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催命符

作品:《抢我姻缘?改嫁纨绔称霸京城

    “郭公公免礼平身。”沈棠雪笑盈盈地走上前,“郭公公是陛下跟前的红人,什么事还让你亲自跑一趟?怎么我们刚过来,你又如此匆匆忙忙的就要走?”


    郭琳起身,说道:“不是什么大事,让郡主挂心了。没想到还让郡主跑一趟。”


    他没松口留下,就是要走的意思。


    侯夫人等人也向郭琳行礼,他忙道不敢。


    “郭公公来了侯府,连盏茶不肯吃就要回去?”沈棠雪有些诧异。


    郭琳忙说已经用过茶了,还拉着江侯爷给他作证。


    侯爷笑眯眯说是。


    反倒把沈棠雪给逗笑了,“郭公公真够实诚的,说吃茶还真是吃口茶就回去了,若是陛下知道的,岂不是要说我招待不周?”


    郭琳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说话。


    沈棠雪又接着说道,“便是陛下让你办差,想必也不至于连吃盏茶都不让的。既然来了,就用些点心再回去。陛下若是觉得不妥,我进宫去说。”


    她的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身份也摆这儿,郭琳便只能硬着头皮坐下来。


    侯府上下大小的主子都到齐了。


    众人左右分列落座,点心茶水端上来,好好热闹了一番。


    坐了有半个时辰,郭琳才敢再次说要离开。


    这次沈棠雪没有再拦着,笑盈盈地道,“郭公公还有正经差事要办,我也不好再强留你,改日有时间,多来府里坐坐。”


    郭琳连声应是。


    郭琳出去是靖安侯和江淮衣亲自相送的,行至转角处僻静处,郭琳忽然想起什么,脚步一顿,“还请侯爷借一步说话。”


    江淮衣识趣的停步。


    靖安侯跟着郭琳往前走了几步。


    “陛下还有两句话,让咱家务必带到。”


    “公公请讲。”靖安侯正色道。


    郭琳压低了声音,“陛下的意思是,既然侯爷已经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便不妨大胆地说出来。无论如何,陛下都会替您,替侯府做主,也定会还当年的景云军一个公道。”


    他说着身子微微前倾,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江淮衣所在的方向,笑意意味深长了几分,“如此一来,世子爷的爵位,也能顺顺当当地继续传下去了。”


    话音落,靖安侯只觉得一股寒意自脚底直窜头顶,瞬间通达四肢百骸。


    好在他也是身经百战的虎将,只是眸子微微一沉,脸上的淡淡的笑意未变。


    “还请公公向陛下转告,臣已经知道陛下的意思。”


    “那便好,陛下也料到侯爷是个聪明人的。”


    郭琳轻轻拱手,带着那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转身离去。


    靖安侯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眸色深沉如海。


    “爹,郭公公说了什么?”


    靖安侯回头和江淮衣对视了一眼,“回去再说吧。”


    江淮衣点点头,父子俩一道返回前厅。


    这会儿的功夫,大房和三房的人都回去了。


    只有侯夫人和沈棠雪还在厅上坐着。


    靖安侯遣退左右,便将郭琳的话原原本本地转达了,“事情便是如此。”


    江淮衣和沈棠雪面面相觑。


    郭琳这番所含的深意,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看似皇恩浩荡的许诺,实则字字句句皆是敲打。


    “军饷被劫案,从头到尾都在当今这位陛下的掌握之中。”沈棠雪轻声道。


    陛下不仅知道他们查到了什么,更是在明示,需要他们交出的结果。


    这爵位传承的承诺,更像是一道用整个侯府前程做押的催命符。


    江淮衣沉默片刻,也道:“这侯府的爵位也不是非要不可的。”


    侯夫人闻言摇摇头,叹道,“事已至此,哪里还由得了我们选择。”


    靖安侯默不作声,但很显然,他也认可侯夫人的意思。


    他想过了许多的可能性,唯独没有想过,是这位陛下,想定晋阳王的罪名。


    这潭水,比他们想象的,要深得多,也险恶得多。


    靖安侯忧心忡忡。


    “父亲想如何做?”沈棠雪问道,“郭琳已经找上门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靖安侯陷入短暂的沉默。


    正厅里,安静得仿佛死寂一般。


    落针可闻。


    ……


    皇宫,垂拱殿。


    鎏金兽首香炉里吐出袅袅青烟。御前太监陈宝和轻步上前,低声道:“陛下,魏将军和两位魏大人求见。”


    今日郭琳被派去了靖安侯府,御前伺候的位置,便由陈宝和顶了上来。


    “宣。”


    龙椅上,当今天子淡淡开口。


    他的目光掠过奏折上“晋阳王”三字,深邃难测。


    殿门开启,三人鱼贯而入。


    为首者正是德妃之父、魏家军主帅魏继昌。


    他一身常服,风尘仆仆,紧随其后的是他的长子、兵部侍郎魏思杰,以及三子、户部侍郎魏思平。


    他本该在千里之外的边陲镇守,此刻却秘密出现在这深宫大殿里。


    “臣等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齐齐叩拜,姿态极为恭敬。


    “平身吧。”皇帝放下朱笔,目光落在魏继昌身上,“魏卿一路辛苦,陈宝和,赐魏卿座。”


    “为陛下效力,鞠躬尽瘁、万死不辞!”魏继昌声音洪亮,带着军旅之人的硬朗,房梁仿佛都为之一震。


    模样生得儒雅的陛下,嘴角勾起一抹不经意的笑,每次见到魏继昌,都如此的令人心旷神怡呢。


    陛下摆摆手,陈宝和随即替魏继昌搬上一张椅子,就放在陛下的下首。


    魏继昌又拱手道:“谢陛下赐座!”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赐座,像极了在长辈面前谨小慎微的晚辈。


    魏思杰和魏思平也都恭恭敬敬地在父亲身边站着,低眉顺眼的,很是恭顺。


    陛下对他们这一家子十年如一日的恭敬,很是受用。


    当年也正是因为他的忠心耿耿,态度恭敬,才选中了他。


    可陛下看不到的是,魏继昌此时的眼神却锐利如鹰,甚至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亢奋。


    陛下此时密召他回盛京,只可能因为一件事,那便是——筹划多年的大网,到了该收拢的时刻。


    这一天他实在是等了太久太久了。


    十八年,整整十八年,当年没能将靖安侯府彻底打垮,今日终于有了机会!


    这一次,他绝不会再让他们有一点点爬起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