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想撂挑子的朱高煦

作品:《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燕安行宫。”


    且不说这名字起的如何吧,是不是符合“礼制”,咱就单说这字儿,朱瞻基怎么看,都觉得这字儿眼熟啊。


    这不是老爷子的笔迹,倒像是老和尚的字迹。


    陪朱瞻基一起来的朱高煦看出大侄子的疑虑,毕竟姚广孝也是朱瞻基的老师之一,和他们兄弟几个人也相识多年了。


    “老爷子从姚少师以前写的字儿里翻出来这四个字儿,然后拼在一起,找人做的这个牌匾。”朱高煦略带感叹,“不仅如此,你爷爷还在这燕安行宫里边儿,专门仿照老和尚活着那会儿住的厢房,改了一间一模一样的房间。”


    朱瞻基点了点头:“爷爷和姚少师相识多年,亦师亦友。如果姚少师还在,估计爷爷会搬到姚少师的寺里同住。”


    朱高煦没吱声,算是默认了朱瞻基的说法,然后陪着朱瞻基一直往里走。


    “我这大侄孙快一岁了吧。”朱高煦突然开口,眼睛盯着被朱瞻基抱在怀里的朱祁钧。


    “嗯。”朱瞻基把怀中的朱祁钧往上抱了抱,“再过几天就是这孩子周岁诞辰了。”停顿片刻,朱瞻基突然反应过来,“是不是该抓周了?”


    朱高煦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这爹当的,真够可以的,那肯定要抓周的啊!这抓周可是很重要的。大侄子,你当年抓周的时候,老爷子原本还在燕山练兵。为了参加你的抓周仪式,老爷子专门跑回燕王府来,等你抓完周,老爷子连夜就回燕山大营了。”


    朱瞻基点点头。


    “怎么,你可千万别跟二叔说你还记得这事儿啊!”朱高煦咧着嘴笑,“你那会儿才一岁,肯定不记事儿。”


    巧了,我还真记得,好歹也是穿越人士,从出生开始所有的记忆都有。


    我还记得当年爷爷给我起名字的时候,说“这孩子就叫朱瞻基吧”,然后汉王爷说了一句“朱瞻鸡巴”是什么破名字,然后给爷爷揍的嗷嗷叫。


    “我怎么不记得?”于是朱瞻基停下脚步,站在原地,“二叔,我记得可清楚了。当时啊,我一把就抓住了爷爷的佩刀,还把他的帅印给拽下来了,对不对?”


    朱高煦猛地瞪大眼睛:“嘶……你……你这……你这记性也忒好了些吧!一岁的事情还记得?”


    “当然了,我记性就是好。”朱瞻基满不在乎的说,然后抱着朱祁钧继续往里边走,边走边说,“当时我抓住了爷爷的佩刀,把你吓坏了,怕我伤着自己,所以你想赶紧过来把刀拿走,结果被爷爷一个眼神瞪在原地不敢动。”


    朱高煦愣了许久,像是在琢磨事儿,然后突然毫无征兆的笑了起来,而且笑声一声比一声亮。


    “二叔,你笑什么?”朱瞻基不禁问道。


    “没什么。”朱高煦摆摆手,然后长叹一声,“大侄子,你确实是咱们朱家的救星。当年你出生,老爷子才决定要造反。如果不是你,估计我一家人早就死在建文那个小王八蛋手里了。”


    然后,朱高煦看着朱瞻基怀里的朱祁钧:“你这儿子,也一定像你一样优秀。你是咱们朱家的救星,你儿子是咱们朱家的未来,是咱们朱家的希望。”


    说话间功夫,俩人已经穿过前院,走到燕安行宫后院部分了。


    这燕安行宫本身就是按照亲王府的规制建的,也分前殿区域和后寝区域。老爷子现在就住在后院,后院里还专门开垦出一块土地来,种上一些花花草草什么的。


    “爷爷倒是有这闲情逸致。”朱瞻基看着那些花花草草的,然后在土地边缘看到一个蹲着的老头,穿着粗布衣服,裤腿卷到膝盖以下,脚上的布鞋沾满了泥。


    这是爷爷?


    朱棣此刻皱着眉头,蹲在那里盯着土地里的花花草草的,嘴里还嘟嘟囔囔的:“他娘的,这些个东西真难伺候,比打仗还费劲!”


    朱瞻基忍俊不禁,故意咳嗽了一声:“爷爷,您这是跟这些花花草草较上劲了?”


    朱棣回头看了一眼:“呦,来了?”然后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泥土,三步并作两步朝着朱瞻基和朱高煦走过来,伸手就要抱朱祁钧,“我的小心肝啊!来,让老祖抱抱!”


