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上级
作品:《穿成农家小福女,我带全家起飞了》 林有粮上前扶住李老诚,笑道:“村长,咱们先进村再说吧,他们个个身上都还带着伤呢,得好好包扎一下才行。”
李老诚连忙说道:“对,对,是得赶紧处理处理。快,受伤的先去我家,我家有治伤的草药,先敷一敷,等明日一早再请了老郎中来看伤!”
说着,他又转头看向那麻袋,对二柱子吩咐道:“二柱子,那记账本带着没?拿出来再点一遍数,各家各户的钱赶紧给大伙照原样发还了!乡亲们为救猛子他们掏空了家底,这份情他们都得记着!”
二柱子从怀里摸出记账本,连忙点头应道:“知道了爹,我今晚就是不睡觉,也要先把钱给大伙全都发还回去!”
说完,他挥着手里的记账本,对四周围着的村民大声喊道:“大伙都去打谷扬集合!火把点亮些,今晚就把钱给大伙发还到位!”
这话一出,村民们个个欣喜不已。
他们原以为这钱拿出去就等于打了水漂了,没想到林有粮等人不仅把人都给救回来了,连钱也都给抢回来了!
那些掏空了家底的人家,尤其是王婆子、孙老憨等人,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打谷扬上,七八个火把围绕成一个圈。当中的二柱子拿着记账本报着数,旁边帮着数钱发钱的则是林阿桃。
钱很快被两人清点好,按着草纸上的账目一家家发还。
村民们拿回失而复得的银钱,脸上都洋溢着振奋和喜悦。
村长家,受伤的汉子们一个个脱下外衫,露出精壮的上身。
院子里,村长的两个儿媳妇正在将治伤的草药捣碎成泥。林阿银和她娘虞氏,还有村长的媳妇葛婶子,正在帮着受伤的汉子们清洗伤口,并敷上草药进行包扎。
待众人一一忙完,热闹渐渐也散去。夜色更浓了几分,村里也渐渐安静下来。
李老诚佝偻着背来到林有粮家门口徘徊,见他家的油灯还没有熄灭,想了想还是敲开了林家的门。
此时的林有粮一只胳膊上缠着布条,只穿着一身中衣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他的胳膊也不慎被划伤了个口子,伤口不大,倒是不怎么碍事。
虞氏提着茶壶倒了碗热水递给老村长:“村长叔,来,喝口热水暖和暖和吧。”
李老诚摆着手道:“不了不了,我就是这心里边一直不踏实,想来寻有粮说几句话,说完就走。”
说着,李老诚叹了口气,开门见山道:“有粮啊,虽说猛子他们被救回来了,就连钱也被拿回来了,按理说我也该知足了。可我这心里头始终是七上八下的,总觉得不踏实。”
林有粮用没受伤的那只胳膊端起水碗喝了一口,没吭声,他当然知道村长担心啥。
李老诚语气有些急促起来:“今儿咱把他打成那样,还抢回了钱,折了他那么大的面子。以刘黑虎那睚眦必报的性子,他能咽下这口气?不用想,这王八蛋肯定正憋着大招,想着怎么报复回来呢!”
屋里很静,只有油灯芯噼啪爆了个小火花。林有粮放下碗,沉吟片刻问道:“村长叔,您是有啥想法?”
李老诚凑近了些,声音压低几分:“我是想着,咱们也不能光挨打不反抗啊?那刘黑虎是个混不吝的,可他爹刘里正难道也不要脸面名声了?
也不晓得他知不知晓自个儿子干的这些混账事!要不咱找找他去,让他约束约束他家那个忤逆儿,你觉着如何?”
林有粮想了想道:“叔,不是我想泼您冷水。这刘黑虎干的那些混账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刘里正但凡要是管的住这个儿子,咱们跟刘黑虎也早就不是现在这个局面了。
您想去找刘里正说合说合也行,我陪您去。但......我就怕即便咱们去了也是收效甚微啊。”
李老诚闻言神色更加忧虑了几分:“那......那咋整啊。”
林有粮沉吟片刻,问道:“咱们大湾村虽然人口不多,位置也偏僻,可按理说咱们村和李家村离的也比较近,两个村子加起来也有百来户人了。
怎得朝廷没给咱们村设立一个里正的职位?若是咱们村也有里正,就能直接让咱们里正去找刘里正对话,也好让他约束约束自己的儿子。”
李老诚道:“我也是听我爷爷曾提起过,咱们村和李家村均位于大湾河东侧,在前朝时确实同属一个村子,并且还属于青阳县的管辖范围。
也是自从先帝改朝换代后,朝廷才将咱们村和李家村划分到永安县管辖之下,李家村那边因着本家姓居多,便由宗族在管理。
而咱们村子这边基本都是杂姓居多,只你们林家的亲戚比别家多几户,基本也都出了五服。
咱们因此跟李家村渐渐就分成了两个村子。加上林家的宗族渐渐没落,老老族长也没精力管理村子,村里就一起举荐了我爷爷当村长......”
林有粮微微颔首,提议道:“既如此,咱们不妨找找更上面的人来压一压刘里正如何?比如镇亭?”
李老诚有些犹豫:
“镇亭老爷在石泉镇也快任职了二十多年了,为人也还算公道正派,倒是没听说过他有什么不好。可......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管咱们这事?”
林有粮坚定道:“俗话说得好,官大一级压死人。咱们明日先去找老镇亭递个话,若是他愿意帮咱们敲打敲打刘里正......
至少刘黑虎也会对咱们有所顾忌,知道咱们大湾村的人可不是那种任人宰割的性子,即便他想要对咱做些什么,也要先掂量掂量。”
李老诚闻言,下定决心般点点头:“听你的,明日咱们就去石泉镇,去拜访拜访老镇亭!”
清晨,天还没亮,只鸡叫了头一遍,李老诚就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来到林有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