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广府乡绅之灾16
作品:《咸鱼十福晋懂得有点多》 杨从简倒下,汪琳从今往后只能是个普通仆人了。
杨从简:“你不必劝了,按我说的做。”
以前的事不提,光在广府做的事,最轻也是砍头抄家,家人流放到最苦寒的三州之一。
他现在没了,抄家一事不确定能不能免,流放之苦应该能免得了。
京城
溺女一事终是按苏策丽的提议走了下来,朝廷下旨,即日起,给新生女婴一两银子的喜钱,往后隔年带女孩到衙门走一遭,能领一百文钱。
女子受到磋磨后可上告衙门,按伤害判刑。
女子监察院将监督女子日常生活纳入差事中,每月要总结一次本地女子的生活情况。
发现有溺女者,杖责七十,徒两年。
胤?嘟嘟囔囔道:“媳妇不用孝敬夫家父母之事不能提了,我在朝堂上只试探了一句,差点没让口水淹了。”
想他大婚进入朝堂,说过的话无数,从没哪句话有今天的一句话得用。
苏策丽往他嘴里塞了口糕点:“不是说过这些事情要循序渐进嘛,谁让你傻到现在说了。”
这些事情传承了上千年,哪能一说就能通过的。
胤?嘴巴动了动,将糕点咽下去,示意了一下茶水。
苏策丽拿起茶壶倒了杯水,喂给他喝了。
胤?蹭了蹭她,蔫着大狗头道:“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就想试探一下他们,哪知他们反应会这么大?”
苏策丽:“溺女之事轮不到他们身上,不管皇阿玛如何做,都影响不到他们的利益。”
“媳妇孝顺公婆,涉及到每一家,包括朝臣,他们已经习惯了将女人当成他们的所有物,让女人代替他们做不想做的事。”
“有些男人并非真心孝顺自己的父母;相比起做这些事情,他们更愿意将精力放在游玩或与女人玩闹的事情上。”
“又担心别人说他们不孝顺,于是要求媳妇替他们尽孝,名声他们赚了,活让媳妇做了。”
有钱人家还好些,公婆生病时,可以安排下人去伺候他们。
普通百姓家,公婆生病,要自己动手替他们收拾,男人更不愿意做这些活。
胤?:“有些男人要在外赚钱养家,媳妇在家,多照顾一下公婆,能让男人放心赚钱,这种情况该怎么算呢?”
苏策丽想都没想便道:“这种情况下,媳妇自然要替男人尽孝,所以媳妇是否要孝顺公婆,取决于在男人家得到的实惠。”
“现在说这些早了些,先提升女子的地位,以后再慢慢改善吧,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胤?:“对了,甘廷珍去了闽州任知州,他的妻子马锦榴跟着他一起去了。我有提点甘廷珍,让他多用他的夫人为女子争取好处。”
苏策丽:“皇阿玛刚下了保护女子的旨意,马锦榴有甘廷珍做靠山,她的差事应该能进行的顺利些。”
广府
何文时回到巡抚衙门,将胤?传的信给潘发甲看。
潘发甲眉头皱了皱,他早已猜出沙长机背后有很多见不得人的事,却没想到他手上的人命有这么多。
潘发甲:“我们去见见杨从简吧,他应该清楚沙长机的情况,就看他愿不愿意说了。”
两人刚走到杨家门口,便见杨家乱成一团。
两人相视一看,心里皆有了不好的预感。
何文时随手拉住一个急匆匆往某处跑的杨府下人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老爷过世了。”
“何时发生的事情?”
“刚刚,说是在书房自尽的,我们正要跑过去看。”
潘何两人当即跟上旁人的步伐,行至书房门前,外面已经站了密密麻麻的下人,人人脸上带着些忐忑。
杨从简没了,杨家会不会搬走,他们的活计能不能保留下来,这些是他们最关心的。
韩英高喊道:“潘大人到,何大人到。”
围在周边的人往两端挤了挤,让出一条道给一行人进去。
杨从简的儿子杨荣保刚带着人将杨从简从三尺白绫上取下来。
一条青黑出现在杨从简的脖子上。
韩英上前探了探杨从简的呼吸,随后对着潘何两人摇摇头。
杨荣保眼睛通红的跪到了杨从简身边,痛声哭泣。
潘发甲面色下沉,杨从简死的干脆,他是一死账消,他们的事情却是难办下去了。
杨荣保抹了抹眼里的泪水,哽咽道:“制台大人,何大人,父亲在临终前给两位留了遗书,在桌子上,两位可自行查看。”
潘何两人行至桌案前,果然看到几张纸。
潘发甲拿起翻了翻,有写给康熙的,有写给他们俩的。
潘发甲先看写给他们的遗书。
‘制台大人,何大人,杨某生前做了些糊涂事,上对不起圣上,下对不起百姓……”
两页纸看下来,杨从简交待了沙长机今天离开广府的时间,路引上开的路线也交待了下来。
为了减轻自己的罪孽,杨从简特意将沙长机抓了杨思孝后的所有事情写上,占了半张纸;
说自己曾经的抱负及忏悔用了一张多纸;等于两张纸只交代了几句有用的话。
其间半点不提为家人求情的事情。
为官多年,杨从简是知道怎么利用人心的。
一封信下来,道尽了他的无奈,他的痛心。
潘发甲及何文时明明看出了他的用意,却不得不秉承着死者为大的准则,将目光放到沙长机身上。
潘发甲:“来人,马上给各衙门发犯人追击告示,严查沙长机;士诚,你即刻带兵出去追击沙长机。”
沙长机早年经历过逃亡,对官府的追击熟悉的很,徐士诚自然没有追到沙长机。
京城
清闲下来没几天的胤?收到何文时发来的信,眉头紧了紧:“杨从简自尽,周安平跑出了广府。”
苏策丽叹了口气:“没审讯过杨从简,他死前留下这么多信,不好处理呀。”
一般的犯官未得圣意便自尽,有蔑视皇权之意,他的族人落不到好。
杨从简在下令抓他前便自尽,不属于犯官。
他死前还承认了自己的部分罪行,将遗书写得几经波澜,让人看了都要以为他是不得已而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