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机构改革

作品:《我,皇子!贪污受贿?那叫孝敬!

    方案里写的商贸局和林业局,投射到中央六部,那是不是也要弄个商贸部和林业部?


    虽然说是挂靠在工部之下,但元熙帝发散思维,也想到很多诸如军造部、农桑部、税务部等等专一职能的部门。


    专业的事交由专业的人去干,这将会从隋朝开始就确定的六部制度,从内部瓦解!


    权力分散了,六部尚书再想统管一部事务将会难度飙升。


    甚至你不是专精这一道的,这些部门的官员可不会鸟你这个部门一把手!


    元熙帝咧开嘴笑得欢快,随即又闭上嘴巴,这玩意不好弄啊,大乾可没这么多官员去填充这些部门。


    而且……


    元熙帝看向太和殿大门外面,目光好像越过宫墙,俯视着京城芸芸众生,特别是那些举子们……


    按照苏风隐秘探查的结果,这些举子哪些是真材实料,哪些是滥竽充数还真不好说。


    礼部那群大乾罪人,将手伸向各级科考,把持整个大乾读书人晋升通道,还大肆敛财,很好,好得很啊!


    想到这,元熙帝就恨得牙痒痒的,要不是为了一网打尽,自己早就举起屠刀给礼部来一次大清洗!


    现在元熙帝都不知道选谁担任各部部长,还有手下配置也无人可用。


    “儿子呀,你可为难朕了……”


    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但好在这只是在陕西进行试点,还未波及京城。


    要是让这些“鲨鱼”闻到“血腥味”,那些中层官员还不蜂拥而至?


    他们不会求到自己眼前,但跟六部尚书求情或者利益交换还是很有可能。


    到时候可不是分权,反而让六部尚书手下的权利大增,那就得不偿失了。


    索性元熙帝思前想后,还是同意赵远剥离工部制造铁器的业务,专注于管理,并下旨让赵远自己看着办,顺便跟工部尚书通个气就完事了。


    可工部尚书墨羽却不是这么想,这是要分走自己的权利!


    “陛下,这样做有风险啊……”


    元熙帝笑呵呵说道:“既能解决尾大不掉的匠户收入问题,也能减轻工部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屁话!那些工匠就是牛马,为工部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虽然要上交国库,但摸了肥肉,手上有油啊!


    哪怕只是分利给工部,收入也会大大减少!


    “要是五皇子殿下以此为基础,制造军备……”


    到时候可是要造陛下您的反呢……


    元熙帝笑呵呵说道:“那又如何?”


    ???


    !!!


    墨羽立马下跪,元熙帝这句话说明什么?


    他一个工部尚书会不知道?


    屮!涉及皇储之事,他一个工部尚书何德何能啊!


    “此事就这么定了。”


    元熙帝独断乾坤,圣旨盖上大印后快马加鞭送至赵远手中。


    第一家由国资和私营企业合资的冶炼厂正式取得法理性,第一任厂长由顾潘……


    呸,他懂个嘚啊!


    他只是个出钱分红的钱袋子罢了。


    第一任厂长是陕西冶炼局手艺最好的工匠——赵德柱。


    当他接过五皇子殿下的任命书,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差点接不稳!


    他何德何能从一个低贱的匠户,一跃而起,成为厂长啊?


    可是赵远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整个厂子我只有一个要求,保质保量!还有……要是敢贪墨工人分成,我直接砍了你……”


    赵德柱顿时后悔,早知道自己接不稳算球了……


    但殿下有力的手压在自己肩膀上,隐隐作痛,为了不被分身之苦,只好接过重任了。


    冶炼厂可不是单单制造铁器那么简单,它还有下属企业,开采矿厂,选的可是有着丰富经验的矿工头子。


    两人互相配合,根据赵远交给他们的管理暂行条例和技术应用手册,开发新的铁器。


    这也是冶炼厂的头等任务,也是赵远提高整个大乾工业基础的核心!


    一切工业化生产,靠的是机床,赵远手搓出来轻轻松松,但两个硬度一样的钢铁进行切削铣磨,这机床用不了多久就会报废。


    所以钢铁合金质量必须够硬!


    “殿下放心,一个月内,必出一批精品!”


    赵远挑眉,那可是合金哟,没有高温炉,怎么出精品?


    但手下的人积极性这么高,他也不好打击他们自信心,只是微笑的点点头。


    “那我就等你们的好消息……”


    因为干活有保底工资和分成,不再是死工资,这些匠人和矿工那真的是玩命的干!


    铁矿开采难度大?看我以力破之!


    新的冶炼技术不熟练?看我奇思妙想!


    在金钱面前,众人都摒弃门户之见,拿出压箱底的祖宗技艺,全力配合完成赵远的任务!


    看着热火朝天的工作现扬,赵远对着目瞪口呆的顾潘说道:“怎么,感觉很惊奇吗?”


    顾潘想到自家工人的积极性与这些人对比,输了不止几条街,他喃喃道:“怎么会这样……”


    赵远听到这句话,不屑的撇撇嘴。


    资本家永远都是剥削广大劳动力,赚取剩余劳动价值,伟大的红色革命思想家马大大陈述的一针见血。


    自己只是利用大乾朝廷天然的公信力和监督权,参与其中,并剥离他们的定价权,实现市扬经济与计划经济混合。


    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同时也借鉴了前世的一些经济手段。


    这个厂子名义上是顾潘的,毕竟他花了钱,但真正管理的却是赵德柱,以及新建立的府衙商务局。


    商务局的官员是方晋的得力下属,也是他的御用“师爷”兼族弟——方恩。


    赵远考核一番,才知道这个方恩也是一个妙人。


    科举一次不过后,他就不再参加科举,反而对一些“奇技淫巧”很有兴趣。


    并对自己的提问产生浓厚的探知欲!


    两人一大一小彻夜长谈,赵远也秉着举荐举贤,哪怕他与方晋有着血脉关系,也是强硬的将他塞进商务局当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