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应天不眠夜(一)

作品:《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鲁王府就在兖州城内,除非兖州城丢了!


    哦,你说兖州也丢了,那就合理了……


    不对!合理你马……


    兖州卫有五千六百人,白莲教那些乌合之众,他们怎么能打下兖州城来?


    单膝跪地的万贵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看了一眼暴怒的赵王朱高燧,支支吾吾回答:“王爷,兖州卫满编五千六百人,实际上只有两千多人……”


    朱高燧气极反笑:“吃空饷吃到这个程度了?五千多人的兖州卫,实际上就两千多人?好,好,非常好,就算他只有两千人……”朱高燧瞪大了眼睛,咬着牙,“哪怕只有两千人,兖州也不会丢!除非兖州卫集体叛变!”


    万贵一低头:“王爷英明!”


    朱高燧一愣:“啊?”然后看向旁边一直不出声的朱瞻基,“他什么意思呀?我怎么就英明了?”


    万贵不敢吱声,还是朱瞻基听出他的话外之音来,试探着问道:“兖州卫和白莲教里应外合,攻陷兖州?”


    朱瞻基似乎有点不敢相信。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明代的卫所制度,是以异地调戍为主,卫所士兵(军户)多从外地调遣,而非本地招募。


    比如,云南、贵州的卫所兵多来自江浙、湖广。


    福建、广东沿海卫所常有山东、河南的军户驻守。


    洪武时期,全国还有过多次大规模的军户迁移,比如将淮西兵分散至全国。


    唯一的例外是边塞卫所,因人口稀少或军事需要,会招募会招募部分本地少数民族(如土司兵)或流民充军,这叫“土军”或“达官军”。


    在这种背景下,兖州卫怎么会叛变?他们难道不怕在家乡的家人受到牵连么?


    朱瞻基看向于谦,显然是想从于谦那里得到答案。


    于谦皱着眉头:“殿下,兖州卫叛变确非寻常,臣以为此事……”


    “不必犹豫,直接说。”


    于谦略一沉吟,继续开口:“殿下,按制,卫所兵多为异地调戍,但兖州卫情况特殊。永乐初年裁撤鲁王府护卫时,许多旧部被编入兖州卫。这些人与鲁王府渊源极深,若鲁王府中操控,他们确有叛变的可能。”


    然后,于谦稍微停顿:“之前有村名林老三指认,鲁王府百户参与伏击百姓,到现在,兖州卫叛变,放任白莲教入城,臣以为,诸多事宜,皆与鲁王府脱不了干系。”


    “鲁王,朱肇煇……”朱瞻基低声念着这个名字。


    这就有点奇怪了,如果说鲁王是整件事情的背后黑手,那他干嘛让白莲教徒攻破自己的王府?


    朱瞻基看向万贵,“你先起来吧,告诉我,现在兖州情况如何了?”


    万贵站起身来,继续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卑职入兖州的时候,鲁王府已经被白莲教众攻破,兖州城内到处是白莲教徒。本地大户人家多被劫掠,死者伤者无数。卑职还悄悄去了一趟兖州衙门,发现朝廷派来的临时知府被斩首……”


    “不过,兖州卫里还是有一些忠于朝廷的士兵的,卑职带着其中一些人逃出兖州,这些人也跟着卑职一起回来了。”


    朱瞻基眼睛一亮:“人在哪儿?”


    万贵冲着门外大喊一声:“进来吧!”


    两个百户并肩走了进来,齐刷刷在朱瞻基面前跪下:“卑职参见皇太孙殿下!”


    又转个方向继续跪着:“参见赵王殿下!”


    朱瞻基点点头:“你们二人是兖州卫的人?”


    “正是!”


    朱瞻基双手抚掌:“好,你二人现居何职?”


    两人依次报出自己姓名。


    “卑职兖州卫百户,徐忠!”


    “卑职兖州卫百户,卢勇!”


    朱瞻基一抬手:“起来,回答我的问题。兖州卫到底是什么情况,兖州是怎么丢的?”


    ……


    兖州,鲁王府外。


    周汝海站在鲁王府大门外,看着鲁王府内的各种值钱东西被一件件搬出来。


    周汝海身边的兖州卫指挥使赵康低声问道:“兖州城内的富商大户,该杀的已经杀的差不多了。粮食,钱财,值钱的东西,也都搜刮的差不多了,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周汝海笑了笑:“你这边统计好了没有,这次来兖州的百姓,有多少人?”


