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善解人意徐妙云
作品:《大明洪武:大嫂常氏,老婆徐妙云》 常清韵低头看她,八岁的女孩眼中闪烁着超越年龄的智慧:“妙云,你...“
“我知道你们的事。“徐妙云握紧她的手,“我帮你们。“
未时·坤宁宫偏殿
马皇后靠在软榻上,脸色有些疲惫。常清韵跪坐在一旁,正为她按揉太阳穴。
“清韵啊。“马皇后突然开口,“你觉得棡儿今日送的如意如何?“
常清韵手上动作不停:“殿下孝心可鉴,那玉纹确实神奇。“
“是啊...“马皇后轻叹,“那孩子,总是知道本宫喜欢什么。“她睁开眼,直视常清韵,“就像他知道你喜欢海棠一样。“
常清韵的手僵住了。马皇后拍拍她的手背:“别怕,本宫都明白。“她咳嗽了几声,“说起来,本宫这病...“
“娘娘!“常清韵突然跪下,“臣女斗胆...臣女想起叔父生前曾提过,太原有位姓白的老大夫,专治肺疾...“
马皇后眸光一闪:“哦?“
“晋王殿下在太原多年,或许...“常清韵声音越来越小,额头抵着地面。
殿内一时寂静。良久,马皇后轻声道:“起来吧。“她扶起常清韵,“本宫知道了。“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喧哗声。朱元璋洪亮的声音由远及近:“皇后!有个好消息!“
马皇后和常清韵连忙起身相迎。朱元璋大步走进来,身后跟着朱棡和朱棣。
“皇上?“
“老大说,太原有个神医,能治你的咳嗽!“朱元璋难得地情绪外露,“朕已经下旨,让棡儿护送你去太原诊治!“
朱棡上前一步:“儿臣定当尽心。“
马皇后看了看朱棡,又看了看常清韵,突然笑了:“那...能否让清韵陪本宫同去?有个贴心的丫头在身边,总归方便些。“
朱元璋不疑有他:“准了!“
朱标站在殿门外,脸色阴晴不定。
他刚想开口,徐妙云突然从旁边窜出来:“爹!我也要去!“
“胡闹!“朱元璋皱眉,但眼神已经软了,“你年纪小...“
“妙云可以照顾我。“马皇后柔声道,“再说,有棡儿在,不会有事。“
朱标终于忍不住:“父皇,儿臣觉得...“
“就这么定了。“朱元璋一锤定音,“三日后启程。“
朱棡低头领命,目光与常清韵短暂相接。那双眼睛里,有她读得懂的承诺。
五月初十·魏国公府
徐妙云跪坐在书案前,正在誊抄《女诫》。晨光透过窗纱,在她稚嫩却沉稳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丫鬟轻手轻脚地进来,放下一盏温热的杏仁茶。
“小姐,晋王府送来些路上用的物件。“
徐妙云放下毛笔,接过清单细细查看:防风斗篷、暖手炉、药囊...每一样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她的指尖在“蜜饯两盒“上顿了顿——这是特意为她准备的。
“棡哥哥总是想得周到。“她轻声道,眼中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复杂神色。
丫鬟犹豫道:“小姐真要随驾去太原?这一路舟车劳顿...“
“娘身子不好,我得陪着。“徐妙云将清单折好收进袖中,“去把我那件狐裘找出来,路上给娘披着。“
同日·常府后院
常清韵正在检查行装,小翠慌慌张张跑进来:“小姐!太子殿下来了!“
她手一抖,正在收拾的医书散落一地。还未及反应,朱标已经迈步进了闺房。太子今日未着朝服,一袭月白常服衬得他愈发清俊,只是眼中带着常清韵读不懂的深意。
“殿下...“她匆忙行礼,发间的银簪滑落一缕。
朱标弯腰拾起那本《伤寒杂病论》,指尖在书页上轻轻摩挲:“清韵何时对医术这般上心了?“
“娘娘凤体违和,臣女想着...“
“想着借机与三弟双宿双飞?“朱标突然打断她,声音依然温和,却让常清韵如坠冰窟。
她猛地抬头,正对上太子深不见底的眼睛:“殿下何出此言?臣女只是...“
“不必解释。“朱标将书放回案上,从袖中取出个锦盒,“孤来是送你这个。“
盒中是枚赤金手镯,雕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常清韵没有接,只是垂首道:“如此贵重之物,臣女不敢受。“
朱标轻笑一声,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常清韵惊得后退半步,却被他牢牢扣住:“清韵,你以为去太原就能逃开这桩婚事?“他声音压得极低,“别忘了,你叔父的旧部还在五军都督府。“
常清韵脸色煞白,腕骨被捏得生疼。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徐妙云清脆的声音:
“常姐姐!娘娘让我来问你...“
朱标瞬间松开手,转身时已恢复温润如玉的模样:“妙云来了?“
徐妙云站在门口,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转,随即笑吟吟地跑过来拉住常清韵的手:“常姐姐,娘娘让你去试新裁的衣裳呢!“她仰头看向朱标,天真无邪地问,“太子哥哥也要一起去吗?“
朱标眯了眯眼:“不了,孤还有政务。“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常清韵一眼,“来日方长。“
待太子走远,徐妙云立刻关上房门,小手握住常清韵冰凉的手指:“常姐姐别怕,棡哥哥都安排好了。“
常清韵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抖得厉害:“妙云,你...“
“我知道。“八岁的女孩眼中闪烁着超越年龄的智慧,“太子用常家旧部要挟你,是不是?“
常清韵惊愕地看着她。徐妙云从荷包里掏出块令牌:“爹爹给了我这个,说路上若有急事,可凭此令调动沿途卫所。“她将令牌塞进常清韵手中,“常姐姐收好。“
令牌沉甸甸的,上面刻着“魏国公令“四个大字。常清韵眼眶发热,将小女孩搂入怀中:“谢谢你,妙云。“
“我们是一家人呀。“徐妙云靠在她肩头轻声道,“棡哥哥说的。“
五月十二·启程前夜
朱棡独自站在晋王府的庭院里,望着满天星斗。赵虎匆匆走来:“殿下,燕王密信。“
信很短:“三哥放心,五军都督府那边已打点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