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无情最是帝王家,此处偏生有情处
作品:《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被朱高燧怼这么一下,朱高煦肯定不服气啊。他压低声音,凑到朱高燧耳朵跟前。
“老三,你也不想你……那啥的事儿,被爹知道吧。”
四个人坐的太近了,就算他说悄悄话,其他人也肯定是能听见的,朱棣很纳闷:“什么事儿?”
朱高燧瞬间乖巧:“爹!没事!二哥说着玩的!”然后给了朱高煦一个眼神,陪着笑,“二哥,我刚才开玩笑呢!你肯定也是不会骗我的,你对弟弟的好,弟弟我都记在心里呢!”
朱棣哪能猜不出来,这两个兔崽子肯定又有事瞒着他,不过他也懒得深究。
“老三,你能这么说,爹很高兴。”朱棣转开话题,“爹没白疼你们兄弟几个,你们都是爹的好孩子。”
他在老二老三头上一人摸了一把,停顿片刻,又在老大朱高炽的头上也摸了一把。
朱棣没再继续说话,而是目光三个儿子身上扫过,先是小声的笑,然后是笑出声音来。到最后,他彻底放开,仰天大笑,笑着笑着,笑声中开始夹着一丝哽咽。
兄弟三人和朱瞻基都听出点不对劲儿来。
“爹!”
“爷爷!”
朱棣继续笑着,摆摆手,脸上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
“今儿都别回去了,都派人回去跟自己媳妇说一声,就说今儿晚上就睡在爹这里。”朱棣平复了一下略有激动的情绪,“咱们爷们儿,好久没在一起这么痛快过了。王彦!”
门外等候的王彦又重新进来:“皇上,您吩咐。”
“拿酒来!”朱棣豪迈的大喊一声,“上大碗!别他娘拿小碗糊弄老子,要大碗!”
朱棣一边说“要大碗”,每说一个字,手还跟着节奏晃动着。
朱高燧眼睛都亮了,终于能喝酒了……
然后朱棣大概是反应过来了,补充了一句:“那个……等会儿,王彦,你拿三个碗就行,赵王不喝酒,给他弄壶茶就成。”
朱高燧:“啊?爹啊,为什么?”
朱瞻基也是一愣,拿三个碗?朱棣一个,朱高炽一个,朱高煦一个,我呢?
啥意思,我也不让喝呗?
朱棣看着朱瞻基,理直气壮的说道:“大人喝酒,小孩子就回家去吧。今天我和你爹可能会喝到很晚,明儿早上不一定起的来。大孙啊,你回去赶紧休息,明天早上,你替你爹去上朝。”
上……朝?
朱瞻基虽然是太孙,可他之前从未上过朝。而且听朱棣的意思,是让他替朱高炽去上朝?
等会儿,替朱高炽上朝?什么意思?
明儿个早朝,朱棣不去,朱高炽也不去了?
自打朱高炽开始监国,朱棣经常连早朝都懒得去,平时都是大胖代替自己去上早朝的,大臣们也习惯了丹陛上空荡荡的龙椅和那坨胖乎乎的身影。
合着皇上在,太子也在,让我这个太孙去上朝?
眼看朱瞻基有些犹豫,朱棣佯装生气:“怎么?你爹明天早上起不来,你难道要我这个老头子去上朝?”
朱高炽听出朱棣的意思来,犹豫了片刻说道:“爹啊,您不去上朝就算了,儿子也不去,那些言官们又该说皇上和太子荒废朝政了……”
朱棣满不在乎的摆摆手:“让他们说去!嘴长在人家身上,咱也管不了他。言官,言官,不让人家说话,还算什么言官?别管他……大孙,你快回去休息,记得明天早朝,你就坐在你爹那儿。”
得,实锤了。
大明朝廷现如今的早朝,如果朱棣去了,那就是身为皇上的朱棣坐在龙椅上,太子朱高炽站在丹陛上。如果朱棣没去,就给丹陛上搬个椅子,让朱高炽坐在那儿。
朱棣的意思,就是让朱瞻基坐在朱高炽的那张椅子上。
眼看朱瞻基还是有点犹豫,毕竟这也是人家的第一次嘛,紧张是在所难免的。
朱棣给朱瞻基加油打气:“大孙,你到时候不用紧张,有杨士奇他们在,一时拿不定主意的,就问杨士奇他们,或者你跟那帮大臣说,就说……呃……就说你要好好想一想,才能给他们答复。”
没等朱瞻基回答,朱棣又开始招呼王彦:“王彦!快!安排人送太孙回东宫去!这么晚还不回家,一会儿太孙他娘就该来要人了!”