    赵康略微思索:“从各县各村聚集起来的百姓,有数万人,其中半数以上已经加入咱们了。”


    “半数?呵呵,告诉剩下的百姓们,朝廷欲屠尽山东灾民,是死是活,让他们自己选。还有,你的兖州卫里,那些不肯归顺的人……”周汝海一边说,一边缓缓看向赵康。


    赵康冷笑一声:“放心,现在的兖州卫,只有我的人了。”


    “那就好,该杀的就杀,别心软,别出纰漏。”周汝海微微点点头,“朝廷的大军最早明天,最晚后天,肯定会来这里。凭咱们现在的实力,兖州是守不住的。马上把钱粮和值钱的物什运走,带不走的一把火烧掉。”


    ……


    八百里加急,把山东的消息送回了应天,此刻已是深夜。


    朱棣许久没这么生气过了。


    一个小小的税案,原本以为最多能挖出几个贪官来。


    谁曾想,呵呵,在小小的山东里边挖呀挖呀挖,挖出一个白莲教来!


    兖州卫叛变!


    兖州被白莲教攻占!


    鲁王府沦陷!


    鲁王朱肇煇下落不明!


    这一条接着一条的爆炸性的消息,让朱棣直接化身桌面清理大师,乾清宫书房的御案上所有茶杯、笔筒、文书、砚台、镇纸,全部一扫而空。


    朱高炽躲的远远的,一步不敢上前。


    毕竟这会儿朱瞻基可不在跟前啊,万一被老爷子一砚台给放倒了,那得多冤啊。


    “传旨!去那个兖州卫指挥使赵康的老家,把他的所有亲人全部下狱!有一个算一个,所有沾亲带故的,全部不许放过!”


    “再派人去查鲁王府长史周汝海的底细,查清楚之后,第一时间来回报朕!”


    “传旨中军都督府和兵部,让北直隶、南直隶、河南的卫所,在北直隶、南直隶、河南和山东交界处布防,不许让山东的这股白莲教余孽逃走一人!”


    “山东都指挥使是谁来着?对!告诉蓝祥,从现在开始,他的脑袋归朕了!想要回自己的脑袋,就让他拿白莲教徒的脑袋来换!他不是姓蓝么?问问他,知不知道洪武朝也有个姓蓝的人,知不知道那个姓蓝的人死的有多惨!”


    “山东布政使李庸……呵呵,名字真没叫错,真是庸才!在他的治下,山东发生了这么多事儿,他还有什么脸面在朕面前说冤枉?他现在人在何处?老大!朕在问你,李庸人在何处?”


    被暴怒的朱棣突然点名的朱高炽下意识一个哆嗦,然后战战兢兢往前走了几步:“皇上,李庸在诏狱,还没审完……”


    “不用审了!”朱棣大手一挥,“直接斩首,现在就砍,朕不想让他看到明天的太阳!他的家人流放琼州,永世不得离开琼州半步!”


    朱高炽倒吸一口凉气,此刻他也不敢为李庸说一句好话,只能默默点头:“遵旨,儿子明天就去传旨……”


    “现在就去!”朱棣猛的一拍桌子,瞪着朱高炽。


    朱高炽一个激灵:“好!儿子现在就去!”说完,朱高炽掉头就往外跑,步伐灵活,身姿矫健。


    朱高炽刚退出……


    不对,不严谨,换个词儿。


    夜色中,朱高炽刚“逃出”乾清宫,迎面撞上匆匆赶来的夏元吉。


    瞧见太子爷脸色煞白,夏元吉拢着袖子压低声音,指了指乾清宫方向:“太子爷,您给老臣个准话,老臣现在进去……合适么?”


    朱高炽喘着气,心有余悸的扶着胸口,然后看向夏元吉:“夏尚书,你得先告诉我,你找皇上干嘛去?”


    一般来说,朝臣去见皇上,太子爷拦着过问朝臣要干嘛,这可是大忌讳啊。可这会儿的夏元吉心知肚明,太子爷这完全是为了他夏元吉这把老骨头好。


    “呃……”夏元吉略微犹豫,“不是什么好事儿。”


    朱高炽瞳孔微缩:“走!马上走!别进去!听我的,千万别进去!进去就是个死!”


