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掌掌眼
作品:《我惨死全府欢庆?真千金重生送上满门抄斩》 为避人耳目,郑家的消息每隔三日,送到宫中一次。
自陆昭昭出宫后,郑淑妃每天都控制不住的兴奋与激动。
母亲在宫外布局了很久,除了陆夫人这条明线,还有庆阳侯世子和陆华这条暗线。
双重夹击下,她就不信陆昭昭还能安然无恙。
可入夜后,递进来的消息却是:一明一暗两条线都废了,陆夫人还舔着脸向郑家要人。
一想到,陆昭昭的日子,仍过的舒舒服服。
郑淑妃被刺激得,小肚子一阵阵到的疼,连夜急召了太医来保胎。
怕常住宫中,影响皇上来探望女儿的郑夫人,也被连夜请进了宫里。
“傻孩子,皇嗣比什么都重要。”
“陆昭昭的事情,自有母亲来办。”
“陆家那个蠢妇自有她的用处,何况庆阳侯夫人慧敏郡主又不是蠢的。”
有母亲在身边,郑淑妃只觉得格外安心,“母亲,快说说,庆阳侯夫人打算怎样?”
郑夫人成竹在胸,“庆阳侯府为了他家世子的事,恨毒了陆昭昭。明着,侯府不能拿那贱人怎样。可若是娶进了家门,婆母磋磨儿媳妇,随便站站规矩,也够她受的。”
“再说那庆阳侯世子,自从发生那档子事后,本就变态的嗜好更变态了。家里的通房小厮,已经横着抬出去五六个了。”
听母亲这么说,郑淑妃更加心领神会了。
很快,她就摇了摇头,“庆阳侯世子那名声,皇上能舍得把那贱人嫁过去?”
郑夫人给了女儿一个安心的眼神,“庆阳侯夫人慧敏郡主,可是德王府唯一的孩子。”
早朝。
庆阳侯夫妇联袂上殿,庆阳侯夫人慧敏郡主左手持先帝御赐金牌,右手抱了亡父德王的牌位。
德王为救先帝丧命,先帝临终前赐下金牌,嘱咐务必善待慧敏郡主。
这也是这些年来,庆阳侯世子五毒俱全,满京都上下却无人敢管的原因。
看到德王牌位,皇上亲自走下龙椅来迎,“堂姐。”
慧敏郡主将金牌交还,抱着德王的牌位跪在了当场。
庆阳侯也跪了,还递上了自己请求陛下赐婚儿子和陆昭昭的折子。
皇上翻了一下奏折,目光只是在赐婚人选上停留了一下,就不动声色的移开。
庆阳侯夫妇异口同声的道:“恳请皇上为小儿和陆……”
他们夫妇二人话还没说完,人群中的陆尚书就突然一个趔趄扑了过来。
“啊…呀!”
他是被人推上来的。
推他的是名御史,事成后给慕寒送去了一个眼神后,就隐匿在人群中,深藏功与名。
陆尚书自觉殿前失仪,忙是请罪。
皇上抬手,恕他无罪,“庆阳侯夫妇想纳你家那养女为妾,你有话想说,也是正常。”
陆尚书可不是个傻的,要是就为了纳妾,何至于把德王的牌位搬上来。
而且两家儿子刚出了那种事情,庆阳侯府就是脑子进水了,也不会这个时候来结两姓之好。
他们是冲着陆昭昭去的。
陆尚书倒是想把家里的活祖宗赶紧嫁出去,可今天这架势,明显是皇上不同意这门婚事,又不能亲自拒绝,才有长眼色的人,把自己推出来顶锅。
锅不好好顶着,乌纱帽就得搬家。
一番头脑风暴后,陆尚书诚挚开口,“老臣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嫡女是个有福气,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要亲自赐婚,自不用老臣操心了。养女的归宿,老臣着实犯愁。”
“承蒙庆阳侯夫妇看得上我家那养女,只是她……”
一番欲言又止后,陆尚书说出了结论,“实在不堪入侯府为妾。”
庆阳侯夫妇刚想反驳什么,皇上已经过去,抬着德王的牌位,扶起了慧敏郡主,“表姐,先起来。”
“朕的子侄,朕会上心。为了德王叔,朕也必叫大侄子抱得美人归。偏心子侄的事,朕和表姐早朝后细说。”
皇上打了个哈哈,就开始议起了正经国事。
有慕寒在,朝堂上这点事儿,第一时间就传到了陆昭昭耳中。
得了信,她略一思索,就叫来人自称是元景的心腹,换个务必让陆夫人和陆茗凝误会的说辞,把这些事说给她们听。
陆夫人笑着打赏了那人二两银子,等人走了,一张脸彻底就扭曲了。
庆阳侯世子那么个五毒俱全的东西,老爷为了不让陆昭昭那个贱人嫁,居然主动把把可怜的凝儿推出去顶缸。
虽然这事儿后来没成,可陆夫人越想越心绞痛,她揉皱了一整个帕子
陆茗凝昨晚下毒被抓,正心虚着,不敢肆意表露情绪,以退为进的抹眼泪,“娘亲,都是凝儿不好。如果必须要去给庆阳侯世子做妾,凝儿去就是了。”
她呜呜的哭着,陆夫人安慰着她,“好凝儿,娘亲绝不会让你给庆阳侯世子做妾。你长的这么美,什么样的高门不随你嫁。没事的,那个贱丫头活不了几天了,等她死了,就让你爹请旨,由你承袭了县主的位置。”
“到时候再好好包装运作一番,家里给你赔上嫁妆,你会比谁嫁得都好的。”
陆夫人正和陆茗凝憧憬着美好未来,就听到心腹来报,说老爷下朝回家,就让人抄了夏家庄上下所有未婚男子的庚帖,给送到书房去。
“你帮着掌掌眼吧。”
陆尚书派人将陆昭昭请去书房,还有些谄媚的推过了一摞庚贴。
“怎么?”陆昭昭笑盈盈的闲坐在一旁。
陆尚书赔了个笑脸,递过去一份庚帖,“昭昭,你在夏家庄长大。陆茗凝到底顶着陆家养女的身份,发嫁了出去,也得嫁个正经人家。夏家庄人头你都熟,给看看?”
陆昭昭接过庚帖,“爹爹不怕我乱指一通,给陆茗凝找个八十老头,让她嫁过去就守寡?或者找个病秧子,让她嫁过去只能伺候汤药,日日守活寡?”
想想皇上对这个女儿的维护,还有她手里那份庆阳侯世子的供词。
陆尚书没有半分迟疑的说:“只要昭昭能消气,我们父女从此一心,如此也甚好。”
陆昭昭重重的放下了庚帖,“想要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