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私定乃罪
作品:《大明洪武:大嫂常氏,老婆徐妙云》 七日后,燕京城遥遥在望。燕王朱棣早已接到消息,亲自出城迎接。见到朱棡,他大笑着上前拥抱:“三哥!路上可还顺利?“
朱棡拍拍弟弟的肩膀:“托你的福,一路平安。“他转身介绍,“这是五弟,这是徐家姐妹。“
朱棣向朱橚行了个礼,又对徐妙云笑道:“这位就是三嫂吧?果然如传言般标致。“
徐妙云羞得差点躲到朱棡身后,朱棡连忙解围:“别胡说,妙云还小呢。“
朱棣哈哈大笑:“迟早的事!走,已经备好宴席了。“
燕王府比朱棡记忆中更加宏伟,朱棣得意地介绍着自己的改建计划,朱橚则对王府药圃里的北方草药产生了浓厚兴趣。
宴席上,朱棣选的妻子徐氏拉着徐妙云的手说个不停,两人都姓徐,很快就以姐妹相称。
“妹妹这绣活真精致。“徐氏赞叹道,“改日教教我?“
徐妙云红着脸点头:“姐姐过奖了...“
朱棣见状,对朱棡挤挤眼睛:“三哥,我这媳妇不错吧?帮你家大丫头找着伴了。“
朱棡笑着摇头:“就你话多。“
宴席过半,徐妙锦抱着小狐狸溜了进来:“晋王哥哥!''小火''饿了!“
小狐狸闻到肉香,从她怀里挣脱出来,一溜烟蹿到了朱元璋的御赐烤全羊上,大快朵颐起来。
“哎呀!“徐妙锦急得直跺脚,“快下来!“
朱棣却哈哈大笑:“好个机灵的小东西!来人,切块好肉给它!“
这一晚,宾主尽欢,宴席散后,朱棡独自站在庭院里赏月,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徐妙云走了过来。
“殿下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朱棡回头,月光下的少女美得不似凡人,他轻声道:“在想些事情。“
“什么事?“徐妙云好奇地问。
“在想...“朱棡看着她明亮的眼睛,“等我们老了,儿孙满堂,其乐融融。“
徐妙云的脸顿时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却没有躲开:“殿下想得真远...“
朱棡笑着摘下一片落叶,轻轻别在她发间:“不远,转眼就会到的。“
夜风轻拂,带着北方特有的清冽。这样的日子,若能一直持续下去,该有多好。
次日一早!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燕王府的厢房,朱棡刚穿戴整齐,就听见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朱橚慌慌张张地推门而入,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
“三哥!不好了!”朱橚喘着粗气,脸色微微发白,“四哥……四哥出事了!”
朱棡眉头一皱,放下手中的玉带:“怎么回事?慢慢说。”
朱橚咽了咽口水,压低声音道:“父皇……父皇知道四哥私自定了亲事,勃然大怒,已经派锦衣卫来拿人了!”
朱棡心头一沉,立刻迈步往外走:“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刚才!”朱橚快步跟上,“四哥昨晚喝多了,在宴席上口无遮拦,说什么‘徐家丫头迟早是我的人’,结果被随行的锦衣卫密报给了父皇……”
朱棡脚步一顿,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早该想到的,朱棣一向性子张扬,酒后更是容易失言,可没想到竟会惹出这么大的祸事。
“徐家丫头?”朱棡低声问道,“他说的是妙云?”
“不是!”朱橚连忙摇头,“是徐家旁支的一个姑娘,叫徐妙贞,比四哥小两岁,前些日子在诗会上认识的。四哥私下里送了不少东西,还放话说要娶她做正妻……”
朱棡这才松了口气,但随即又皱起眉头。即便是旁支女子,朱棣未经朱元璋允许就擅自定下婚约,也是犯了大忌。更何况,朱元璋对皇子们的婚事向来把控极严,绝不容许任何人僭越。
“他人呢?”朱棡沉声问道。
“还在院子里,锦衣卫刚到,四哥还没反应过来……”
朱棡不再多言,大步流星地朝朱棣的院子走去。刚到院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朱棣愤怒的吼声:
“放肆!本王乃燕王,你们敢动我?!”
紧接着是一道冷硬的嗓音:“燕王殿下,陛下口谕,命您即刻回京面圣,不得延误。”
朱棡快步走进院子,只见朱棣被四名锦衣卫围在中央,脸色铁青,拳头攥得死死的。
而锦衣卫千户韩铎则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旁,手中捧着一道明黄色的圣旨。
“三哥!”朱棣一见朱棡,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强自镇定下来,“这群狗奴才竟敢对本王无礼!”
朱棡没有理会他的叫嚷,而是看向韩铎:“韩千户,父皇可有具体谕示?”
韩铎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不失强硬:“晋王殿下,陛下口谕,命燕王殿下即刻入宫,不得延误,至于具体缘由,下官不便多言。”
朱棡微微点头,心中已经明了,朱元璋这是要亲自处置朱棣,而且显然怒意不小。
他转头看向朱棣,沉声道:“老四,别闹了,立刻收拾,随韩千户入宫。”
朱棣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三哥!你让我就这么回去?父皇若是……”
“父皇若是真要罚你,你躲得过吗?”朱棡打断他,语气严厉,“现在乖乖回去认错,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若是抗旨不遵,罪加一等!”
朱棣张了张嘴,还想争辩,但见朱棡神色冷峻,终究还是泄了气,肩膀垮了下来。
“好……我回去。”他咬牙道,随即又恶狠狠地瞪了韩铎一眼,“但你们给我记着,今日之事,本王不会忘!”
韩铎面不改色,只是微微躬身:“殿下请。”
朱棡不放心朱棣独自入宫,便让徐家姐妹继续在游玩,自己则陪同朱棣一同入宫。
一路上,朱棣脸色阴沉,一言不发,直到马车驶入应天城门,他才终于憋不住,低声问道:
“三哥,父皇……会怎么罚我?”
朱棡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轻则禁足罚俸,重则……杖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