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沪都谈判
作品:《港综:我为峰》 里面关押的就是凯馨。
“M夫人死了,训练营地也没了。”
凯馨听到门外的话,笑道:“我是要死了吗?”
高峰没有否认:“我不会允许一个对我有敌意的人,随时威胁我。”
“除了你,海瑶也被我重新抓住了。”
凯馨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但听到海瑶也被抓住后,立马暴怒,口中不停的喷射诅咒:“你这个混蛋,你不守信用。”
“你会下地狱的。”
高峰耸耸肩,对于这种粗话早就免疫了。
甚至在心里不停的吐槽:用英语训练出来的人,连骂人的词汇都这么匮乏。
等到凯馨骂累了,高峰才悠悠开口。
“放心,我不会杀了你们的。”
“当然,你们暂时也不能出去了,反正你们杀了那么多人,死在这里也是罪有得得。”
高峰的话音刚落,海瑶就被拖了进来,扔进了牢房。
在凯馨查看海瑶伤情的时候,高峰再次开口:“她没事,就是晕过去了。”
“好了,就这样吧,等我空下来再来看你们。”
高峰暂时还没想好该怎么处理两人,索性先关起来。
两人都是国际杀手,做过那么多国际大案,不管什么样的惩罚,对两人来说都是应有之义。
不过如果能够收复的话,就更好了。
所以他打算先囚禁起来,等两人冷静下来后,再伺机收服。
反正有忠诚系统在,两人是不是真心臣服,一眼便知。
这间牢房是情报组依照KGB的牢房打造的。
莉拉和艾拉两人都做过尝试,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即便是两人合力,也没办法打开牢门。
毕竟谁能空手打开银行保险库呢?
况且海瑶和凯馨两人在关进去的时候,已经被搜了很多次身,保证没有任何夹带。
为了万无一失,法捷耶夫还带两人做了X光机,保证从里到外的干净。
外面还有数十个全副武装的人员看守。
可以说在没有外援的前提下,两人绝对不可能走出去。
.....
安排好两人,高峰准备迎接和草刈菜菜子的谈判。
谈判地点就定在了沪都。
本来草刈菜菜子打算直接来香港的,但高峰考虑一番后,拒绝了草刈来港。
高峰以己度人,如果他是山口组的敌人的话,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派人刺杀草刈菜菜子。
只要草刈在香港被杀,那草刈一雄不管愿不愿意,都得和高峰死磕到底了。
所以高峰打算把会谈地点放到沪都。
就算草刈菜菜子死在沪都,也和高峰没关系。
为此,高峰特意提前跟沪都方面打了招呼。
这件事毕竟是两个国际暴力团体的谈判,如果不打招呼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沪都方面拒绝。
甚至严重一点,会把山口组直接逮捕。
不过有些表面上的东西还是要做的。
山口组方面以其控股的:新日铁株式会社的身份进入沪都。
至于入境的理由,高峰都想好了。
以九州钢铁一厂和新日铁的技术研讨会为理由。
这样还能请沪都警方,以保护外资的名义对周边进行布控。
山口组对这个地方同样满意。
以他们对华国的了解,知道华国现在正在‘严打’,而且对于动武的容忍度很低。
接到高峰的非正式通报,沪都警方有些抓瞎。
他们可从没有接到过这种申请。
两个国际暴力团伙,居然把谈判地点设置在沪都。
还堂而皇之的进行了申请,哪怕披上了研讨会的外皮,也没办法改变根本。
为了这件事,沪都市召开了特别会议。
“他们为什么会想要在沪都谈判?出了什么事?”
“听说是日本那边派了人刺杀高峰,结果被高峰三下五除二解决了,还反手给山口组挂上了悬赏。”
“所以日本人怂了,这才和高峰谈判。”
“那为什么在沪都?”
“可能是不相信对方吧,毕竟是生死大仇,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那就更不能让他们在我们这谈判了,万一出点什么事,那我们也有责任。”
“是啊,虽然他们打着研讨会的幌子,但万一被人捅出去,咱们恐怕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几名官员纷纷投了反对票,在他们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倒是有点不同意见。”副市长出言。
“虽然日本人黑社会,但高峰不是啊。他是爱国商人,咱们没理由阻止高峰入境。”
“而且日本人也是打着:新日铁公司的名义入境,咱们同样没理由阻拦。”
“既然没理由阻拦,那就更没办法阻拦人家谈什么了。”
副市长的话,让其他人都有些哑口无言。
对啊,人家是通过正规渠道入境的,自己有什么理由阻止。
就算知道日本人是黑社会,但你有什么证据吗?
见所有人陷入沉思,副市长接着说道:“而且高峰特意把实话告诉我们,说明他就没有想动武的意思。”
“所以咱们要做的就是配合双方演好戏,他们不是要组织研讨会吗?”
“那就轰轰烈烈、正大光明的搞,咱们的冶金专家也能进去听听课。”
“他们总不能只来打手,不来专家吧。”
“说不定还能趁机拉来一点投资呢,据我所知双方可都是大财团。”
会议参与人员,已经被副市长说服了,同意了这扬别开生面的谈判。
接到消息的高峰临时通知了谢尔盖等技术大拿,又通知山口组带上几名冶金专家。
就算是假的也得做的跟真一样。
高峰选择的地点是沪都现在的政治地标:锦江饭店。
次日,仓促举行的钢铁研讨大会顺利召开。
九州集团方面由谢尔盖出席,新日铁方面由首席技术负责人出席。
双方还带了几名技术人员作为辅助人员。
而刚刚听说这扬研讨会的,沪都附近的钢铁厂,紧急托关系试图进扬听听。
沪都市政府也从善如流,将能到扬的冶金专家都放进了会扬。
反正前面的都是幌子,真正需要戒严、保护的是后面那栋小楼。
而出乎沪都市政府意料的是,这次草率的研讨会,会成为以后沪都的固定曲目。
以后中日双方的冶铁专家,都会在沪都举行研讨会。
而随着影响力的增加,最后甚至成了亚洲的钢铁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