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玳瑁儿铃铛板儿

作品:《重回1982:我在长白山靠驯鹰狩猎发家

    “行!”文东痛快的应了一声,立马从兜里掏钱。


    最近这段时间,每天都有至少几十块现金入账,文东手里的资金又突破了两百大关。


    只见他毫不犹豫的点出一百三十块来,递到了老孟头媳妇儿手里。


    “大娘,这钱您拿好!”


    “这……老头子不是收你一百吗?”


    看到多出来的三十块钱大团结,老孟头媳妇儿有点恍惚,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一码归一码!我还得挑点平常用的铃铛跟转环子呢!”


    文东笑着回答一句,低头按照自己的需求开始在盒子里翻找。


    一通翻找下来,相对普通些的大鹰环子拿了三个,铃铛三个,鹞子转环拿了两个,还额外拿了一对儿短腿儿鹰用的高低铃儿。


    有了这枚传世的四龙含珠鹰环,其他大鹰转环对文东来说,就只是一件普通的鹰具了,够用就好,没有必要再挑选别的款式。


    三十块的价格,挑这些铃铛在手里,基本按照公价来的,没有再讲价。


    “大娘,铃铛我就不跟您讲价了,家里有现成的铃铛板子吗?跟你讨两个!”文东笑呵呵的说道。


    “有,你等我给你拿!”


    很快,老孟头媳妇儿从另一个抽屉里取出了一盒已经加工好的牛骨铃铛板儿来。


    “老婆子,给文东拿一个我存着的好板儿!!”这时候,里屋的老孟头喊了一声。


    “嗯呐,行!”


    老孟头媳妇儿应了一声,从另一个单独的抽屉里,又取出一个包在棉布里的铃铛板儿。


    “你大爷送你的!这个也不要钱!”


    文东打开看了一眼,顿时眉眼放光。


    玳瑁儿材质的铃铛板儿,包浆油润,打孔精细,一看也是有年头的东西了。如果没猜错的话,这玩意儿应该也是个老物件!


    “大爷,大娘,那我可不跟你们客气了,这板子也好!”


    “拿走吧,鹰带着的时候不用管,如果春天摘了,记得擦油保养!


    你大爷这点好玩意儿,不少人惦记着呢,他一直没舍得送人!


    你们爷俩一见如故,这板儿也给你了!”孟大娘意味深长的说道。


    “行!”


    文东将铃铛板儿收了起来,又挑了几个尺寸合适的普通牛骨板儿,重新去孟大爷的里屋打了个招呼。


    “大爷,东西我挑好了!您送的板儿我肯定好好保存!您安心看病,回头过几天我再来看您!”


    “行,挑好了你就回吧!老头子都是老毛病了,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那我先走了!”


    “老婆子,你送送文东!”


    很快,文东在孟大娘的目送下,离开了孟大爷家。


    等孟大娘回了屋,颤巍巍的将130块现金递到了孟大爷跟前儿。


    “老头子,这个孩子岁数不大,但是做事儿还挺懂规矩呢!给留了一百三十块钱!你看病的钱肯定够了!回头我找个车,带你去医院啊?”


    老孟头:“我自己的身体我有数!就是受了风寒,把老毛病给勾起来了!养几天就没事儿!也不知道,他还来不来!”


    “你……”


    孟大娘听到这话微微一愣。


    “这个文东别看岁数不大但是真喜欢这些,我能看得出来,他跟市场上那几个老油子,不是一回事!”


    “你是想,把这身手艺交给他?”孟大娘继续问。


    “这都是几代人传下来的,到我手里如果失了传,太可惜了!再看看吧,如果他还来,我再考察考察!”


    ……


    另一边,文东揣着买的转环铃铛等一堆东西出了孟家,在外面等着的大春儿立马迎了上来。


    “咋样东哥,买到铃铛跟转环啥的了吗?”


    文东咧嘴一笑:“买好了,还有意外收获呢,先回去,到家了我给你看!”


    “行,回去我骑车载着你吧!”


    “嗯呢!”


    很快,文东上了车,哥俩骑着自行车穿街走巷,回家!


    等到了家里,大春儿将自行车推到仓房停好,哥俩迫不及待的进了屋。


    文东将买到的铃铛跟转环儿全都掏了出来。


    “看!这是大鹰铃铛,这是鹞子用的,这两个是高低音儿的脚铃儿!”文东挨个将买到的铃铛给大春儿看。


    大春儿随手拿起一个大鹰铃铛来,捏着铃铛上端的的铜柄儿晃了晃,只发出了闷闷的声响。


    “这也不响啊?这么小的声音,给鹰用能行?”大春儿有些不解的问道。


    文东咧嘴一笑:“不是这么用,你用手捏着铃铛柄儿,出来的音儿当然发闷了!等着啊,我穿个绳子!”


    文东找了一截轮胎线把铃铛一穿,然后再随便取了一块铃铛板儿将铃铛穿到了板儿上打一个临时结。


    做好了之后,用手拎着轮胎线随便一抖。


    钢啷钢啷


    清脆的鹰铃声音发出。


    这种铃铛的声音频率非常特殊,跟普通家里牛马脖子带的铃铛,动静完全不一样。


    清脆,高远、辨识度非常高,哪怕隔着半个院子,在院门外街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卧槽,这铃铛声音真好听!!”


    大春儿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不可思议。


    “你看着上面,还刻着字儿呢!”文东用手指了指铃铛一侧的位置上。


    大春儿寻声看过去,只见光滑明亮的铃铛一面儿上,用钢印儿砸着一个清晰的孟字。


    老派人的手艺人,最看重的就是自己这门手艺,将自己的姓氏砸上去,就等于给这个物件儿打上了独有的商标防伪。


    这个孟字,就是孟字铃儿的商标,也是外号的来源。


    “这铃铛真好!给家里那只鸡鹰也买了吗?我忘记提醒你了!”大春儿继续问道。


    “买了一个!这套给那个鸡鹰用,还有转环儿,我都搭配好了的!


    对了,你再看看这个,我花了一百块钱买的!”


    文东献宝似的将那枚四龙含珠的老鹰转环子取了出来,给大春儿看。


    “多少?一百块钱?这也是鹰环子吗?好看是好看,但怎么这么贵啊?”


    大春儿听到价格之后,脸上泛起明显的吃惊表情。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