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二叔,你还想打仗么?

作品:《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不过朱棣也理解,毕竟,换位思考,要是朱棣自己壮年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事儿,他也难以接受。


    那天在御书房安排完郑和去找三上亚悠请教日本的一些事情,完事儿朱棣又叮嘱朱瞻基,最近不忙的时候,去二叔家里看看,勤走动。


    这天下了朝,朱瞻基跟朱棣打了招呼,带着亲卫就出了宫,奔汉王府去了。


    汉王府门口有个小女孩儿在玩耍,扎俩小辫子,蹦蹦跳跳的,旁边是汉王府的下人们在照顾着。


    这些下人瞧见太孙仪仗,忙不迭的跪下来行礼。


    “起来吧,我来二叔家串个门而已。”朱瞻基从轿子里下来,一眼看到汉王府门口台阶上那个小萝莉,“呦,这不是二叔家的小女儿么?”


    这小姑娘是朱高煦的小女儿,就是永乐十二年朱高煦临时代替朱瞻基去凤阳祭祖的时候生的,现在两岁多,按辈分算,朱瞻基是这个小姑娘的堂哥。


    男人对这种小萝莉的抵抗力几乎是为零的,朱瞻基走到堂妹跟前蹲下来,小堂妹则是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少年。


    “大蝈蝈……抱抱!”小堂妹奶声奶气的蹦出几个词儿来,朝着朱瞻基伸出两只小胳膊来。


    朱瞻基见这堂妹的次数不多,上回还是去年自己大婚前,那会儿这小丫头还不到一岁。一转眼的功夫,都长这么大了。不过看小家伙这样子,明显是还记得自己。


    “好!”朱瞻基满脸宠溺,把堂妹抱起来,“不过我可不是什么大蝈蝈,叫堂哥!”


    “糖?要吃……要吃……”小堂妹顿时眼睛一亮。


    朱瞻基看着周围的汉王府下人:“你们经常给她吃糖?”


    下人们犹豫片刻,一个管事的走上前:“回禀太孙殿下,小姐喜欢吃甜食……”


    “那也不能多吃啊。”朱瞻基一边逗着堂妹,一边对下人们说道,“这么小年纪,吃甜食,以后长胖怎么办?”


    之前看到太孙依仗的时候,已经有下人回府里通报了。朱瞻基抱着堂妹在门口说话的功夫,汉王妃已经出来迎接了。


    “皇太孙殿下亲临,臣妾有失远迎。”汉王妃行了个万福。


    朱瞻基笑了笑:“二婶,都自家人,别这么拘束。”


    这句“二婶”,就表示这是侄子来叔叔家串门,而不是太孙来汉王府拜访了。


    汉王妃听到朱瞻基这一声“二婶”,眉眼间顿时舒展开来,脸上的拘谨也化作了暖意。她眼角余光扫过被朱瞻基抱在怀里的小女孩,笑意未达眼底:“快下来,别让太孙一直抱着你了。”


    汉王妃身旁的嬷嬷伸手要把小堂妹从朱瞻基怀中抱走。


    朱瞻基却笑着避开了嬷嬷的手:“没事,好久没见小堂妹了,她喜欢让我抱,我就多抱一会儿。”


    朱高煦有多宠这小女孩,汉王府上下都是知道的。只见小女孩在朱瞻基怀里扭了扭,奶里奶气的打了个哈欠,干脆趴在朱瞻基肩膀上开始睡大觉了。


    众人开始往门里走,毕竟没有堵着不让人家客人进门的道理。于是,太孙仪仗在王府外等候,汉王妃带着朱瞻基先进了门。


    朱瞻基边走边问:“二叔最近身体可好?”


    汉王妃神色有些忧郁:“唉,王爷现在整日闷闷不乐的,这小丫头,是王府上下难得能让王爷笑一笑的人了。”说完,汉王妃停下脚步,面朝朱瞻基,正色道,“臣妾也听说了,是太孙救了王爷的命,汉王府上下,感激殿下对我家王爷的救命之恩……”


    话没说完,就要朝着朱瞻基跪下。


    朱瞻基这会儿抱着小堂妹,一时间腾不出手来,眼看汉王妃要跪下了,连忙侧身避开,同时轻声道:“二婶这是折煞侄儿了!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快请起。”


    然后,他抱着熟睡的小堂妹往前半步,故意用轻松的语气说道:“您看,这小丫头睡得正香,要是被吵醒了,怕是要哭闹的。”


    汉王妃动作一顿,抬头看见朱瞻基眼中真诚的笑意,这才缓缓直起身子。


    “有您这样的殿下,是我们家王爷的福气。”汉王妃真诚的说道,“王爷本来是要亲自迎接您的,是臣妾劝他先在花园里候着您,臣妾带您过去……”


    朱瞻基笑着回应:“没事,二婶,我要是摆谱,让二叔拄着拐在门口等我,怕是回宫以后,爷爷要打我板子了。”


