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217
作品:《大明洪武:大嫂常氏,老婆徐妙云》 他将奏报递给身旁的太监,太监立刻将其传递给下方的重臣传阅。
一时间,朝堂之上响起一片倒吸凉气之声和压抑的议论声。
消息迅速在百官中扩散开来。
很快,朱元璋冷冽的声音再次响起:“都看完了?说说吧,对此事,作何看法?”
话音刚落,武将队列中,以魏国公徐达为首,一众淮西勋贵立刻爆发出强烈的请战之声。
“陛下!明升逆贼,猖狂至极!臣请旨,愿率大军,踏平巴蜀,擒此獠于阶下!”徐达率先出列,声如洪钟,带着百战老将的自信和杀气。
“臣附议!打!必须打!区区蜀地,妄图螳臂当车,不知死活!”
“陛下,末将愿为先锋!”
“臣请战!”
武将们群情激昂,战意澎湃,他们渴望军功,更不容许任何挑战大明权威的存在。
文官队列则相对安静一些。自从李善长被罢官,胡惟庸被诛九族后,文官集团一时有些群龙无首,如今隐隐以诚意伯刘伯温为首。
无数道目光投向了那位始终闭目养神、如同老僧入定般的青衫老者。
朱元璋的目光也落在了刘伯温身上:“伯温,你以为如何?”
刘伯温缓缓睁开眼,出列躬身,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回陛下,老臣以为,魏国公所言极是。四川,乃天府之国,战略要冲,绝不可长久置于化外,明升既露反意,朝廷便不可再姑息养奸。此战,必打。且,必须速战速决,一战而定,方能震慑四方不臣之心。”
他的分析冷静而透彻,直接点明了问题的核心和战略目标。
“好!”朱元璋猛地一拍御案,霍然起身,目光灼灼,“徐达听旨!”
“臣在!”徐达踏前一步,单膝跪地。
“朕命你为征西大将军,总揽平蜀军政事务!给朕把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明升小儿,押回应天!”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徐达沉声应道,声音铿锵有力。
“蓝玉、傅友德、廖永忠……”朱元璋一连点了数员猛将的名字,“尔等为副将,随征西大将军出征,务必奋勇杀敌,扬我大明国威!”
“末将领旨!”被点到的将领纷纷出列跪倒,脸上洋溢着兴奋的战意。
安排完主要将领,朱元璋的目光忽然转向了亲王队列,落在了自始至终沉默不语的朱棡身上。所有人的目光也随之聚焦过去。
“晋王,朱棡。”朱元璋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朱棡心中一动,面上沉静,出列躬身:“儿臣在。”
“此次南征,你也去,在你岳父麾下,好好学,好好看!多看,多听,少说话!把你那点本事,用在正道上,给朕拿出点皇子亲王的样子来!”朱元璋的话语带着一贯的严厉和训诫的味道。
朱棡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躬身领命:“儿臣遵旨!定当追随大将军,用心学习,恪尽职守,不敢有负父皇期望!”
他不需要这份战功来增添筹码,但他迫切需要实战来锤炼自己的统帅能力,验证自己所学的兵法和武艺。
系统赋予的99统帅值终究是纸上谈兵,真正的战场,才是最好的试金石。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朝会又议了些粮草辎重、后方调度等具体事宜,便宣告结束。
百官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依次退出奉天殿。
朱棡刚走出大殿,还没下台阶,一名小太监便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拦在他面前,低声道:“晋王殿下留步,陛下有口谕,请殿下散朝后,即刻前往坤宁宫觐见皇后娘娘,陛下稍后亦会前往。”
朱棡脚步一顿,心中了然。这是出征前的家庭嘱咐时间了。他点点头:“带路吧。”
坤宁宫内,气氛与朝堂上的肃杀截然不同,却同样凝重。
马皇后早已得知了消息,正坐立不安地在殿中等待着。
一见朱棡进来,也顾不上什么礼仪,立刻上前拉住他的手,上下打量着,眼圈微微有些发红:“棡儿……怎么……怎么突然就要去打仗了?四川山高路远,听说那里瘴气重,蛮夷也多,你……你可千万要小心啊!”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去凶险未卜的战场,马皇后虽然贤明,但首先是一位母亲。
“母后放心,儿臣是随岳父大军同行,并非孤军深入,不会有事的。”朱棡心中微暖,反手轻轻握住母亲有些冰凉的手,温声安慰道,“岳父用兵如神,儿臣只是去学习历练,不会贸然涉险。”
“刀剑无眼,流矢可不认你是不是王爷!”
马皇后嗔怪道,眼泪终究还是没忍住掉了下来,“一定要听你岳父的话,不可逞强!要多带些护卫,衣食住行都要注意……玉儿,快去把我准备的那些药材、金疮药都给棡儿带上……”
一旁的玉儿连忙应声去准备。
正说着,朱元璋也迈步走了进来。
他看到马皇后垂泪的模样,眉头皱了皱,但语气还算平和:“哭什么?男儿志在四方,尤其是天家子弟,更需经历磨炼!老是养在深宫里,能成什么大器?”
他看向朱棡,目光严肃:“老三,刚才在朝堂上说的话,你都记住了。这次让你去,不是让你去抢功的,是让你去学本事的!
多看徐达如何调兵遣将,如何安营扎寨,如何临机决断!你将来就藩太原,面对的不是塞外的蒙古铁骑就是境内的豪强士族,没点真本事,镇不住场面!别整天琢磨些有的没的,把心思用在正道上!”
“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朱棡恭敬应道,态度无可挑剔。
朱元璋又交代了几句诸如“不可堕了皇家威严”、“与将领们和睦相处”之类的场面话,便摆摆手让朱棡退下了。
马皇后又是一番千叮万嘱,直到朱棡再三保证会平安归来,才依依不舍地放他离开。
走出坤宁宫,朱棡轻轻吁了口气。面对父母的关怀和期望,他心中并非毫无波澜,但那颗渴望力量、渴望证明自我的心,更加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