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江南科举舞弊案07

作品:《咸鱼十福晋懂得有点多

    京城


    圆明园的几位主子同样在吃茶水。


    他们吃的茶水汤色清澈,呈淡黄色,空气中蔓延着花香,清韵袅袅,袭人而来。


    胤禟端着茶水细细的品尝了一番,嘴角翘起:“十弟妹制的新茶口感清香,甘甜润口,我们有口福了。”


    苏策丽笑语嫣然的介绍道:“这是金银花茶,有预防中暑之效,适合现在喝。”


    胤禟:“此等好茶,该多喝喝,十弟妹制了多少,可能分些给我?”


    苏策丽:“制了不少,等会九哥和十三弟带些回去。”


    胤祥:“要的要的,兆佳氏最喜欢我从十嫂这里带回去的各种茶,我每次带回去,她都会在第一时间拿出来冲泡。”


    苏生丽平时无事时会制作各种茶包放着,随心情挑茶喝。


    有时制得多了,便会送些给走得近的兄弟妯娌。


    胤?嘚瑟道:“若论吃渴,没人比得过苏策丽,皇阿玛宫里御厨做出来的吃食都要差我们府里的一等。花样也没我们府里多。”


    膳房里的厨师清楚主子的性子,会经常按主子的口味专研一些吃食。


    苏策丽偶尔也会有些新想法让膳房试,他们府里的花样特别多,各种各类的吃食皆有。


    苏策丽:“不是宫里的御厨手艺有限,是皇阿玛重视养生,御厨们一身的本事有大半没发挥出来。”


    康熙年纪越大,越注意养生,吃食清淡,御厨们不敢做刺激的膳食。


    他们府上则不一样,个个身强体壮,想吃什么便吃什么,不用忌口。


    厨师的手艺不会受到限制,生的、熟的、炒的、炸的、蒸的、烤的……,换着花样来,比宫里的御膳房多上太多菜品。


    赵名回到贡院,一帮人正在等着他。


    方蕃夫问道:“赵大人,制台大人怎么说?”


    赵名:“制台大人说无事,诸位大人不必自己吓自己。”


    将一众人送走,赵名拿着噶礼的茶叶转头找到左俞,后者正拿着本书看,半点不为科举舞弊的事情担忧。


    赵名加深了对左俞的怀疑。


    赵名笑呵呵道:“左大人看书呢,外面闹成这样,你还看得进书,我是自愧不如呀。”


    左俞将手中的书收起来,微笑以对:“ 我现在的情况,不看书,也没别的事情做。我不像赵大人有七窍玲珑心,到哪里都有朋友。”


    赵名无视他话里的别有所指,上前扫了眼他刚看的书名,是本史记。


    赵名:“左大人过来做主考官,怎会带本史记过来?你是翰林院学士,对史记应该熟记于心吧?”


    左俞意有所指道:“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我时时拿出来看,便是在提醒自己别走错了道。”


    “最近我们在主持乡试,我便多看了几遍唐朝的科举,颇有些心得,赵大人也是科举出身的,可有兴趣与我一起探讨一番?”


    赵名心中一紧,唐朝的科举是个什么情况,读书人皆知道。


    寒门子弟为何能在科举中出头,他同样知道。


    左俞是想告诉他,当年的唐朝世家猖狂成那样,连皇上都拿他们没办法,最终依然断在了大唐。


    如今皇帝及太子强势,别说他们,乃至噶礼,皆逃脱不了法网。


    赵名目光闪动:“我在内阁做事,不如左大人学识渊博,就不在鲁班面前弄大斧了。我还有事,告辞了。”


    赵名在左俞这里碰了一鼻子灰,转头将方蕃夫及李合叫到他屋里。


    方蕃夫心中很不安的进了赵名的屋子:“赵大人让我等来,不知有何吩咐?”


    赵名热情的对着两人招手道:“没什么事,今天在制台大人那里得了点茶叶,说是九爷赐的,想请两位陪本官一起品品。”


    方蕃夫与李合对视一眼,清楚这个品茶是带了目的性的。


    他们如今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有些事情避无可避。


    方蕃夫:“能品到九爷赐下来的茶水,是我等的荣幸。”


    三人于茶几三方坐下,赵名小心翼翼的从袖子里掏出一小瓶茶叶置于茶几上。


    亲自提过一边的开水,李合上前欲接手:“这等粗活,哪用得着赵大人动手,由下官来做吧。”


    赵名提着水躲开他伸来的手,笑道:“说了是请你们品茶的,由我亲自动手,更显诚意。李大人安心坐下吧。”


    李合不自在的坐回了位置上。


    赵名平时就喜欢摆弄茶水,好不容易得了噶礼口中九爷赐的茶叶,难免心痒难耐,想亲自冲泡。


    赵名坐到茶几前,方蕃夫已经将泡茶需要的茶具准备好了。


    赵名向碗中注水,温杯、投茶、润茶……,一道道步骤走过,如行云流水般赏心悦目。


    方蕃夫赞道:“没想到赵大人是个茶道高手,我等就是再学个十年,也学不来您这些手艺。”


    说到自己的专长,赵名的眉头舒展开来:“茶道,能助人静气宁神,修养身心,我平时有空就会煮煮,今日便让两位尝尝我的手艺吧。”


    须臾,茶水冲好,赵名将茶水双手奉到方蕃夫面前,后者赶忙接住:“多谢赵大人。”


    赵名没有厚此薄彼,同样给李合双手奉了一杯茶水。


    给两人派完茶,赵名端起一杯茶水对着两人示意:“请。”


    三人举杯后纷纷将茶水置于鼻尖,细细闻着气味。


    赵名一脸陶醉道:“芬芳甘醇,清香怡人,极品茶。”


    方蕃夫:“香气四溢,茶不醉人人自醉。”


    李合:“人生能品一次此等茶水,已是幸事。”


    三人就着茶水品茗了一番,赵名亲手替已空下的茶杯续上茶水。


    赵名似无意般道:“方大人当年是以状元之名进入翰林院的吧?”


    方蕃夫早年以状元之名进过翰林院,后面外派到江南,正五品官学政。


    李合为江南员外郎,从五品。


    方蕃夫略带得意,似想起了曾经的意气风发:“正是,我一介书呆,也就是读书有些心得。”


    赵名:“读书是好事,读书能明智、识大体。听闻你的嫡幼子在读书方面是青出蓝而胜于蓝,十岁得童生,十三岁中秀才,有望成为下一位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