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章 再来市里

作品:《炮灰真千金没死成人生赢家

    自上次买下这个院子到现在,真的有好久没来了。


    房子被打扫得很干净,本身苏瑾就是一个勤快的人,在厂里上班的时候,每个星期休息,就会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


    小院里面还种着一些简单的蔬菜,平时不在厂里吃饭的时候,他也会自己开火。


    到家休息了一会儿,苏瑾就招呼着爹娘和小妹去国营饭店吃饭。


    王春花和苏铁柱不让。


    “就在家吃就行,我带了好多肉还有别的东西上来,做一下很快的。”


    “没事的,娘,咱们出去吃,吃完饭以后,咱们再去百货公司转转,我和朝云约好了,咱们明天就去上门。”


    “啊,这么急呀?那也行。”


    儿子的事情耽误不得,王春花只能够妥协。


    一家人就去国营饭店吃饭,一顿饭花了好几块钱,可把王春花给心疼坏了,没办法,老太太哪怕手里已经有好几千块钱了,但从小到大勤俭节约惯了,一时半会儿也是改不了的。


    “大哥,大哥,嫂子漂不漂亮?”苏宁非常的好奇。


    “等明天你见到就知道了。”


    “小气鬼,居然不告诉我!”


    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就去了百货大楼,第一次上门,肯定得带点东西,虽然王春花已经做了准备,但是像烟酒这种东西,还是得去百货公司买。


    另外王春花还想给未来的大儿媳妇买块手表,只不过家里没有手表票,听说百货公司有那种进口的,不要手表票,就是价格贵一点,她想去看看。


    如果能定下来,到时候就来买,现在身怀巨款的老太太,一点都不差钱。


    他们先是来的烟酒柜台,买了两瓶茅台,两条大前门,酒票和烟票是苏瑾拿出来的,钱也是他自己花。


    现在他每个月不仅有工资,而且还有食品厂的分红,也存了一笔不小的数目。


    送给老丈人老丈母娘的东西,当然得自己出钱。


    王春花则是花钱买了一些点心糖果什么的,这些差不多就够了,毕竟自己还带了不少的好东西。


    听说未来大嫂的大姐就是在这家百货公司工作的,不过今天好像没有上班。


    一家人买完东西就回去了,忙碌了一天也累了。


    在家里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刚好是星期天,一家人穿戴一新,拎着礼物就去了王家。


    王父因为是在市纺织厂工作,所以一家人住在市纺织厂的家属楼,也就是筒子楼。


    家里的面积很小,不过幸好大儿子和二女儿都已经结婚了。


    大儿子是当兵的,在这里肯定是不能够分配房子,所以老两口就花了点钱,托了一些关系,给两个人买了一套房子,房子不是很大,就在家属院的边上。


    为什么买在那里,主要也是因为大儿子的级别不够,没有去随军,前两年生了孙子,因为他们俩个人都有工作,所以孙子是给那边的亲家在带的,平时他们放假就会送到这里来,在边上也能够互相照应一点。


    不过大儿子今年的级别升了,已经可以达到随军的资格,就是不知道大儿媳妇是怎么想的,毕竟现在大儿媳妇有工作,如果去随军的话,工作的问题很难解决。


    哪怕已经解决了两个孩子的婚姻问题和住房问题,王家的房子还是很逼仄。


    30多平的房子,没有厨房,做饭都在外面的过道,里面被隔成三个房间和一个客厅。


    <span>记住本站:</span>    客厅还兼顾着餐厅的功能。


    二女儿没有结婚的时候,是和三女儿一起睡的,大儿子一间,他们两口子一间,两个女儿一间。


    每一间屋子都很小,没办法,这幢楼里面都是这种情况。


    后来又生了双胞胎,刚好二女儿出嫁了,等最小的女儿大一点,就让三女儿带着小女孩睡,小儿子一间。


    像他们家这样的情况还算是好的,很多人家房子不够,有时候一张床上能睡好几个孩子。


    王家老两口,当家的叫王爱国,是市纺织厂的车间主任。


    女主人叫做李爱红,在街道办工作,老两口也算是比较明事理的家长。


    家里的这五个孩子也比较的和睦,虽然偏疼最小的两个孩子,但是也没有亏待前面三个孩子,对于这一次三女儿对象上门的事情,老两口也非常的重视。


    刚开始听说王朝云找了一个乡下的对象,老两口是很反对的。


    乡下的日子不好过,他们不可能让女儿去乡下受苦,后来听说这小伙子在是机械厂工作,而且还是个正式工,并且家里还给小伙在这里买了房子。


    老两口这才松了口,但是也并没有完全同意。


    王爱国先是找自己的熟人,去市机械厂打听了一下苏瑾的人品。


    又让二女婿去苏瑾的老家去打听了一下苏家的情况,二女婿是一名货车司机,平时走南闯北的,到这个地方去送货,很快就能够打听出来。


    经过一番考察,王家老两口了解到苏家和苏瑾的情况,虽然是乡下的,而且还有两个兄弟,但家庭条件属实不错。


    苏瑾的两个兄弟,虽然不像他在市里面工作,但是人家也在村里开办的食品厂工作,包括最小的小闺女,也在那里工作,这相当于苏家四个孩子每个人都解决了工作的问题。


    那家食品厂他们都听说过,今年他们纺织厂过年给员工发的福利,就是那家食品厂生产的。


    这也是老两口松口的原因之一,毕竟如果三女儿嫁到苏家,后面的两个小叔子和小姑子都解决了工作的问题,那么也不至于拖累自己的大哥大嫂。


    住在筒子楼里有一点不好的就是,一家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快整栋楼都知道了。


    这不今天王家三闺女会亲家,王家人什么都没说,就看着李爱红前一天买了好多东西回来,这左右邻居就开始猜测了。


    一大早,一家人忙忙碌碌的,这一下子差不多整栋楼都知道了。


    “诶,怎么没听说啊?这王家三闺女谈了个什么对象啊?”


    “这我哪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听说男方家里是乡下的。”


    “啊,乡下的?怎么会呢?这王家的条件不错呀,怎么还找个乡下的女婿。”


    “乡下怎么了?说不定乡下的日子比我们这里都好过呢!不缺粮食吃。”


    “那男方工作呢?那王家三闺女可是在纺织厂工作的,听说还是财务科的,哎呦,这么好的条件怎么就找了个乡下的?早知道就介绍给我侄子了。”


    “哎呀,你那侄子就算了吧。”


    “我那侄子怎么了?虽然是个临时工,那怎么也比乡下来的没工作好吧。”


    “谁告诉你了没工作的,人家男方有工作,听说还是机械厂的,还是个正式工!”


    “哎呀,那可真不错!是个有本事的。”


    <span>记住本站:</span>    “可不是嘛!”


    ……


    不管邻居们议论纷纷,此时的王家也是忙碌的不行。


    大儿媳妇和二女儿都回来帮忙了,三女婿第一次上门,而且还是带着父母一起上门,王家人也是非常的重视,这一次如果顺利,他们家老三的婚事就算正式定下了。


    <span>记住本站:</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