贾东旭来到厂门口,眼神微微一动。从前他只在电视里见过轧钢厂的样子。如今虽未改制,但钢铁厂大门与剧中轧钢厂几乎相同,只是名称有异。往后这里将成为红星轧钢厂,眼下仍是娄半城的产业。
易中海走到岗亭跟前,与值班保安交谈。作为厂里高级技工,保安都认得他,态度恭敬。易中海说着指向何雨柱。几名保安坐在亭内,饶有兴味地打量着跟在后面的何雨柱,彼此交换眼色。何雨柱察觉目光却未在意,默默跟着易中海走进厂区。
待他们走远,保安们立刻低声议论:"那就是老何家儿子?"
"可不是,老何够狠心,家里丢下闺女不管,自己跟着寡妇跑了。"何大清的事虽未闹大,但厂里不少职工住在南锣巷,闲话早传开了。这些保安消息灵通,对何家事了如指掌。
财务科前,领工资的队伍排得老长。工人们三三两两说笑着,脸上都是喜色。发薪日家家都盼着这笔钱。易中海带着两个年轻人排在队尾,顿时引来周围目光。
"易师傅今天带着徒弟来领钱?"
"边上那个面生的是谁?"
贾东旭作为易中海徒弟,在厂里小有名气。上次转正考核当场晕倒的事更让人记住了他。而何雨柱很少来厂,几乎无人认识。
易中海微笑着回应工友问候。很快轮到他们。财务核对名单后恭敬地递上钞票:"易师傅,上月工资六十七万。"四周响起惊叹声。这数目抵得上普通工人两个多月收入。但无人敢闲话——易师傅的手艺摆在那儿,厂里多少技术难题都靠他解决。
贾东旭因未转正,本月工资仅十万出头。不过他并不沮丧。家里有积蓄,又有师父照应,下月还能参加转正考核,前途光明。
轮到何雨柱时,众人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大家都好奇这个跟在易师傅身边的年轻人。
"我来代父亲领工资,他叫何大清。"何雨柱对财务说道。
易中海也从旁帮腔:"柱子是我们院里的,何大清儿子,厂长那边已经打过招呼。"
财务一愣,想起厂长确实提过此事。有易师傅作证,他便不再犹豫,将四十七万工资递给何雨柱。
周围职工见状纷纷低声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