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年轻人,了不得啊!

作品:《四合院:这一世,我不再是傻柱!

    “天才。”


    张司长口中无意识地吐出两个字。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何雨柱。


    “小同志,你叫何雨柱是吧?”


    “是,张司长。”


    何雨柱不卑不亢地回答。


    “好,好一个何雨柱!”


    张司长重重地拍了拍机器的外壳,发出一声闷响。


    “走,吃饭去!”


    “今天我高兴,我要好好尝尝你们轧钢厂大厨的手艺!”


    他这话说得突然,杨厂长和孙书记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上笑开了花。


    “好好好,张司长这边请,早就给您备好接风宴了。”


    一行人簇拥着张司长,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技术科库房,朝着工厂食堂走去。


    何雨柱作为今天绝对的主角,自然也被杨厂长拉着,走在了人群的前列。


    李副厂长跟在后面,看着何雨柱的背影,眼神愈发复杂。


    食堂小灶间里,何雨柱的两个徒弟李实力和刑帆早已把一切准备妥当。


    何雨柱一进厨房,立刻脱下外套,系上围裙。


    整个人的气质瞬间一变。


    刚才在库房里那个指点江山、从容自信的发明家,摇身一变成了挥斥方遒的厨房主宰。


    “师父,您来啦!”


    “菜都备好了,就等您掌勺了。”


    何雨柱点了点头,扫了一眼案板上的食材。


    “行,你们俩打下手,看好了。”


    他拿起炒勺,颠了颠,感受着熟悉的重量。


    一股强大的自信油然而生。


    开火,倒油,热锅。


    随着“刺啦”一声,葱姜蒜的香气瞬间爆开,充满了整个厨房。


    何雨柱的手速快得惊人,切、剁、炒、颠、翻,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李实力和刑帆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满脸崇拜。


    师父就是师父,这手艺,真是绝了。


    没过多久,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就被端上了餐桌。


    开水白菜,清澈的汤底上漂浮着几片宛如翡翠的白菜心,看似简单,却鲜美无比。


    麻婆豆腐,红亮滚烫,麻辣鲜香,豆腐嫩滑得入口即化。


    宫保鸡丁,鸡丁滑嫩,花生酥脆,酸甜可口。


    还有一道何雨柱的拿手绝活,罐焖鸡。


    当服务员揭开罐子盖子的那一刻,一股浓郁到极致的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包间。


    张司长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他拿起筷子,先是品了一口开水白菜的汤。


    汤汁入口,一股难以形容的鲜味在舌尖炸开,清爽甘醇,回味无穷。


    他的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这……这是开水白菜?”


    杨厂长在一旁笑着解释。


    “张司长好口才,这正是我们何师傅的拿手菜之一。”


    张司长又夹了一筷子麻婆豆腐。


    刚一入口,那股麻、辣的味道,瞬间征服了他的味蕾。


    他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口中却大呼过瘾。


    “痛快!痛快!”


    他一连吃了好几口,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筷子,目光再次投向何雨柱。


    “小何同志,你这手艺,真是让我开了眼了。”


    “不瞒你们说,我去过蜀地,在青城大酒店吃过袁英大师亲手做的菜。”


    “你这几道川菜,论火候,论味道,丝毫不比他差。”


    “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话一出,满座皆惊。


    袁英是谁?


    那可是全国闻名的川菜泰斗,厨艺界的顶尖人物。


    张司长居然把何雨柱和他相提并论,这是何等高的评价。


    孙书记和杨厂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狂喜。


    捡到宝了。


    他们轧钢厂真是捡到宝了!


    何雨柱笑了笑。


    “张司长过奖了,小子我就是瞎琢磨。”


    “瞎琢磨?”


    张司长哈哈大笑起来。


    “你要是瞎琢磨,那全国的厨子都可以下岗了。”


    “割麦机是瞎琢磨出来的,做菜也是瞎琢磨出来的。”


    “你这个年轻人,了不得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张司长放下酒杯,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看着孙书记和杨厂长,沉声说道。


    “孙书记,杨厂长。”


    “关于这台割麦机,我代表农业部,正式向你们轧钢厂下订单。”


    “第一批,我们就要二百台!”


    二百台!


    这个数字让孙书记和杨厂长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


    这可是一笔天大的订单。


    张司长继续说道。


    “这只是开始。”


    “这台机器的意义,你们可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


    “它如果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将极大地解放农村劳动力,对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是革命性的贡献!”


    “但是,任重而道远啊。”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


    “你们轧钢厂,必须尽快拿出一个方案,解决批量生产的问题。”


    “国家需要它,农民们更需要它!”


    孙书记和杨厂长立刻站了起来,表情严肃地保证。


    “请司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饭后,孙书记、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等人,一起将张司长送到了厂门口。


    看着远去的吉普车,孙书记长出了一口气,脸上的兴奋之色依旧未退。


    “老杨,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杨厂长也重重地点头。


    “是啊,谁能想到,咱们厂的希望,居然在一个厨子身上。”


    “必须马上成立专项小组,尽快拿出生产线方案,把割麦机的产能搞上去!”


    两人一拍即合,立刻转身回办公室商量具体事宜。


    李副厂长落在后面,看着两人急匆匆的背影,眼神闪烁。


    他没有跟着去,而是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坐在宽大的椅子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


    何雨柱……


    割麦机……


    二百台订单……


    这些信息在他脑海里盘旋。


    一个计划,渐渐成型。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摇了摇手柄。


    “喂,接王秘书。”


    很快,电话那头传来王秘书的声音。


    “李副厂长,您找我?”


    “去,把食堂的何雨柱同志,给我叫到办公室来。”


    “就说我找他有要事。”


    挂了电话,李副厂长靠在椅背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很快,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何雨柱推门走了进来。


    “李副厂长,您找我?”


    李副厂长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


    “哎呀,雨柱同志,快坐快坐。”


    他亲热地拉着何雨柱的手,把他按在沙发上,又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


    这态度,跟之前简直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