    夏元吉面露苦涩:“这么严重?”他的目光越过朱高炽庞大的身躯,看了一眼乾清宫,“……皇上生气这么大的气?”


    朱高炽苦笑着点头,又叹着气:“可不是么?夏尚书啊,你知道我现在要去干什么吗?”


    “老臣不知……”


    “嗨……”朱高炽摇着头,“我去趟诏狱,皇上刚下了口谕,要斩首山东布政使李庸。”然后,朱高炽压低声音,“现在就斩,都不用继续审了,皇上说了,不让李庸看见明儿个的太阳了!”


    夏元吉闻言一怔,喃喃自语:“皇上竟然如此震怒?”然后冲着朱高炽拱手,“太子爷,老臣谢您直言相告,那这事儿,老臣就来找您了,反正您是监国太子爷,这事儿找您也成。”


    朱高炽摆摆手:“天塌下来的事儿,也等明天吧!我得赶紧去趟诏狱!唉……皇上现在只杀李庸一人,李庸的家人全部流放琼州。可皇上这会儿还在气头上,要是一会儿更生气了,我怕皇上改主意,不光李庸得死,他的家人也得跟着一起死!”


    朱高炽撂下话就继续走,走了几步站住一回头:“夏尚书啊,您先回去,明儿个天亮以后下了早朝,您去御书房找我,我头一个接见!”


    ……


    忙活了大半夜,朱高炽终于回东宫休息了。


    一推自己寝殿的门儿,朱高炽瞧见太子妃还没睡,孙婉茹也在,婆媳俩正聊天呢。


    “太子爷回来了?”孙婉茹站起来迎接,等到朱高炽走近时,朝着朱高炽行礼。


    朱高炽点点头:“这么晚了,你还没有休息?”


    孙婉茹低声回答:“陪娘娘说说话,一会儿便走。”


    “嗯,好。常德如何了?”朱高炽问起了自己的小孙女。


    “已经睡了。”孙婉茹笑着回答,“明儿晚上,我抱着她来看您。”


    太子妃瞧见朱高炽脸色不是很好,也走上前,扶着朱高炽坐下,又让孙婉茹端来一杯茶。


    “忙到这会儿才回来,你也不怕熬坏了。”太子妃轻轻在朱高炽肩膀上揉着,然后从朱高炽手里取回喝完的空茶杯来,递给孙婉茹,“你回去休息吧,陪我聊了这么久,你也累坏了。”


    孙婉茹捧着茶杯,朝着太子妃行礼:“那我回去了,太子爷,娘娘,早些休息。”


    出了寝殿的门,孙婉茹刚打算走,听到寝殿内传出朱高炽的声音。


    “山东这盘棋,太乱了。”


    然后是太子妃的声音:“儿子已经去了山东了,老三也在山东,你们老朱家,除了老爷子没去,还有一个还在养伤的老二没去。下一步,难道要把你也派到山东去?”


    朱高炽似乎沉默了许久,然后才回答道:“这次老三去山东,原本是去杀人的。后来,儿子也去了山东,可儿子是去专门杀官儿的。山东的乱子,从来就不是百姓的问题。百姓为何造反?因为百姓活不下去了。为何活不下去?因为官府的赋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可这些赋税,朝廷早就免了,但老百姓又不知道,还在卖儿卖女去交钱交粮,怎么能不反呢?”


    太子妃叹息道:“所以,老三去山东,杀的是那些直接欺压百姓的爪牙。而咱们儿子要对付的,是那些在背后操控一切的‘官’。我这么说对么?”


    “正是。”朱高炽揉了揉眉心,“老三去山东时,白莲教还没冒头,他的任务原本是查税案、抓贪官。可如今局势变了,白莲教裹挟百姓攻城略地,兖州都丢了,鲁王下落不明。这会儿,老三不得不杀人平叛。但光靠杀人,平不了山东的乱。哎?对了,我记着,婉茹那孩子也是山东人?哪个府,哪个县来着?”


    孙婉茹突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下意识往远走了几步。随即,她意识到现在并没有人发现自己,便壮着胆子重新往朱高炽寝殿的方向挪动了几步,依稀能听到寝殿内的声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