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搬家新宅院

作品:《躺平摆不烂

    东方云衡离开后,白棠曾去看过他的前妻,那是个善于满足的良善之人。白棠告知那妇人,自己从受过东方云衡的恩惠,若是她日遇到困难可去寻她帮忙。


    那妇人知道了她的身份,也没有攀附之意,但是却是很真诚的向她道了谢。


    东方云衡在母亲去世后就给表妹放妻书,当时她并未收下。她本就是天缺之人,能嫁给东方云衡,成为他名义上的妻子,还能收养女儿,让她体会为人母的幸福,这样儿的生活她很满足。当她得知东方云衡要远行,她主动接下了放妻书,承诺会守着女儿好好生活,也保证逢年过节会去公婆的坟头烧纸。她的行为,让东方云衡离开的没有后顾之忧。


    东方云衡离开后,她烧掉放妻书。她从未想过改嫁,毕竟这世上像表哥这样不嫌弃她,还愿意给她一个家的男人不多见。她现在有栖身之所,有女儿陪伴,手里还有表哥留给他的家财,足够她与女儿生活。她愿意守着东方家的宅子了却此生。


    白棠跟娘亲说过自己买的宅子的情况,白氏知道那宅子对白棠修炼有好处,所以女儿提出搬到南城的时候,她没有一口回绝。毕竟,在她心里,女儿的身体最重要。而且女儿只是搬到南城,还在京城,想女儿了,她可以来看她。但是当女儿提出搬到南城时,她还是要求女儿要经常回家看她,想家的时候,直接回来,青荷苑永远是她的院子。白棠自是不会拒绝。


    事实上,她想着若是娘亲不愿意,她可以两边混着住。没想到,娘亲对自己宠溺到如此地步。


    南城贫民百姓多,很多家里有生病的都不舍得去医馆看病,故而白棠决定以后每隔十日会在悠然居的门口义诊。悠然居是她给宅子取的新名字,毕竟这里有些许那种意境。


    白氏知道女儿要义诊,提前采购了许多药材送来,让白棠惊喜的是,虎女识药材很快。采薇和采荷只带了她两天,她就将药材认的七七八八。


    采薇、采荷是白棠从白家捐办的慈幼堂请来的丫鬟。虽然自己住,可是宅子大,得有人收拾和打扫,房子久无人打理就会破败的更快。她不仅从慈幼堂请了八个小丫头,还要了四个小子,本想留了一个小厮在前院伺候,其他的三个安排在度灵阁,文竹说度灵阁安排两个人就够了,便给她这边多留了一个。她又让人请了厨娘和洒扫婆子。门房是文竹安排的人。如此下来,她的宅院人员配备,就差不多算是妥了。


    白棠搬过来以前白氏来看过房子环境,本来还想着给女儿添置些东西,看过以后,知道女儿为何执意买下南城的宅子。为此,她越发觉得女儿的眼光不是一般的好。


    自从白棠搬过来,白氏几乎每隔两日就来一趟。这一日想着女儿明日要义诊,一大早带着两个儿子又过来送东西了。沈青城已经在工部任职,是从六品的水部员外郎。皇帝本来是想将沈青城直接外派的,只是想起自己亲自赐的婚,左右还有一个多月,便准许沈青城在京城完婚后离京赴任。


    沈青城知道皇帝对他很看重,便越发用功,虽然不用去工部点卯,可还是每日一早去衙门。他去是翻阅历年工部水患的档案,以及处理对策,为他外派任职增长见识。


    白氏知道儿子大婚后就要离京,本来还不舍,可是见到周翡后,情绪就好了很多。周翡知道沈青城官职下来后,直接来了沈府,来沈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来确认婚后是沈青城自己离京,她待在京城伺候公婆,还是她能跟着一起?若是不让她一起走,她就打算延期成婚的日子。


    白氏被自己未来的儿媳给逗乐,她本来还担心山高路远,儿媳妇不愿跟着一起去吃苦,不曾想是个这样的性子,当即心里的担忧和不舍都少了不少。


    沈家三兄弟,都看过白棠新购的宅子,觉得虽然是在南城,但妹妹买的宅子着实不错。尤其是沈老三,当即开口让小妹给他一个院子,他得空来住。白棠自然同意,不仅给三哥留了院子,给大哥和二哥也留了。白家表兄们知道白棠搬家,也都闻讯赶来,除了成婚的白老大没选,其他三个也都各选了一个院子。


    白氏自然没有像儿子那样要选个院子住下,因为她的女儿早就在主院给她留了房间。主院后面有一棵上百年的古树,夏日在下面乘凉铁定惬意的紧。


    也许是这里靠山,比旁的地方更阴凉一些,白氏想着以后没事就来女儿这儿小住两日。


    不过,当她知道女儿请的那些下人,签的都是活契,她不同意。这样便是下人犯了错,女儿她也不好拿捏。故而,她将所有人都聚集到一处,给了他们选择,自愿卖身的例银长一倍,五年内不犯大错,期满就会放良籍,不愿意卖身的,结了月银就此可以离开。


    白棠知道娘亲是为了她好,自然不会开口拆娘亲的台。最后大部分人都签了卖身契,两个不愿意的婆妇虽然才干了七八日,也结了一整月的银子离开了。


    吃过午饭,白氏想着左右出来一趟了,帮女儿买好下人再回去。


    打发儿子先回府,白氏带着女儿去了牙行,挑选了几个满意的下人,让墨竹将人带回去安排,自己陪着女儿在南城逛街。这南城她鲜少来,可是看着两侧的商铺也觉得甚是有趣,尤其是南城居然还有一间舶来品的外商铺子。她还是第一次看到红头发蓝眼睛的舶来人,铺子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她没见过的。


    白棠看着娘亲如同小孩子一般,看到洋人激动的朝她使眼色,然后又对着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兴奋的挑挑拣拣,自己也被感染。跟着挑了几项,母女俩最满意的就是那个小镜子,虽然一个巴掌大的镜子要一两银子,可是这镜子照人的清晰度,可是铜镜完全不能比拟的。


    母女俩从铺子里出来,白氏一边与虎女讨论刚才的洋掌柜,一边将东西交给虎女,让她先放回马车上。白棠慢慢走着,瞧见一间慈幼堂,不自觉的走近了两步,她耳力好,听到院内有动静。这动静不像是捶打衣服,那声音钝且闷,更像是打在人身上。可是里面哭声不显,白棠又走近了两步,能听到隐隐的啜泣声。


    慈幼局里面都是收留的那些孤苦无依的孤儿,现在挨打的会是那些孩子吗?


    白棠思及此,走到慈幼堂的门前。透过门缝看到一个,站在院内拿着棒槌的婆子背影,连敲门都没有,直接一脚踹开了院门。


    木门应声倒下,白棠抬脚进去,入目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婆子,手里拿着洗衣用的棒槌在捶打两个十来岁的姑娘。那两个姑娘被捆在一起,嘴里都被塞了布条,面上都是眼泪。