    穿过连廊,绕过假山,朱瞻基看见花园凉亭里,坐在长条石凳上的朱高煦。


    此刻的朱高煦一身常服,腰间只系着一条素色玉带,目光看向不远处的池塘。


    “王爷,太孙殿下来了。”汉王妃加快脚步,走到朱高煦身边,要搀扶着朱高煦站起来。


    “二叔,坐着别动!”朱瞻基抱着小堂妹快步上前,“您腿伤还没好利索,坐着就成。”


    朱高煦也不拿捏,反正大侄子不是那在乎礼节的人,只是往边儿上挪了挪屁股,腾出点位置来:“来,陪二叔一起坐。”


    朱瞻基抱着小堂妹坐下来:“二叔啊,您家这小祖宗可把我当摇篮了。”


    朱高煦看了眼熟睡的女儿,冷峻的面容不自觉地柔和下来。他伸手轻轻捏了捏女儿的小脸:“这个没规矩的小家伙,让你看笑话了。”


    话虽这么说,语气里却满是宠溺。


    “大侄子,二叔之前跟你说,以后想让你给这孩子寻个好夫婿,这事儿你得放在心上。”朱高煦的声音很柔,生怕吵醒了小女儿。


    朱瞻基一怔,随即笑了笑:“二叔,她才两岁,你这么着急?等她长大了,你亲自给她把关,满朝公卿家的子弟,任你挑选……”


    朱高煦一抬手,打断了朱瞻基的话:“大侄子,只能你来挑。”


    朱瞻基这才反应过来,小堂妹嫁人至少也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按照老爷子之前在东宫晚宴上说的退位计划,到时候坐在皇位上的,是他朱瞻基啊。


    朱高煦长叹一口气:“我这次从漠北回来,丢了半条命,幸亏是你出手救了我回来……”大概是想到自己被“施救”的过程,朱高煦的表情又有点不自在,莫名打了个冷战,脑袋跟着一哆嗦,然后干咳几声,“……太医说了,我起码三五年不能冲锋陷阵。要是没养好,怕是这辈子就这么交代了。他娘的,打了一辈子仗,最后要死在床上,真他娘的窝囊!”


    朱瞻基没说话,朱高煦便继续开口:“你二叔我英雄了一辈子,可不想后半辈子这么窝囊!”


    “二叔……”


    “大侄子,不,太孙,二叔真不甘心啊!”


    “二叔,你听说我说……”


    “二叔这辈子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要是我不让我去打仗,我岂不是要憋屈死?”


    “二叔!”朱瞻基猛然加大了音量,总算打断了朱高煦的喋喋不休,也把怀中抱着的小堂妹给吵醒了。


    “嗯……哦,爹爹!”小堂妹慢慢睁开眼,看见朱高煦也在,笑的可甜了。


    朱瞻基眼珠子一转,看向汉王妃:“二婶,你先抱着小堂妹去休息吧,我和二叔有些话要说。”


    此话一出,汉王妃点了点头,给下人一个眼神,嬷嬷伸手把小堂妹抱走,留下凉亭里的叔侄二人。


    朱高煦面无表情的看着朱瞻基:“怎么了,大侄子,是皇上让你传话给我了?哼……我之前求老爷让我继续领兵,老爷子一直没答应。他是不是派你来说服我的?”


    朱瞻基笑了笑:“二叔,放着你这样一位猛将不用,我岂不是犯傻了么?”


    朱高煦双眼一亮:“你……你是说……”


    “二叔,我今天来,是有一件事,要询问你的意见。”朱瞻基正色说道,“明年开春,郑和要带船队去日本了。这一趟去日本,可不是简单的访问、贸易,而是……”朱瞻基压低声音,身体凑近朱高煦,“……而是掠夺。”


    “掠夺?”朱高煦不解,“日本可是太祖高皇帝亲定的不征之国啊?”


    “没说要攻打日本啊,二叔,着急了不是?”朱瞻基笑了笑,“日本现在很乱,名义上的天皇依附于幕府,而各地的家族和幕府之前也是貌合神离,家族与家族之间也是整天发生各种冲突,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咱们大明是天朝上国,不忍看到周边百姓过苦日子,所以派兵去帮他们解决争端。”


    朱高煦一愣,随即笑出声来:“这话说的,仁义道德,道德仁义,挑不出半点毛病。”然后看向朱瞻基,“你信?”


