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章 摘桃子?
作品:《炮灰真千金没死成人生赢家》 大青山村的成功,还是很令人侧目的,毕竟去年他们食品厂一共上交到公社的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大队长向公社领导们介绍着食品厂的发展以及村里的变化,领导们频频点头。
大队长把食品厂的起源也和领导们说了,当然没有只说苏宁一个人,而是说的他们家当初把方子无私奉献出来的事情。
这让领导们对苏宁又是一顿的夸,弄得她非常的不好意思。
苏宁发现自己还是挺不适应这种扬合的,不过为了村里的发展还是努力的配合着。
说着说着,领导们就聊起了大青山食品厂未来的发展。
“我觉得,这工厂还是应该建在公社比较好,这样一来也能够更好的发展。”说话的是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
站在边上的苏宁听到这个话,顿时心里面一紧。
什么意思?这是想要摘桃子来了?
还没有等到她说什么,大队长就开始反驳了。
“我们食品厂之所以现在发展得这么好,主要也是依托于厂里面的几个支柱产品,例如开口松子,椒盐榛果仁等,这些产品的原材料,大部分是由我们本村的村民上山采摘的,我们这里相当于是原产地,在收购价上就有绝对的优势。
如果把食品厂开到公社去,那么对于村民们来说,如何把原材料送到公司就是一个难题,当然食品厂也可以直接来村里收货,但是无形当中也会增加很多的运输成本……”
苏宁没有想到,大队长分析的头头是道,把刚才提出这个意见的男人说的哑口无言。
几个领导听着大队长的分析,也是频频点头。
之前他们其实也是有这种想法的,虽然现在大青山村的食品厂每个季度都能够上交三成的利润给公社。
公社有了这笔收入,这一年的时间也做了很多事。
但是人总是不满足的,既然有了三成的收入,如果把大青山村的这个食品厂搬到公社去呢?
那他们会不会得到更多?
只不过这些想法在听到沈大山的分析以后,现在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三成的利润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没必要再冒险。
一直把所有的领导和各个大队的人都送走,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次领导过来考察,也为他们村解决了很多事情。
首先就是村小学的教学问题,领导们答应会派两个专业的老师过来进行指导,等到九月份的时候,小学就可以正式运行起来了。
还有就是关于通往公社的这条路,这是他们村目前最头疼的,领导们这次过来,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这条路。
为了食品厂长期的发展,修路势在必行,当然这时候不可能修什么水泥路或者是柏油路,能够修一条石子路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具体的事情还得大队长多往公社那里跑跑,多争取一些资金。
食品厂又经过了第二次分红,第二次分红期间因为赶上过年出货,出货量是平时的几倍,利润也是平时的几倍,所以每家每户拿到手的分红也更多了。
当然,当时投资少的,这一回又拍青了大腿。
现在村里的大队部不缺钱,但是要修一条路出来,还是很困难的。
所以大队长一路说的都是村里面的困难以及村里面的发展。
<span>记住本站:</span> 效果还不错,至少领导们表示会帮助解决。
转眼春天就过去了,天气也越来越热,苏宁收拾着行李,准备和爹娘一起去市里。
这次去市里要解决几件事情,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会亲家。
没错,大哥和未来大嫂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这时候像他们这样马上准备讨论亲事,却连未来儿媳妇的面都没有见过的还挺常见的。
这时候的人,自由恋爱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都是相亲结婚的。
有时候看对眼了,可能见一面就结婚了。
对于这一次会亲家,王春花和苏铁柱两口子非常的重视。
大儿子写信回来说了一下儿媳妇那边的情况,这一下老两口更紧张了。
未来大儿媳妇名叫王朝云,今年19岁,父亲是市纺织厂的生产主任,母亲是某街道办的妇女主任。
上面有一个大姐,一个大哥,下面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弟弟和妹妹是龙凤胎。
大哥和大姐都已经结婚,大哥是当兵的,大嫂在市政府工作,大姐就在百货公司工作,是一名售货员,大姐夫是一名司机。
至于底下的弟弟妹妹,是家里最小的,目前还在上小学。
一家七口,五个都有正式工作,而且全都是城里人。
这让王春花非常的恐慌,这家世实在是太好了,他家大儿能配得上吗?
虽然王春花自认为大儿子长得一表人才,现在不仅有稳定的工作,在市里面也有房子。
但是和未来亲家一比,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和老两口的焦虑不安不同,苏宁则是兴奋,也不知道这未来大嫂怎么样?但是大哥总归和上一辈子不一样了。
苏宁把厂里的事情交代给两个哥哥,其实也没有什么好交代的,基本上现在厂里的事情都是两个哥哥在管理,她现在有点甩手掌柜的感觉,要不是因为大队长死活不同意辞了这个顾问的工作,她早就可以过上每天上山下河的日子了,还是那样的日子有趣。
这次王春花去市里会亲家,可以说是做了万全的准备。
把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都翻出来了,还给未来的儿媳妇一家带了很多礼物。
整理出整整一麻袋,里面全都是各种各样的肉。
随着上山的人越来越多,经常会有人家打到野兔野鸡傻狍子什么的,王春花去换了不少。
另外还有就是各种各样的菜干以及蘑菇干,还有他们食品厂生产的各种各样的产品,加在一起又是一个麻袋。
准备出发的早上,二哥特意借了村里的拖拉机,把他们三个人送到了公社的汽车站。
三个人扛着两个麻袋还有自己的衣服什么的,就坐上了前往市里的公共汽车。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三个人终于到了市里,一下车就远远看见苏瑾站在那里。
“大哥!”
苏宁朝着苏瑾挥手,苏瑾看见了,连忙小跑过来。
“爹娘,小妹,一路辛苦了!”
<span>记住本站:</span> “大哥,等很久了吧。”
“是啊,大儿,是不是等很久了?”
“没有,我也是才刚到,咱们现在回家去。”
“好好好!”
四个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准备坐公交汽车回家。
一路上,王春花都在和苏瑾打听着未来儿媳妇家的事情。
看出母亲的紧张,苏瑾连忙开口安慰:“您未来儿媳妇家虽然条件不错,但我那未来的老丈人和丈母娘也是明理的,我之前已经和他们说了我们家的情况,您就放心吧。”
“哎,好好好,放心,放心。”
王春花虽然嘴里说着放心,但其实心里面一点都没有放心。
扬面话谁不会说,她比谁说的都好听,不过还是担心大儿子未来的老丈人家条件太好,自己的大儿子以后会没有底气。
但是想想其实自己家里,除了是农村的,其实条件也不差。
大儿子有正式的工作,另外两个儿子也有工作,她闺女还是厂里的顾问呢!最关键的是,他们家每一季度都能拿到不少的分红。
一年下来可是不少,生活条件一点都不比城里人差。
主要是他们老两口没有工作,但他们老两口手里有钱啊,以后也不奢望着哪个儿子给养老,说起来也还是很有底气的。
这件事情其实是王春花昨天晚上和苏铁柱分析的,虽然未来亲家家里条件好,但是比起来他们也不差,所以也没有什么好自卑的。
<span>记住本站:</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