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老二朱樉

作品:《大明洪武:大嫂常氏,老婆徐妙云

    “说了几句?”朱棡冷笑,“你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放话要娶她做正妻,还私下赠礼,这和私定终身有什么区别?父皇最忌讳的就是这个!”


    朱棣哑口无言,半晌才闷闷道:“那……大哥会帮我求情吗?”


    朱棡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大哥现在是太子,他不会为了你违逆父皇的意思。”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倔强地抬起头:“大不了挨顿板子!反正我不后悔!”


    朱棡叹了口气,没再多说。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如水,朱标站在一旁,神色复杂,而朱棣则跪在殿中央,额头抵地,不敢抬头。


    “老四。”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冷得像冰,“朕听说,你给自己找了个媳妇?”


    朱棣身子一颤,硬着头皮道:“回父皇,儿臣……儿臣只是……”


    “只是什么?”朱元璋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哐当作响,“未经朕允许,就敢放话娶妻?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


    朱棣吓得一哆嗦,连忙叩首:“儿臣知错!儿臣只是一时糊涂,绝无僭越之意!”


    “一时糊涂?”朱元璋冷笑,“朕看你清醒得很!是不是觉得封了王,翅膀硬了,连祖宗规矩都不放在眼里了?!”


    朱棣不敢再辩,只能连连磕头。


    朱标见状,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息怒,四弟年轻气盛,难免行事冲动,还请父皇从轻发落。”


    朱元璋冷哼一声:“年轻气盛?他不是六岁!朕看他就是欠教训!”


    朱标犹豫了一下,又道:“四弟虽有错,但毕竟尚未酿成大祸,不如罚他闭门思过,以观后效?”


    朱元璋眯起眼睛,盯着朱标看了半晌,忽然意味深长地道:“标儿,你是太子,未来的皇帝。朕问你,若此事发生在你的臣子身上,你会如何处置?”


    朱标一怔,随即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这是在考验他。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若臣子僭越礼制,私定婚约,当杖责二十,以儆效尤。”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随即看向朱棣:“听见了吗?你大哥都这么说了。”


    朱棣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看向朱标,眼中满是失望和愤怒。朱标避开他的目光,低声道:“四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好!好一个国有国法!”朱棣咬牙切齿,突然转向朱元璋,重重磕了一个头,“儿臣认罚!请父皇责打!”


    朱元璋冷哼一声:“来人!拖下去,杖责二十!”


    侍卫立刻上前,架起朱棣就往外走。朱棡站在殿外,看着朱棣被按在长凳上,板子高高举起,重重落下。


    “啪!啪!”


    沉闷的板子声回荡在宫墙内,朱棣死死咬着牙,一声不吭,但额头上的冷汗却不住地往下淌。


    朱棡握紧了拳头,心中既无奈又心疼。


    他知道,朱元璋这是在杀鸡儆猴,不仅是为了惩戒朱棣,更是为了警告其他皇子——皇权不容挑衅,婚事必须由皇帝定夺。


    二十板打完,朱棣已经疼得脸色煞白,几乎站不起来。侍卫架着他回到殿内,朱元璋冷冷道:“知道错了吗?”


    朱棣喘着粗气,低声道:“儿臣……知错。”


    “回去闭门思过三个月,俸禄罚没一年。”朱元璋挥了挥手,“滚吧。”


    朱棣被人搀扶着退出大殿,朱棡连忙上前扶住他。朱棣看了他一眼,突然咧嘴一笑,低声道:“三哥……我没事。”


    朱棡无奈摇头:“还逞强?”


    朱棣嘿嘿一笑,凑近他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道:“其实……我垫了软垫。”


    朱棡一愣,随即差点笑出声,连忙板起脸:“胡闹!”


    朱棣挤了挤眼睛,虽然疼得龇牙咧嘴,但眼中却闪过一丝狡黠。


    朱棡扶着他慢慢往外走,心中却忍不住感慨——这小子,挨了打还能耍滑头,真是……


    五更天的梆子刚敲过,秦王府的下人们就已经战战兢兢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管事太监王德全佝偻着腰,在回廊下不停地搓着手,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霜。


    "王爷昨夜又发脾气了?"一个小太监压低声音问道,手里捧着铜盆的手微微发抖。


    王德全瞪了他一眼:"多嘴!仔细你的皮!"话音刚落,内殿就传来一声瓷器碎裂的脆响,紧接着是女子压抑的啜泣声。


    所有人的动作都僵住了,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殿门"砰"地被踹开,秦王朱樉披头散发地走出来,赤脚踩在冰冷的青石板上,身上的寝衣敞开着,露出胸膛上几道新鲜的抓痕。


    "都愣着干什么?"朱樉的声音沙哑中带着戾气,"本王的脸盆呢?"


    大本堂的课业


    辰时三刻,大本堂内已经坐满了皇子。


    朱棣趴在特制的软垫上,虽然板子伤得不重,但到底还是疼的,朱棡时不时关切地看他一眼,递过一张写着"忍忍"的字条。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骚动,朱樉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鼻青脸肿的小太监,手里捧着厚厚的书匣。


    "二哥来晚了。"朱橚小声嘀咕。


    宋濂老先生皱了皱眉,但还是恭敬地行礼:"秦王殿下。"


    朱樉看都没看他一眼,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一脚踢开了案几前的蒲团:"这么硬,怎么坐?"他转头对随从喝道,"去把我府里的鹅羽垫子拿来!"


    老先生的手微微发抖,但还是继续讲解《论语》,当讲到"君子务本"时,朱樉突然嗤笑一声:"迂腐!"


    课堂上一片死寂,朱棣抬起头,看见老先生花白的胡子在颤抖,朱棡在桌下按住朱棣的手,轻轻摇头。


    "怎么?本王说错了?"朱樉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朱橚身上,"老五,你说说,这些之乎者也,能帮我们治理藩地吗?"


    朱橚低着头不敢说话,朱樉又看向朱棣:"老四,听说你昨天挨了板子?怎么,想学那套仁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