    “我不信啊!”朱瞻基坦然承认,“本来也是编出来堵那些书生的嘴的,具体是为什么派兵,咱们自家人清楚就行。日本有银矿,铜矿,这些宝贝藏在土里,是一个咱们难以想象的数量。”


    朱高煦默默点头,随即反应过来:“大侄子,你跟我说这个事儿,你的意思是……”


    “没错。”朱瞻基继续说道,“明军这次去日本,不是去去就回,还要在那里驻军,保护咱们大明在日本的利益。这驻军到了日本,难免是要和当地人发生冲突的,那这驻军的主将,二叔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朱高煦顿时没了兴致:“我还以为你要让我去。切……”他白了朱瞻基一眼,“派谁去,那是皇上、太子爷还有你,你们三个决定就可以了,问我干嘛。”


    朱瞻基十分惋惜的摇摇头:“哎呀,问题就出在这里。我原本想,凭借二叔在军中的威望和行军打仗的本事,二叔是最合适的人选了,所以我想让二叔辛苦一趟,现在看来,二叔不感兴趣啊……”


    “放屁!”朱高煦瞬间瞪大眼睛,“谁说我不感兴趣?”


    朱瞻基看起来很惊讶:“是吗?原来二叔也想去?可是侄儿看二叔自漠北回来之后,一直这么消沉,还以为二叔从此没了雄心壮志……”


    “我……”朱高煦顿时语塞,站起来在亭子里来回踱步,最后突然停下,看向朱瞻基,“我去!我一定要去!你方才说,明年开春后才出发,还有几个月时间,我把身体养好了,一样能上阵杀敌!”


    朱瞻基笑着摆摆手:“不急,三月出发的是第一批人,六月会有第二批人出发。到时候,二叔如果想去,就跟着第二批人一起去。”


    说着说着,朱瞻基也站了起来:“第二批去日本的人,除了必要的水手之外,便是我给二叔准备的三万精兵!”


    朱高煦一愣:“第一批呢?有多少兵?”


    “第一批人里有一万精兵,剩下的都是工匠、水手等人。”


    朱高煦默默盘算了一下:“四万精兵?这么多……”他看了一眼朱瞻基,“你是说,让二叔带着着四万人,去那岛上……调解各家纠纷?不对,肯定不对。”


    朱瞻基笑着搀扶朱高煦坐下:“二叔,就是调解纠纷,只不过这如何调解,还不是二叔您说了算。”


    朱高煦眯着眼睛坐下:“大侄子,不妨给二叔解个惑?”


    朱瞻基在朱高煦身边坐下,双手扶着自己膝盖,先是自己笑了几声,然后干咳几声,收敛了笑意:“二叔啊,比如有两个家族,一个叫高桥,一个叫山本,他们打起来了,你会如何调解?”


    朱高煦琢磨一下,一本正经的回答:“自然是先派兵隔开双方,再召集两家家主谈判。若是有理的一方,便助其讨回公道。若是无理的一方,便责令其赔礼道歉……话说这日本人的家族名字这么这么奇怪,又是山啊又是桥的……嗯?大侄子,你笑什么?”


    朱瞻基连连摆手:“二叔啊二叔,您这法子还是太费事了。若是您这样子‘调解’完了,等您撤军,他们又打起来该怎么办?”


    “哦?”朱高煦挑眉,“那依你之见?”


    朱瞻基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压低声音道:“把高桥家和山本家都灭了,不就没有纠纷了?”


    凉亭里顿时一静。


    朱高煦瞪大眼睛,盯着朱瞻基许久,随即哈哈大笑:“好!大侄子,你这调解之法,真不赖!”然后压低声音,“大侄子,你跟二叔说实话,你……是不是巴不得他们各家族之间,打起来?”


    朱瞻基没有回答,而是给了朱高煦一个眼神。


    朱高煦默默点头:“好,好,好,你这是让二叔去日本当个‘活阎王’啊?”


    朱瞻基抿嘴一笑:“二叔言重了,这叫……以德服人。”他翘着二郎腿,悠哉游哉的继续往下说,“到时候,去日本的明军,就叫‘顺德卫’,顺天而行,以德服人嘛。”


    朱高煦听完朱瞻基的话,沉默了半晌,悠悠的开口:“大侄子,你真像老爷子年轻的时候。”然后压低声音,憋着笑,“跟老爷子一样的……一样的……”


    朱高煦虽然是个武夫,可毕竟也是天潢贵胄,有教养的皇家子弟,硬生生把没说出来的话咽回去了。


    虽然他平时也没少说脏话。


    不过朱瞻基猜想啊,朱高煦刚才没说出来的话,应该是“缺德”二字。


    突然,朱瞻基收敛笑容,拉长了音调:“哎呀,只是,二叔现在如此消沉,怕是明年身体还没养好,无法带兵远渡重洋,去调解倭岛纠纷啊……”


    朱高煦急了,一把拽住朱瞻基的胳膊:“哎哎哎!我可没说我去不了啊!这事儿我一定要去,谁也别跟我抢!不就是明年六月么?大侄子,自今日起,二叔好好将养身体,太医不让喝酒,我就不喝!太医不让吃肉,我就不吃!太医让我几时睡,我就几时睡!”他又上前一步,“大侄子,这事儿算二叔求你的,你可别逼二叔给你跪下啊!”


    朱瞻基顿时眉开眼笑:“好,二叔说话算话。”


    说完,朱瞻基朝着远处喊了一声:“去告诉王府外等候的人,就说太医可以进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