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锋芒初露的朱棡
作品:《大明洪武:大嫂常氏,老婆徐妙云》 殿外,夜风卷着细雨,朱棡大步走出宫门,赤电马早已候在阶下。柳如烟撑伞迎上,低声道:“殿下,都准备好了。“
朱棡翻身上马,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望向坤宁宫的方向。
——母后,儿臣此去,必为您斩尽魑魅。
东宫寝殿内,吕氏倚在窗边,指尖轻轻拨弄着案上的烛芯。火光忽明忽暗,映得她眸中神色晦暗不明。
“娘娘。“春桃小心翼翼地走近,“太子殿下回来了。“
吕氏唇角微勾:“醉了吗?“
“醉得厉害……“
“那便好。“她拢了拢衣襟,起身走向内室。
朱标瘫坐在太师椅上,冠冕歪斜,衣襟上沾满酒渍。见吕氏进来,他勉强抬头,眼中血丝密布:“爱妃……“
吕氏柔声道:“殿下怎么饮这么多酒?“
朱标苦笑:“老三……老三又要立功了……“
吕氏眸光微闪,执壶为他斟了杯醒酒茶:“晋王殿下勇武,自是该为父皇分忧。“
“勇武?“朱标突然拍案,“他那是僭越!“茶盏翻倒,褐色的茶汤泼在吕氏袖口,她却连眉都没皱一下。
“殿下息怒。“她轻轻握住朱标的手,“您才是储君。“
朱标怔怔地望着她,忽然一把将她拉入怀中:“爱妃,只有你懂我……“
吕氏顺从地靠在他胸前,眼中却一片冰冷。
——废物。
五日后,太原城。
朱棡立于城楼,望着远处连绵的北元军营。寒风卷着细雪扑在脸上,他却浑然不觉。
“殿下。“和珅快步走来,“探马来报,王保保亲率三万铁骑,已至三十里外。“
朱棡眯起眼:“粮仓情况如何?“
“中毒的守军半数已醒,但浑身乏力,半月内无法作战。“和珅低声道,“臣查验过,是漠北特有的狼毒草。“
朱棡冷笑:“果然是他。“
正说着,城下忽然传来一阵骚动。朱棡俯身望去,只见一队骑兵飞驰而来,当先一人玄甲红袍,正是徐达副将蓝玉。
“晋王殿下!“蓝玉在马上抱拳,“大将军命末将前来助阵!“
朱棡微微颔首:“蓝将军辛苦。“
蓝玉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牙齿:“王保保那厮狡猾得很,殿下可要当心。“
朱棡不语,只是望向北方。天边乌云压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战。
当夜,太原府衙。
朱棡正在查看城防图,忽听门外亲卫急报:“殿下,抓到一个奸细!“
“带进来。“
两名魏武卒押着个商贾打扮的男子进来。那人一见朱棡就跪地哭嚎:“殿下饶命!小人是正经生意人啊!“
朱棡缓步走近,突然伸手扯开他衣领——锁骨处赫然纹着个狼头刺青。
“北元死士。“朱棡冷声道,“拖下去,撬开他的嘴。“
惨叫声很快从地牢传来。不到半个时辰,柳如烟匆匆入内:“殿下,他招了。“她递上一张血书,“王保保计划三日后夜袭东门。“
朱棡扫了一眼,忽然冷笑:“假的。“
柳如烟愕然:“何以见得?“
“王保保用兵,向来声东击西。“朱棡指尖点向城防图西门,“这里才是他的目标。“
仿佛印证他的判断,城外突然响起号角声。亲卫狂奔进来:“报——北元骑兵偷袭西门!“
朱棡抄起佩剑:“传令,按计划行事。“
西门城楼上,箭如雨下。
朱棡挽弓搭箭,一箭射穿百步外北元旗手的咽喉。身旁的魏武卒不断倒下,鲜血染红了雉堞。
“殿下!“蓝玉满脸是血地冲过来,“顶不住了!“
朱棡拔剑出鞘:“开城门。“
蓝玉瞪大眼:“什么?“
“我说,“朱棡翻身上马,“开城门!“
沉重的城门缓缓开启。北元骑兵见状大喜,呼喝着冲杀进来。谁知刚入瓮城,四周突然火把大亮——埋伏在两侧的魏武卒万箭齐发!
朱棡一夹马腹,赤电马如离弦之箭冲出。他手中长剑如龙,所过之处血浪翻腾。
混战中,他忽然瞥见敌阵后方一抹熟悉的身影——王保保!
两人目光隔空相撞,俱是杀意凛然。
“朱棡!“王保保大笑,“来日再战!“说罢竟调转马头,率亲卫突围而去。
朱棡正要追击,忽听城头鸣金声急。他勒马回望,只见太原城东火光冲天——
中计了!
十日后,应天城外。
朱棡率军凯旋,却见城门紧闭,城楼上禁军张弓搭箭。
“晋王殿下。“守将高喊,“皇上有旨,命您即刻入宫觐见!“
朱棡眯起眼:“为何闭城?“
守将面露难色:“这……“
正僵持间,城门忽然洞开。朱棣单骑而出,脸色凝重:“三哥,出事了。“
“何事?“
朱棣压低声音:“太原粮仓被焚当日,有人向父皇密报……说是你勾结王保保,自导自演这出戏。“
朱棡瞳孔骤缩:“谁?“
朱棣苦笑:“你猜。“
远处,东宫的檐角在夕阳下泛着冷光。朱棡握紧缰绳,指节发白。
——吕氏!
应天城下,秋风卷着枯叶扫过朱棡的战靴。他仰头望着城楼上森冷的箭镞,忽而冷笑一声:“老四,父皇现在何处?“
朱棣策马靠近,声音压得极低:“武英殿。吕本、李善长都在。“
朱棡眸色一沉。吕本是吕氏之父,李善长虽被重新启用,但向来与晋王府不睦。这两人同时出现在御前,绝非巧合。
“开城门。“他缓缓抬手,身后亲卫立即捧上一个檀木匣子,“将此物呈予父皇,就说——儿臣请罪。“
守将迟疑地接过木匣,刚掀开一条缝就骇然变色——匣中赫然是王保保的帅旗!
武英殿内,朱元璋高坐龙椅,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扶手。吕本正在慷慨陈词:“晋王擅调边军,私开官仓,此乃大忌!“
“吕大人此言差矣。“李善长慢条斯理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朱标站在丹墀下,眼角余光不断瞥向殿外。当宦官捧着檀木匣进来时,他明显松了口气。
“陛下,晋王献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