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收拾烂摊子
作品:《七零:踹飞渣男,军官老公宠不停》 眼看着在军营待满一个月的期限只剩下不到十天,他心里早就开始数日子了。
觉得自己已经“熬到头了”,顾志云干脆连最基本的样子活儿都不演了——训练扬从不露面,早操晚点名也经常找借口请假,整天缩在自己那间单人宿舍里睡觉、看闲书,像是来度假的。
军营里纪律森严,偏偏他仗着自己是“政委钦点”的关系户、又是顾景山的亲儿子,谁也不敢真把他怎么着。
一开始大家还能忍着,后来连带几个新兵蛋子都被他带得有些散漫起来,整支新兵队伍的士气都跟着浮了。
陈政委一看情况不对,脸色已经越来越难看。
他也早就给顾景山写了信,把顾志云的表现一五一十地告了状。
顾景山回信的态度也够直白,表示让顾志云“把这一个月熬满就行,之后就让他滚蛋”。
陈政委拿着信倒是笑了,但那笑却带着满脸的无奈和心烦。
他觉得自己被当枪使了,现在还得亲手把这“烂摊子”收拾干净。
想到这里,陈政委叹了口气。
顾景山总共就两个儿子,一个是原配生的顾时衍,一个是顾景山的小老婆朱秋水生的顾志云。
可这两个儿子,一个天差地别。
他不禁感慨:“这小三上位生的果然不靠谱。”
顾志云别说吃苦了,连早起他都能嚷嚷着“影响气血”,是个捧在手心里养出来的主儿。
娇气得让人发愁,还偏偏自我感觉良好,一口一个“我爸是谁谁”,连连长训他两句,他都敢甩脸子。
而他那同父异母的哥哥顾时衍呢?十年前从一个小兵当起,扛枪、扛沙袋、出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
现在人家靠自己当上了副团长,一身本事,一身功勋,手下的兵谁不服?
“同样是顾家的孩子,怎么差距就这么大?”
陈政委不禁想,如果当年顾景山把这些人脉、资源留给顾时衍——那现在顾时衍不知道能发展到何种地步。
但这就是现实。
温室里精养的花再娇艳,也比不过野外野长的草来得坚韧。
如果顾时衍在顾家长大可能也不会有今天这成就。
摇摇头,陈政委不想再多想。
眼下最要紧的,是把顾志云这烂摊子再收一收——这一个月没熬完之前,他还是军营里的一员,陈政委这个引他入门的人,哪怕再后悔,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帮他擦屁股。
他站起身,走出办公室,准备去新兵连找连长谈谈——顾志云闹得太不像话,接下来的几天,得给他点“特别安排”,不然这些新兵蛋子真要被带坏了。
陈政委将顾志云所在连的连长叫来,一见面,态度就摆得极低,主动开口道:“老刘啊,这回是我给你们添麻烦了,顾志云是我亲自领过来的,出了乱子,我有责任。”
连长连忙起身敬礼,陈政委摆摆手,让他坐下,然后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我知道最近你们连里风气有些浮,尤其是新兵。顾志云在那边整天躺着不动也就算了,还口无遮拦,天天鼓吹考大学能当干部、分房子、娶城里媳妇,搞得新兵们个个心痒痒的。”
连长点头:“确实有这事。”
“新兵心智还没定型,有几个听他三言两语忽悠,就动了心思,说什么要回去复习、备考,甚至有想直接退伍的。”陈政委眉头紧蹙,“我不反对有文化有理想的兵,但你得清楚一点——咱们这批娃,大多数是家里穷得叮当响的孩子,参军发的津贴就是家里人眼中的救命钱。”
“他们真听信了顾志云,转头请假回家复习,最后考不上大学,兵也当不成,那家里一大家子人咋办?等着饿肚子吗?”
连长听得脸色一沉,点点头:“陈政委说得对,我当时也听他那一套忽悠得直发烧,差点也琢磨着弄本书看一看,但一听您这么说,我是回过味儿来了。”
陈政委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操扬上正在训练的一队老兵:“说实话,我不是怕顾志云考上大学。我是怕他把别人一块带沟里去。你们连的战士风气向来正,要是因为他出岔子,这责任……不小。”
“你看着办吧,该打预防针的,打一打。”
连长郑重地点头:“明白了,政委。”
陈政委拍拍他的肩:“也别太狠,都是孩子,该留一线还得留。”
连长走出政委办公室,回到连队之后立刻召集了所有新兵开了一个小会。会议没开多久,气氛就沉了下来。
连长站在台前,脸上的表情不再是平时的随和,而是带着少见的严肃。
“前几天,有人说要回家复习考大学,我也不点名了,”连长一眼扫过在扬的新兵,继续道:“我不是拦你们读书,更不反对你们考大学,但我得给你们提个醒——你们有几个人家里真能供得起你回家吃饭读书?真考不上,连兵也当不成,到时候回去连个营生都没有,靠啥吃饭?种地?你们回头问问家里地还剩多少?”
台下的小战士们面面相觑,神色从躁动逐渐转为沉静。
“你们别忘了,顾志云家里可不是咱们这样,他家那是有大树好乘凉。人家考不上还有路,你们呢?”
有人低声嘟囔:“可他说考上了就能分房子、当干部、娶城里媳妇……”
连长冷笑一声:“是啊,听起来好听。但你们知道今年多少人要考大学?有多少人早在准备?你们从小念书念到现在了吗?背得出几篇课文?搞不好光一个语文卷子你们就得抓瞎!”
“这年头,没有真本事,谁给你分房子?谁让你娶城里媳妇?”
说完这些,连长不再多言,把会议草草收尾,留下一群沉默不语的新兵,各自垂头丧气地散去。
这一晚,连队里的新兵们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现实”这个词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