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太原的银子姓和
作品:《大明洪武:大嫂常氏,老婆徐妙云》 韩铎一挥手,两名锦衣卫上前,一左一右架住朱樉。
“殿下,请回府。”
朱樉挣扎怒吼,却无济于事,最终被强行押回秦王府。
远处,朱棡和朱棣站在街角,默默看着这一幕。
朱棣憋着笑,低声道:“三哥,你安排的?”
朱棡淡淡道:“我只是让人‘提醒’了父皇,二哥今日会违令出府。”
朱棣哈哈大笑:“活该!”
朱棡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转身道:“走吧,回去练箭。”
【下次刷新:3天】
太原府·和珅的财路
夕阳的余晖洒在太原府的青砖黛瓦上,街道两旁的商铺陆续挂起灯笼,夜市的热闹才刚刚开始。和珅站在府衙后院的廊檐下,手里捏着一份账册,眉头微蹙,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大人,孙家又派人来问了,问咱们什么时候能重新开制精盐。”身旁的师爷小心翼翼地开口。
和珅轻哼一声,合上账册,语气懒散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急什么?殿下说了,眼下风头紧,先停一停。”
师爷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可咱们府库里的存盐也不多了,再这样下去……”
和珅斜睨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怎么,你觉得本官会坐以待毙?”
师爷连忙低头:“不敢,不敢。”
和珅没再理会他,转身走进内堂,在案几前坐下,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心里盘算着。
“殿下让我停精盐,可没说不让我做别的买卖……”
他眯起眼睛,忽然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次日清晨·太原府衙
和珅换了一身崭新的官服,头戴乌纱帽,腰间玉带轻晃,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他站在府衙大堂上,看着下面站着的几位太原富商,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
“各位今日来得正好,本官正有些事想与诸位商议。”
富商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向来精明的礼生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其中一位姓张的粮商试探性地开口:“大人有何吩咐?”
和珅微微一笑,伸手示意众人坐下:“不急,先喝茶。”
侍女们端上热茶,茶香袅袅,和珅慢条斯理地品了一口,这才悠悠开口:“本官近日翻阅府志,发现太原虽地处北方,但水运却颇为便利,只是商路未通,实在可惜。”
商人们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另一位姓李的布商连忙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和珅放下茶盏,眼中精光一闪:“本官有意疏通太原至大同的商道,设立官办商行,专营南北货物,诸位若有兴趣,可入股参与。”
商人们顿时议论纷纷。官办商行意味着朝廷背书,利润自然丰厚,但风险也不小。
张粮商犹豫道:“大人,这商道疏通,耗费巨大,且沿途匪患不少……”
和珅哈哈一笑,摆手道:“这个诸位不必担心,本官自有安排。”
他站起身,走到堂中央,语气笃定:“太原三卫的兵马,本官可调一部分沿途护送,至于疏通河道的银子,本官已向殿下请示,朝廷会拨一部分,剩下的,就看诸位的诚意了。”
商人们眼睛一亮,若真有军队护送,那风险便小了许多。李布商率先站起来,拱手道:“大人高瞻远瞩,李某愿出五千两入股!”
其余商人见状,也纷纷表态,一时间,堂内气氛热烈。
和珅满意地点点头,心里却冷笑:“一群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
三日后·太原城外码头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汾河,数十艘商船停靠在码头,工人们正忙着搬运货物。和珅站在岸边,身后跟着几名府衙官吏和商人代表。
“大人,第一批货物已经装船,随时可以启程。”一名小吏恭敬地汇报。
和珅点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码头,忽然看到不远处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躲在货堆后面,眼巴巴地望着商船上的粮食。
他眉头一皱,招手叫来师爷:“那些孩子怎么回事?”
师爷低声道:“回大人,都是城外流民的孩子,家里没粮,只能来码头捡些漏下的米粒充饥。”
和珅沉默片刻,忽然开口:“去,让人拿几袋米,分给他们。”
师爷一愣:“大人,这……”
和珅斜了他一眼:“怎么,本官的话不管用了?”
师爷连忙低头:“不敢,小人这就去办。”
不一会儿,几个孩子捧着热乎乎的米袋,满脸不可置信,其中一个稍大些的男孩怯生生地走到和珅面前,跪下磕头:“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和珅摆摆手,语气平淡:“去吧。”
待孩子们走远,一旁的张粮商忍不住笑道:“大人真是菩萨心肠。”
和珅淡淡一笑:“商道通了,太原富了,这些孩子自然不用再饿肚子。”
他心里却想着:“民心可用,日后若有人想动我,也得掂量掂量。”
半月后·晋王府
朱棡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一封太原送来的密信,眉头微挑。
“和珅倒是会钻空子。”
信中详细汇报了和珅疏通商道、设立官办商行的事,甚至附上了第一批货物的利润预估。
朱棡轻笑一声,将信放在烛火上烧掉。
“也好,省得他闲着惹事。”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夜色,喃喃自语:“太原的棋,也该动一动了。”
太原府·和珅的新算盘
夜色深沉,和珅独自坐在书房里,桌上摊开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几条新规划的商路。
“大同、宣府、甚至漠北……”他指尖轻轻划过地图,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忽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谁?”和珅警觉地抬头。
门被轻轻推开,一名黑衣人闪身而入,单膝跪地:“大人,漠北的商队传回消息,王保保的部落在高价收购茶叶和铁器。”
和珅眼睛一亮:“哦?价格如何?”
黑衣人低声道:“比市价高出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