    朱瞻基笑着将孩子递过去,朱棣小心翼翼的接过来。


    整个过程,朱棣的目光全在朱祁钧身上。


    “爷爷,之前答应您的,每个月让祁钧陪您住十天。正好,十天后是祁钧周岁,该抓周了。”朱瞻基笑着说道。


    “嗯,马上就一岁了。”朱棣逗着怀中的朱祁钧,“抓周是咱们朱家人的家事儿,就别大张旗鼓的办了,也别在宫里办了,就在我这里。到时候,你跟你爹,你娘,还有你媳妇,都来我这里。”


    朱瞻基点头应下:“都听爷爷的安排。”


    “行了,孩子送到了,你回去吧。”朱棣这就开始撵人走了。


    朱瞻基一时无语:“爷爷,我都好几天没见着您了,刚来您就要撵我走啊?”


    朱棣一抬眼:“怎么?来蹭饭?呵呵,你小子现在是太子爷,还缺这么一顿饭不成?”然后抛开朱瞻基,直接对跟在朱瞻基身后的王恩吩咐道,“你去找王彦,安排小殿下的乳母住下。”


    朱祁钧要陪老爷子住,那他的乳母肯定也得住在老爷子这里。


    然后,朱棣又看向朱瞻基:“大孙啊,不是爷爷不留你吃饭。你看啊,你二叔也在,爷爷要留你,就的留你二叔一起吃饭。你三叔就住在隔壁,爷爷都把你和你二叔留下来了,不派人去叫你三叔来,也不合适。你三叔还没好利索,让他安心在家休养就是了,对不对?”


    “再退一步来说,就算把你三叔叫来,你看,你二叔,你三叔,还有你,你们仨都在,不叫你爹来也不合适,对吧?所以……”


    朱瞻基忍不住笑了,老爷子这歪理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分明就是嫌人多闹腾。


    潜台词就是“老子搬出宫来就是为了图个清静,哪能给你们打扰老子的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您要图清静,干嘛非要和二叔三叔做邻居呢?


    “还不走?”朱棣瞥了一眼朱瞻基,“宫里事儿多着呢,你赶紧回去帮你爹处理政务去。”


    得,老爷子逐客令都已经下了,朱瞻基也没辙。


    “孙儿明白,这就告退。十天以后,孙儿和爹娘一起,来给祁钧抓周。”


    朱棣“嗯”了一声:“去吧,抓周的事儿我来安排,你和你爹都不用操心。”


    朱瞻基告退,走了几步,一回头,发现朱高煦还在。


    “二叔?”朱瞻基开口道,“不一起走?”


    朱高煦挠了挠头:“你先回去,我跟你爷爷说几句话。”


    ……


    朱棣给自己在燕安行宫里的寝宫起了个名儿,叫妙云居。


    反正不在宫里,他爱起什么名都没人管,他就是起名叫“退休快乐老头的秘密小屋”都行。


    朱祁钧已经被乳母抱去喂奶了,妙云居里,朱棣就穿着刚才干活的那一身粗布衣服,不过是进门的时候换了一双鞋,免得把那些泥点子带进屋子里来。


    “你把你大侄子支走,是有啥想跟爹说的。”朱棣一屁股坐在床边的木榻边儿上,盘着腿,盯着朱高煦。


    朱高煦扭捏的笑了笑:“爹,还是您了解我。”


    “哼,你那点心思。”朱棣哼了一声,“说吧,什么事儿。”


    朱高煦在朱棣面前跪下:“爹,儿子过段时间就要回倭国去了,那边儿的军队离不开儿子。”


    朱棣点点头:“嗯,我知道,你侄孙抓完周你再走。”


    朱高煦犹豫片刻:“爹,儿子想……等把倭国的事儿安顿下来了,那边儿不在需要儿子的时候,儿子就回到您身边,什么事儿也不管了,就当个闲散王爷,陪您种种地,下下棋,养鸟,喝茶,干什么都成。”


    朱棣盯着朱高煦看了好久,确认朱高煦不是在开玩笑。


    “想撂挑子?”朱棣冷笑一声,“这事儿你跟我说没用,我现在不是皇上。”然后叹了口气,“再说了,老二,你还年轻,干嘛陪我这个老头子虚度光阴啊?你还有大把的事情能做呢。”


    “爹,儿子……”朱高煦一个停顿,然后磕头,“爹,儿子是真心的。”


    朱棣沉默不语,许久之后,长叹一口气,弯腰向前探,伸手在朱高煦肩上拍了拍:“好孩子,爹知道你的意思,但爹不能答应你。”


    “爹……”


    “老二。”朱棣抬手打断朱高煦的话,“爹年龄大了,想偷懒,但爹也不能把所有事儿都扔到你大哥头上。他虽然有你大侄子帮衬着,可你大哥也离不开你和老三啊。”说到这儿,朱棣又叹了一口气,“你们三兄弟,那是多好的兄弟啊,爹都在看在眼里。好孩子,你就当为爹,为了你大哥,甚至为了你大侄子,再辛苦几年,成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