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山茶花开十二瓣

作品:《大明洪武:大嫂常氏,老婆徐妙云

    几株野梅从石缝里斜伸出来,花苞上还顶着雪粒。朱棡刚要攀岩去折,衣袖却被拽住。徐妙云解下腰间汗巾系在他腕上:“我阿娘说...折梅要系红绳才吉利。“


    汗巾是茜草染的,褪色成了浅粉,衬着他腕上的旧疤格外分明。


    朱棡折回最艳的那枝插在她鬓边,忽然发现小丫头已经长得能碰到他下巴了。


    回程时遇到山民赶着羊群,头羊脖子上的铜铃叮叮当当。徐妙云蹦跳着去摸小羊羔,斗篷被风吹得像朵绽开的山茶。


    上元节的集市比平日热闹十倍。


    朱棡给徐妙云买了盏兔子灯,小丫头非要自己也试试做灯笼。


    竹篾扎破了手指,她偷偷把血珠抹在灯罩上,画成朵小小的梅花。


    “王爷猜谜吗?“卖灯老叟指着最高处那盏走马灯,“猜中了白送。“


    灯上写着:“日落香残,洗却凡心一点——打一字。“


    徐妙云咬着糖葫芦苦思冥想,朱棡却望着灯上转动的剪影出神——那上面雕着应天城的轮廓,连玄武湖的游船都栩栩如生。


    “是''秃''字。“他突然说。


    老叟大笑取下灯笼:“王爷好学问!“


    回府路上,徐妙云非要自己提走马灯。


    绢纱映出的光影流转在她脸上,忽明忽暗像扬遥远的梦。


    朱棡突然握住她提灯的手:“三月十八是个好日子。“


    灯灯笼落地的声响惊醒了徐妙云,她仰头望着朱棡,走马灯的光影在她眸中流转:“三月十八...是、是什么日子?“


    朱棡弯腰拾起灯笼,指尖拂过灯罩上那朵血梅:“你说呢?“


    小丫头突然抢过灯笼就跑,红斗篷在石板路上翻飞如蝶。


    朱棡不紧不慢地跟着,直到她气喘吁吁地停在府门前的石狮旁。


    “我...我还没及笄呢...“她抱着灯笼小声嘟囔,发间那枝野梅不知何时歪到了耳后。


    朱棡伸手替她扶正梅花:“我娘来信问,要不要送凤冠来。“


    “啊?“徐妙云手一抖,灯笼又差点落地,“娘、娘娘知道了?“


    “你当柳如烟每月往应天寄的信是白写的?“朱棡轻笑,忽然从袖中取出个锦盒,“伸手。“


    小丫头乖乖摊开掌心,一枚鎏金缠丝镯滑入腕间,镯子内侧刻着极小的字——“癸酉年三月十八“。


    嫁衣风波


    裁缝铺里,徐妙云对着满架红绸犯了难:“这个太艳...这个又太暗...“


    老板娘笑着捧出匹霞光锦:“小娘子试试这个?日光下能变三种颜色呢。“


    朱棡坐在一旁喝茶,看着小丫头被布料围得团团转,忽然开口:“要不要绣金凤?“


    “不要!“徐妙云头摇得像拨浪鼓,“绣山茶花就好...“她突然红了脸。


    老板娘抿嘴直笑:“王爷您瞧,小娘子心里门儿清呢。“


    窗外传来货郎叫卖芝麻糖的吆喝,徐妙云扒着窗框张望,朱棡已经起身买了最大的一块回来。


    “先垫垫。“他把糖塞进她手里,“挑完料子带你去吃菌子锅。“


    小丫头啃着糖含糊道:“上次吃完菌子看见小人跳舞...“


    “那是你偷喝苞谷酒。“


    聘雁惊鸿


    春水初涨的溪边,朱棡弯弓搭箭瞄准空中雁阵,徐妙云拽他袖角:“非要射大雁吗?养两只白鹅代替不行么?“


    箭矢破空而出,擦着头雁的羽梢掠过。受惊的雁群变换阵型,竟排成个歪歪扭扭的“人“字。


    “看。“朱棡收弓,“这样更吉利。“


    回程时遇到苗家姑娘在采荇菜,见了他俩便唱起山歌:“三月山茶红满坡哟——郎君采来送哪个?“


    徐妙云羞得往朱棡身后躲,却听身后传来清越的和声:“采来送给眼前人——“竟是朱棡在接歌。


    苗女们笑作一团,岸边柳絮被惊得纷纷扬扬,落了两人满头满身。


    柳如烟捧着个雕花木匣进屋时,徐妙云正在试戴耳珰。


    “姑娘看看这个。“柳如烟打开匣子,里头躺着对翡翠手钏,“当年常姑娘及笄时,王爷亲手雕的...“


    小丫头触电似的缩回手:“那、那不能要...“


    “收着吧。“朱棡不知何时站在门边,“清韵若在,定会亲手给你戴上。“


    徐妙云眼眶突然红了,抓起手钏就往外跑,在回廊下撞翻了和珅捧着的礼单。


    “姑娘这是?“和珅手忙脚乱捡纸张。


    “我去给常姐姐上香!“小丫头的声音远远飘来,“告诉她...告诉她...“


    朱棡弯腰拾起张飘落的礼单,上面工整写着:“聘礼第三十六项——滇南春茶十二担,取''月月红''之意。“


    三月十八的晨光穿透山茶花枝,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徐妙云穿着霞光锦嫁衣坐在镜前,看柳如烟为她绾发。


    “紧张?“柳如烟感觉到她在发抖。


    小丫头摇头,却碰歪了刚簪上的珍珠步摇:“我、我在想棹哥哥现在穿什么...“


    前院突然传来喧哗,接着是朱棡难得拔高的声音:“不行!“


    徐妙云拎着裙摆跑到窗边,只见朱棡被寨民们围着灌酒,大红喜服上沾着花瓣。有人起哄要新郎官唱曲,他竟真清了清嗓子——


    “山茶花开十二瓣——“


    歌声戛然而止,因为新娘子翻窗跳了下来。红盖头被风吹落,露出徐妙云笑得发亮的脸:“我听见啦!跑调!“


    朱棡大步走来将她打横抱起,在众人的哄笑中往喜堂走。小丫头揪着他衣领小声问:“刚唱到第几句了?“


    “不重要。“朱棡低头蹭了蹭她鼻尖,“往后有的是日子慢慢唱。“


    山风掠过廊下悬挂的锦幡,将“永结同心“四个字吹得轻轻摇晃。远处茶山上,新采的春芽正在竹匾里静静舒展。


    笼“咚“地撞在石桥上,惊起了栖息的水鸟。


    晨露还挂在茶树枝头时,朱棡已经练完三套剑法。徐妙云抱着竹筒蹲在廊下漱口,见他收势就蹦跳着过来:“朱棡哥哥,娘来信说给我们带了金陵的盐水鸭!“


    “馋猫。“朱棡用剑鞘轻点她额头,“昨日才说想吃菌子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