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杀猪!
作品:《替资本家小姐下乡,致富撩汉样样行》 王爱国见人都来齐了,开始分组。
根据顾念一的安排,有吸引火力组,这组由顾念一带队,组员都是些长腿能跑的青年。
打枪组,还有负责抓野猪崽的一组,这组大多数都是些中年人。
顾念一站在前面,沉着又冷静,
“据我所知,野猪有两个弱点,一个是在的颈部,但它的颈部特别厚,用锄头打得时候,要使出吃奶的劲儿。”
“还有一个弱点,就是它的两眼中间上方,如果能打得准,就可以当场毙命。”
“大家灵活应对,打不过的时候就往布置陷阱的地方跑,但要注意咱们自己人不要掉进陷阱里了。”
“如果你觉得你的体力不够跑到陷阱处,那就往树林里跑,野猪的眼睛看东西不清楚,你往灌木丛里一蹲,它就看不到你了。”
“我昨天已经用辣椒面弄坏了它们的鼻子,现在它们的优势无非是体格大,但我们这么多人呢,几个人扯一个腿也能抓住它。”
“大家记住一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逞强,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害怕咱就跑,没什么丢人的,家里还有老娘、媳妇和孩子在等你。”
顾念一和王爱国对视一眼,王爱国点头,发号施令:“进山杀猪!”
进村的人数比昨天还多,大家都走得十分小心,生怕弄出什么响声。
在布置陷阱的地方,打枪组按照顾念一画好的点位上树,等着野猪过来,用子弹逼着它们往前跑,掉进陷阱里。
其他两组继续往前走,走到距离野猪一公里的地方,顾念一让村民躲在树林里等着,自己去探路。
不出顾念一所料,日头正大的时候,这些野猪正躲在树荫处睡觉。
顾念一轻手轻脚的走到最边上的野猪跟前,拿起刀就往野猪两眼中间刺去。
这一刀她用了十成的劲儿,野猪发出惊天吼声,可惜已经晚了,在地上扑腾几下,最终倒了下去。
在野猪吼叫时,顾念一已经急忙往陷阱处跑。
其他三只大野猪紧追着顾念一不放,剩下的四只小野猪被冲散了,四处乱跑。
负责抓野猪崽的一组人从外围绕路过去,轻而易举的就抓住了四只小野猪。
小野猪的叫声惊动了正在追顾念一的母猪,母猪急急掉头就要去找孩子。
顾念一大喊一声,“拦住它!”
自己则是带着另外两只野猪继续往前跑。
其他几个青年明白顾念一的意思,自己的爹都在那边抓猪崽,千万不能让这只母猪过去。
他们握紧手里的工具追上了母猪,将它围在一个圈里。
母猪估计是着急去救自己的孩子,慌不择路的往一个人身上撞去。
这人急急避开,其他几人趁机会砸向母猪的颈部、头部。
持刀的青年是王爱国选出来的,十分机灵,他爬到树上,向下跳的同时将刀插进母猪的两眼中间。
另一边,顾念一顺利的将两只野猪带进了陷阱里。
这些野猪原本就没有吃的东西,力气也不大,在坑里挣扎被扎成了刺猬,没抽搐几下就不动了。
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聚过来,盯着坑里的野猪,有人带头喊了一声,“成了!”
大家欢呼起来,“成了!我们成功了!”
王爱国带着中年组过来,每两个人抓着一只小野猪,
顾念一从树林里走出来,对王爱国说:
“王叔,你们先往山下走,我带人去运里面那只野猪。”
王爱国应了声,点了几个人跟顾念一一起去野猪老巢。
顾念一带着人往里走,碰上拖着母猪尸体的村民,大家都兴高采烈的打招呼。
顾念一下意识去看那只母猪,却见母猪还睁着眼睛,不大的眼里有泪水流出。
顾念一心里唏嘘,野兽也有母爱。
她转念想起原主的妈刘美玉,不由得摇摇头,有时候人还不如动物。
托运过程很顺利,就是再瘦弱的人此时也能拿得动肉。
八只野猪被托运到了小广场,王爱国站在台上,激动的直抹眼泪。
“各位乡亲,我们这次一个人都没有受伤,还抓了这么多野猪,除去上交给公社的一头,剩下的我们全村人一起分,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这次我们总算是能过个好年了。”
十几年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肉。
“这一切都是顾知青的功劳,也是因为她,我们田里的庄稼越长越好。”
王爱国看着人群中的顾念一,深深的鞠了一躬。
“顾知青,我王爱国代表全村人感谢你!”
顾念一几步走上台,扶起了王爱国。
她此时也有些激动,距离她不用上工又近了一步!
“乡亲们,这次能杀这么多猪,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你们每个人都出了力。”
“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我们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王爱国带头鼓起了掌,台下的村民也都跟着鼓掌,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好久。
……
顾念一回到家里,赵可早给她准备好了热水。
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没等到头发干透就睡着了。
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天早上,顾念一赖在床上不想动,她今天无论如何也不想去上工,她要去镇上买东西犒劳自己!
等赵可起来,两人简单的吃了早饭,就往出走。
跟王爱国请假时,王爱国直摆手,“去吧去吧。”
驴车照旧等在村口,村民们都在忙着分肉煮肉,今天只有顾念一两人坐车。
老罗叔见到顾念一,笑得见牙不见眼,
“顾知青要去镇上哪里,我老罗直接给你送到门口,要不是你,我们哪能吃上肉啊。”
顾念一笑眯眯的,虽说她不用老罗给她送到门口,但老罗的态度就是村里大多数人的态度。
“叔,不用了,我们就随便转转。”
到了镇上,顾念一带着赵可去逛商城。
资本家小姐的标签已经去掉了,现在村里人对她的态度大大转变。
她终于可以穿点漂亮的衣服了。
“镇上还是比村里强点,你看那个姑娘穿的镶皮棉袄真好看,看起来真有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