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宠臣归

作品:《抢我姻缘?改嫁纨绔称霸京城

    朝野上下,皆以为魏家能有今日权势——他掌魏家军、长子掌兵部要职,幼子控户部钱粮,都是因为他魏继昌的二女儿做了德妃,全是仗着德妃娘娘的恩宠。


    殊不知,这泼天的富贵,这看似倚仗裙带的关系,真正的推手,正是龙椅上这位深谋远虑的帝王。


    一切的根源,都得从十八年前那桩震惊朝野的军饷被劫案说起。


    当年,老靖安侯功勋盖世,在军中一呼百应,声望甚至一度凌驾于兵符之上。


    彼时新帝登基没几年,根基未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尤其是一个能“以情义调动军队”的帅才,更加令君主忌惮。


    哪怕当年的老靖安侯为了安定帝王之心,交出了七成的兵权,只留了一支他自己从无到有组建起来的景云军,只数万人,但陛下还是不能够放心。


    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便疯狂滋长。


    陛下太需要一场“意外”,来挫掉靖安侯府锐气、迫使其乖乖交出最后的兵权——最好是战事失利,从此解甲归田。


    于是,陛下选中了当时还只是六品下的小官魏继昌。


    而连接他们的纽带,便是如今的德妃,魏继昌那个年方十五便被送入赵王的府中为侍妾的女儿魏氏。


    赵王是当时陛下尚未登基前的封号。


    昔年的德妃还只是个小小侍妾,但她凭借乖顺机敏,深得赵王殿下的欢心,魏继昌也因此进入了陛下的核心视野。


    而魏继昌会被选中,也是因为当年陛下还只是先皇最小的弟弟,一个几乎毫无存在感的赵王,但他却毕恭毕敬,忠心耿耿。


    其恭敬的程度不亚于对着宫中的陛下和太后,这让当年还是赵王的陛下十分受用,就如同今日一般。


    陛下当然不知道,当年的魏继昌只是一个六品的小官,还是六品下。


    在这盛京城里,立权贵遍地,随便一个官员出手,一只手都能碾死他。


    他原本只是小吏员出身,走了狗屎运才拿了候补,所以他把比其他正经考上来的读书人,都更懂得人情世故和官场之道,也更放得下身段。


    所以他才能从那么一个小吏员,爬到了六品的位置。


    全靠他对上级的鞠躬尽瘁,曲意逢迎,向来也是谨小慎微的。


    为了往上爬,他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否则也不会将自己唯一的嫡女,送到并不起眼的赵王府去做侍妾了。


    而当年的魏氏也是个有野心的。


    更是将其父亲的那一套生存之道学了个十成十,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才能在王府站稳脚跟,得到当年的赵王的宠爱。


    陛下挑中了魏继昌之后,便宣他入宫。


    “魏卿可想一步登青云?”


    当时的魏继昌闻言,立刻伏跪在地,三拜九叩,“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万死不辞!但凭陛下吩咐!”


    当时的陛下,也是极为满意的。


    这魏继昌实在是个聪明人,只是一句话,他便明白要重是用他。


    “魏卿家难道就不问问,朕要让你做什么?”陛下有意试探道。


    “陛下,您乃天下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论陛下想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臣不需要过问,只需要听命行事即可!”


    魏继昌想都没想,脱口而出,神情更是极其严肃认真,仿佛这些话就刻在他心里一样。


    陛下因为他这份直爽和理所当然的态度而顿了片刻,嘴角随即扬起。


    “好,好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魏卿家真乃直臣也!”


    魏继昌知道自己赌对了,又连连磕了几个响头。


    而龙案之后的年轻帝王,却慢慢地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遣退左右。


    垂拱殿内,很快便只剩下他们君臣二人一个,坐在案后一个跪在地上。


    “魏卿家,接下来朕跟你说的每一个字,都要你好好的牢记在心里。”


    “是,还请陛下吩咐。”


    陛下眸色一沉,缓缓说道,“景云军与西戎开战在即,朕要你想个办法,令靖安侯战事失利。”


    魏继昌闻言脸色微变。


    他向来是个有主意的人,陛下提出这样的想法,他马上就想到,肯定是因为靖安侯功高震主,才会让陛下忌惮。


    他沉吟了片刻,便说道,“陛下,开战之后,景云军不过数万人,总有需要求援的时候,不若就在这方面动些手脚。”


    魏继昌本就是兵部的官员,只是官职太小,毫不起眼罢了。


    他祖上也是武将,但是家道中落,传到他这一代什么也不是了。


    他也一直想恢复先祖荣光,所以抓到一点机会,便会毫不犹豫地往上爬。


    陛下顿了顿,似笑非笑道,“我大盛与西戎开战在即,这个时候朕说这样的话,你竟也不问问,真为何要让靖安侯战事失利?”


    魏继昌连忙磕头,“微臣是您的臣子,理当为您冲锋陷阵,您这样做必然有您的道理,那不该是微臣考虑的事。”


    “哦?”事到如今,年轻的帝王还在试探。


    魏继昌又连忙补充道,“臣虽不才,名声不显,但先祖也曾为大盛开国出过一份绵薄之力,若是微臣也有机会上战场,定不会吝啬这七尺之躯,为陛下驱策!”


    魏继昌实在太会说话了,在他的一再表忠心之下,陛下终于彻底相信了他。


    他想出了等靖安侯求援之时故意拖延的战术,但随即又想到了别的。


    “陛下,若只是在靖安侯求援之时拖延援兵,怕是不能够让靖安侯失利。”魏继昌强调道。


    “怎么说?”


    “这位靖安侯向来用兵如神,德高望重,老人女人都愿意为他拿上刀枪敌人拼杀。若只是拖延了救援,他也一定能想到其他的办法补充兵力的。如果只是拖延救援怕是不能达到陛下想要的效果。”


    陛下缓缓点了头,深以为然。


    “那你可还有什么办法?”


    魏继昌面露难色,绞尽脑汁地想了又想。


    终于在几息之后,让他想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主意。


    “陛下,若想打压靖安侯的气焰,搓搓他的锐气,就必须,截断他的一切后援,连粮草也一并截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