别人不敢上手,从小看着朱瞻基长大的王彦可没这顾虑,在朱棣的“鼓励”下,王彦直接把还坐在那里发呆的朱瞻基强行搀了起来,连哄带拽的送出了寝宫大门。
朱瞻基被“轰”到门外的时候才回过神来,还能听见寝宫里传出朱棣父子四人高一声低一声各种叫喊的声音。
“老大,老二,还有老三,跟爹一起先喝一个!”
“老三,你别看我碗里的,是爹不让你喝的!”
“爹,这酒不错啊!你藏了这么好的酒,平时都不舍给儿子喝啊!”
“爹,你们都喝酒,干嘛让我喝这玩意啊?……我草,二哥,你怎么哭啦?”
“放屁!你他娘才哭了!”
“哈哈哈哈……”
“哈哈……”
……
第二天一大早,在满朝文武众目睽睽之下,朱瞻基走进奉天殿,从大殿正中穿行而过。
他的每一步都走的很慢,很重,很稳。
他一步一步踏上丹陛,坐到了平时朱高炽坐的那张椅子上。
朱棣虽然没来,但王彦来了,因为他有事情要做。只见王彦站在丹陛之上,面朝文武百官。
“皇上口谕!”
满朝文武闻言,立刻齐刷刷跪伏在地。
朱瞻基下意识也要跪,被王彦拦下:“太孙殿下,您坐着就成。”
然后,王彦继续面朝满朝文武。
“朕今日与太子、汉王、赵王,共叙天伦,畅饮至夜,皆不胜酒力,故朕暂罢早朝。着太孙朱瞻基代朕与太子临朝听政!诸位大臣,有事奏来,由太孙与内阁共议决断。钦此……”
群臣闻言,面面相觑,但大家伙很快就反应过来了,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随后,王彦又补充一句:“太孙殿下初理朝政,若有疑难,可询内阁诸公。诸位大臣当尽心辅佐,共议国事!”
言罢,王彦退到一旁,朝还坐在那里的朱瞻基恭恭敬敬的行礼,示意他可以开始主持朝议了。
朱瞻基的小心脏砰砰跳。此刻的奉天殿内异常的安静,满朝文武大臣都跪在那里,等待着朱瞻基下一步动作。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殿中群臣,沉稳开口。
这也是朱瞻基的声音第一次在奉天殿内响彻。
“诸位爱卿,平身!”
大臣们纷纷起身:“谢太孙殿下!”
朱瞻基坐不住了,他站了起来,站在丹陛之上,满对着满朝文武。
有大臣恍惚之间,竟然把丹陛上那个年轻的太孙的身影,看成了朱棣。
像,太像了,举手投足之间,真的太像了。
“诸位爱卿!”朱瞻基屏气凝神,目光再一次扫过群臣,没有一丝怯场。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个年轻的太孙,第一次在大明朝堂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
朱棣的寝宫,谨身殿内。
父子四人都还躺着,一个一个都还在梦乡里。
若是此刻有人走过来看一看,就会发现,这父子四人,脸上都带着笑呢。
老二搂着老三的胳膊,老三的手搭在老大的肚子上。
只有朱棣独自仰躺在正中,没有挨着任何一个儿子,但他始终怀抱着徐皇后的灵位,哪怕睡着了也不撒手。他的脸上除了笑,还有着一道未干的泪痕。
无情最是帝王家,此处偏生有情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